第四十三章 手表票

  易卫东清晨早早起来吃饭,收拾后,
  再次前往雍和宫的鸽子市场,
  买一个上海牌全钢手表要120元外加一张手表专用的票,
  钱都容易攒,缺的是这一张手表票。
  易卫东今天就是要来碰一下运气。
  过了地坛,拿出手帕围着口鼻,
  混入鸽子市场,
  来过多次,易卫东也摸清楚了门路,
  身边没有带货物的多数都是票贩子,
  手里攥着几张票据,
  易卫东走上前问道:
  “有手表票吗?”
  票贩子摇了摇头。
  易卫东又连续问了几个都没有,
  最后问的这个票贩子说道:
  “手表票太抢手了,手表票和自行车票你在这很难能买到。”
  易卫东问道:“为什么?”
  票贩子一时也没有生意,多说了两句“结婚都是先买自行车和手表,都是出门别人可以看到的,你弄个缝纫机在家里只有邻居才知道,哪有自行车和手表有面子?”
  这票贩子看的还真透彻,
  小青年结婚有自行车再买个手表,
  走出去把手表一亮,
  都可以把附近的目光聚集起来,
  是现在小青年最优面子的事情了。
  郑爱明就是确定关系后,
  先给何雨水买了自行车,
  打算再攒点钱买一块手表,
  郑爱民说的时候那是一脸的自豪。
  易卫东又和票贩子聊了两句,
  问道:“你这粮票怎么卖?”
  “细粮票是6毛,粗粮是2毛钱。”票贩子答道。
  易卫东从兜里掏了两块钱买了10斤粗粮。
  票贩子数了十张一斤的粗粮票递给易卫东。
  细粮票分全国和地方粮票,
  一般是在购买饭店和食堂食物的使用使用,
  一个白面馒头是2两的粮票再加现金3分钱,或者4分钱,
  差别就是用的面粉不一样,
  粗粮票是地方政府发放的专门购买粗粮的票据,
  俗称是粗粮票。
  易卫东既然和票贩子聊了几句,
  只问不买也不是为人之道,
  买10斤粗粮票也是照顾一下生意。
  易卫东得知这手表票太紧俏,
  本打算要走了,
  不远处的突然热闹了起来,
  有人在中间嚷道:
  “别挤了,不就是一张手表票吗?”
  易卫东听到手表票转头张望过去,
  已经围有十多个人了,
  举步也想挤进去问问价格,
  票贩子一把拉着易卫东说道:
  “你也别挤,挤到跟前你也买不到票。”
  易卫东疑惑地问道:
  “为什么?”
  票贩子撇一撇嘴,说道:
  “你看吧,马上就知道了。”
  果然没一分钟,
  就有几个壮汉过来赶人了,
  “散开,散开,都赶紧散开了。”
  票贩子说道:
  “你看吧,这都是胜利的手下,三转一响的票别人都拿不到。”
  人群散开后,易卫东才发现卖家是之前遇到过那位中山装的中年人。
  中山装也被吓了一跳,
  和壮汉交谈了一会,
  把手表票卖给了壮汉。
  票贩子说道:“你看吧,别人都买不到,你真想要去找胜利,一张票要卖25元左右了。”
  胜利既然能开着个鸽子市场,
  自会利用自己的优势,
  进行低买高卖,
  只是这吃相有些难看了。
  票贩子又道:
  “不信你去问问,那个人卖的时候不能超过18块钱。”
  易卫东道:
  “谢谢你啊,以后有需要票,我还来找你买。”
  “好啊,小兄弟,我叫魏老三,以后常来。”票贩子说道。
  易卫东走向壮汉离去的方向,
  正好与中山装走个对面,
  易卫东心中一动,
  与中山装擦肩而过的时候,问了一句:
  “同志,你还有手表票吗?”
  中山装停了下来,警惕的反问道:
  “你不是他们一伙的吧!”
  这话回答的有问题啊,
  要是没有票了多数都直接答没有了,
  怎么也不会这么反问。
  看来中山装手中还有票。
  易卫东拉下围着的手帕说道:
  “你还认识我吗?我卖过白面给你。”
  中山装仔细打量了两眼,
  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
  “是你啊,我记的你,你卖过白面给我。”
  易卫东再把手帕围好,拉着中山装走到一边,
  说道:“是我,你还有手表票吗?”
  中山装迟疑了一下说道:
  “我还有一张,不过要卖22块钱一张了。”
  票贩子刚才还说,胜利的收购价不超过18块钱,
  这是要把少卖的两块钱从未身上补上?
  不过要是从胜利手中买是要25块钱左右,
  这22的报价还是相对便宜的了。
  易卫东面露难色地说道:
  “好吧,我买了。”
  中山装也放松了下来,
  好像完成了一项任务似的。
  易卫东掏出二十二块钱,
  递给了中山装,顺利地拿到了一张手表票。
  都打算直接买胜利手中的那一张了,
  没有想到还是一张被自己买到了。
  既然买到手,今天的大事就是到京城百货商店去,
  把上海牌全钢的手表买到手,
  试一试自己能不能在空间里生产出来。
  已经想好了,即使不能生产,
  再把手表加钱卖出去也行,
  反正手表好卖,
  易卫东怎么都不会吃亏。
  离开鸽子市场,拿下手帕,
  从安定门进城,做104路公交车来到位于王府井的百货大楼。
  这才是真正的百货大楼,
  是京城第一座大型的百货大楼,
  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店”。
  集全市之力,保障百货大楼的供应。
  离老远就可以看到门前进进出出的人流,
  一楼以日用百货为主,
  易卫东本想参观一下,
  可这小身板根本就挤不进去,
  只能从一侧的楼梯上了二楼。
  二楼就宽松多了,
  三转一响都在二楼,
  还有一些照相机,等比较昂贵的货物。
  易卫东一路走过,发现自行车有凤凰,永久等品牌,
  价格和缝纫机一样都是150元左右。
  想一想秦淮茹家都有一个缝纫机,
  就知道秦淮茹天天是哭穷了,
  真的吃不上饭,
  为何不把缝纫机给卖了?
  旧的也能卖一百多了。
  在售货员如同观察特务一样的眼神中,
  易卫东来到手表的柜台前,
  出了上海牌的手表,还有产自天津的东风牌手表,
  价格一样,都是120块钱。
  易卫东指着上海手表问道:
  “能看一看吗?”
  女售货员鼻孔朝天地说道:
  “你有票吗?”
  除了态度不够友好,也没有其他的毛病,
  想一想也是,这是京城百货大楼,
  能在这买东西的都是非富即贵,
  至少这态度比供销社或者粮站的人好的多了,
  骂人都是常事,偶尔和顾客打架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