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对吐蕃的戒备
苏定方在西北无人能挡,但进程依旧缓慢。战斗就发生过两次,都是进行追击战,但麻烦的就是收拢人口并且移民。
现在天山北部的移民是苏定方的神武卫抓人向后送,半途由程咬金的左卫接手向后送,左卫再向后与柴哲威的右卫后军向后送,右卫后军再向后是与段瓒率领的临时增加的靖安卫接手,同时司农寺户部工部接手人员安排。现在第一批人已经到达嘉峪关。
现在左卫右卫十万大军已经布置在移民沿线,而且随着苏定方的前进也在不断延伸。
南部沿线焉耆移民也向这条线汇聚,现在即将抵达哈密和北线会和。
粮食问题户部解决的不错,吐蕃已经正式开始启运粮食,预计一个月后第一批粮食两万石青稞面将会运抵郅支满城(叶城),接下来一个月内将有十八万石粮食运送过去。
“二十万石都能运送过来。”李承乾脸色有些冷,打开堪舆图青筋直跳。堪舆图上只能看出来郅支满城是疏勒(喀什)到于阗(和田)中间的一座城市,这是一条昆仑山北侧与大沙漠南侧的一条绿洲带。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出来。
实际上后世这就是吐蕃进入西域的路线,以及新藏公路的路线。
现在吐蕃既然能通过这条路线运送二十万石粮草,那么十年后这里就得有所防备了。
其他的消息更是小消息,比如现如今高句丽已经侵占新罗一半领土,鸿胪寺派出的使节还没到高句丽。
鸿胪寺卿令狐德棻比较明白李承乾的想法,派出的使节不紧不慢一点都不着急。
兵部已经正式批准,户部已经将长安到洛阳的驿站重建。
杜荷来了一封信,说是张亮找了他两次,想让他去工部抓起道路建设这一项,并且将这一项单独独立出来。
已经升为国公的杜荷休息了一个月,也有些想要动一动。
给杜荷回一封信,让他询问一下秦怀道是否愿意担起少府监少监的事情,原本少府监作为一个孵化器有许多产业,里面主要人员是李德謇杜荷赵节,现在李德謇去皇朝钱庄,赵节还要忙着移民以及针对吐蕃吐谷浑的人口掠夺,又被张亮拉去做长安改造有些忙不过来。少府监这摊子事必须有一个够分量的人顶住,秦怀道那是国公,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国公就是国公,而且之前也在少府监帮着做不少事情,他如果能接手最好。现在少府监的事情特别多,尤其是工匠的整合以及平定,这件事是在一登基就安排的,但随后是叛乱,随后是世家冶铁工坊的逐渐解散,数据天天有不小的变动,一直也没有一个阶段性完整的数据。
“拟旨,杜荷任工部侍郎,专项路桥建设。”
柳奭拟旨,李承乾盖印,当初宫变支持自己的一帮人,也只有赵节在名义上位子不高了。虽然他权力很大作用很大,但官位不高。
户部侍郎现在虽然身在茅津渡,但依旧监管盐铁大业。随同奏疏一起来的还有一小袋盐。
李承乾抓了一把放在手心仔细看看,又舔一下,觉得很不错了,可能和后世的食盐还有区别,但在现在也绝对称得上是精盐。
奏疏上还称盐池这里生产的盐确实可以满足大唐需求,但是路途运输相当麻烦。
其实茅津渡这里地理位置已经很不错,本身在河东道,跨过黄河就是洛阳,向西御道是长安关内道。同时从洛阳这里走大运河向东北是河北道,向东南是河南道、淮南道最后到江南道。
只是大唐太大了,以上几道还好说,但山南道西侧,剑南道,江南道西侧以及岭南道、陇右道运输过去成本太贵。
“臣请设立伊州盐湖开采以及轮台(乌鲁木齐)盐湖开采,由此向西贩卖降低成本。另外剑南道遂州井盐和盐湖自古有之,现已封存,请求开遂州制盐。岭南道和江南道请陛下恩准开海盐。陛下宏图大业,五年计划万民歌颂,但从茅津渡运盐过去运费就需要十文,况且路途遥远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
李承乾拿起一张纸,一人一年四斤半盐是四百五十文,乘以一百万人大约是四十五万贯,要想保证轮台盐池安全需要一千人驻守,再加上奔高昌的十个驿站,一年的耗用是一万多贯。从经营角度来讲是可以的。即使以后西域按照十文一斤,也能赚钱,而且这里的盐大部分是流向西北地区。
“拟旨,准许设立剑南道遂州、安西都护府轮台盐厂。”
柳奭:“陛下,岭南道江南道还有伊州盐厂?”
“不开。”
李承乾继续向下看。
周志成接下来说的是钢铁的事情,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在河东道大规模扩张钢铁工坊,新来的两名负责人也很得利。初步测算今年钢铁产量将达到一千五百万斤。
第三项说的是茅津渡的建设现在已经重新开工。
第四项说的是钱监。现在制钱一年可达一千万贯。
李承乾提笔写信亲自勉励一番,有的时候写封亲笔信道一声辛苦比升官发财还要让人激动。
仔细考虑一下,又给苏氏写一封信,信中内容大多都是想念,其中一小部分内容是分析银子储量金子储量对于货币稳定的意义。写完了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反正自己是真不懂,但知道金子确实是稳定货币用的。
这些内容需要苏氏告诉武媚娘,至于武媚娘能不能理解就是她的事情了,她要是真能理解,李承乾也只能干瞪眼说佩服。
一千万贯货币投入市场,李承乾不得不担心这一点,但也没有阻止。毕竟有了这些钱,大唐货币化的进程基本能完成大部分,市场流通的主体将实现货币化。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