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武昌攻防战四
“射对方弓箭手?”朗将瞪大眼睛,“直接能把他们射崩溃喽。”
段俨含笑点头:“能想到这里你还有点潜力,这一次胜了,我带你去见卫国公,其他国公虽然战争经验同样丰富,但都不会教,卫国公会教。”
朗将心头激动,深吸一口气看向城墙。
果不其然,纪国公段俨神态轻松并非无的放矢,刚刚攻上城墙的叛军又被打了回去。
想想也是,我这面城墙上两三千人,你们就想凭借一百架云梯冲上来?是,有弓箭压制了,但一次跳上来一个,那就是送人头。
对这种高两丈的城池,攻城云梯的骚扰作用更大一些,主要还是靠攻城塔楼和攻城车。
段俨看一眼攻城塔楼的距离,现在只剩下十八座攻城塔楼。
“塔楼到的时候必须要先压制一下云梯,给他们上点开胃菜,上金汁。”
“上金汁。”传令兵立即传令。
很快,二百名军兵每个人用湿布蒙着鼻子嘴,两人一组,用木棍子抬上来一大坛子金汁,抬着的时候还是用力后仰着脖子,离那个坛子是有多远就躲多远。人还未到,臭味已经飘过来。
在十八座攻城塔楼即将靠在城墙上的时候,金汁也端上了城墙。
抬金汁的两人一用力,后方有人搭把手端着坛子底部向上一掀,顿时间滚烫的金汁浇到城墙下,城墙下方一片鬼哭狼嚎。
城墙上也不好受,那东西臭气熏天,简直睁不开眼。
金汁那属于杀敌一千自损一百的武器。
战争是残酷的,战场也没有暴力美学,一百坛金汁下去,战场上色香味以及美感再次刷新了底线。
这就是真实的战争。
那种数万骑兵肩并肩冲锋的壮阔画面是充满了美感,让人心情激荡,但现实中如果这么做了,一个骑兵拌蒜,不用敌人打,数万骑兵先自残一半。
砰!
十八座攻城塔楼顶在城墙上。
“进攻~”
“先登封侯~”
护城河外只有李恪以及手下中郎将和骑兵,其余人,甚至包括朗将都压过护城河,一百名刀盾手推着攻城车推向城门。
武昌攻防战,顿时进入最惨烈的时刻。
吴王李恪两万一千叛军,有一万八千人彻底压上,有攻城车奔城门,这是最具威胁的攻城器具。有攻城塔楼搭扎起城墙上,还有军兵不断攀爬的云梯。
头顶上巨石呼啸飞过,脚下有躺尸,还有血水掺杂着金汁流淌。
七千人防守的武昌城好似惊涛骇浪下的岩石,有可能屹立不倒,也有可能被拍成粉碎。
“国公,正面战场压力太大,该动用后备队啦。”朗将呼吸好似都在急促,那是压力太大导致。
两侧战场是一千防守三千,而正面战场是三千防守一万五。攻城要五倍兵力虽然不是定律,但三千防守一万五,真的有可能随时崩溃。不用说其他,一万多人疯狂攻城,一般的新兵已经头皮发麻了。
段俨回头看看城中把守要道的一千军兵,摸了摸下巴,沉吟半晌:“不用,李恪没有实战经验,他今天攻不下武昌城。”
不是不用,而是不敢调过来。
不过段俨说的也并非是安慰人。
李恪手底下可是有好几千长矛兵,这种兵种攻城?
站在城墙底下向上捅也够不到守军。
拿着长矛爬云梯?人还没露头呢,长矛先当旗杆了,不用别的,城墙上的守军一伸手拽过来就完成了缴械。
拿着长矛爬攻城塔楼?不好意思,塔楼里面摆弄不开。人能出来,武器过不来。
如果是正经的塔楼,自然会规避这些,办法也很简单。但是段俨看这塔楼不是正经塔楼。
正经的塔楼上面有栏杆,高过城墙两层,上面站着弓箭手,居高临下射杀城墙上守军,但李恪的弓箭手已经报废了啊。
段俨:“弓箭手上,射杀对方弓箭手。传令上长矛。”
传令兵立即传令。
段俨沉吟一下,看看攻城塔楼,又看看城墙上的火盆:“传令,收集城内所有芝麻油。”
城外,随着吴王叛军的攻城塔楼顶在城墙上,数不清的军兵奔向塔楼。一名长矛新兵端着长矛跑进去,刚要上楼梯,砰地一声,长矛已经杵在塔楼木板上。
手里捯饬两下刚上楼梯,砰地一声,长矛横在楼梯拐角。人可以上去,长矛留下。
一名老兵端着长矛一进来顿时破口大骂:“卧槽!都他妈退回去,来点刀盾手。”
有新兵刀盾手冲进来,老兵一把拉住:“别往上冲送死,先把脑袋上这两层木板拆了,再来十个刀盾手,你们~来个老兵。”
没办法,先登封侯,新兵已经热血冲动了,一个个往前冲,根本没有一队一队的组织。新兵要先登,老兵知道这时候不是先登,而是先死,所以老兵不向前凑,他是被人挤进来的。
刀盾手老兵挤进来一看:“草!”
正经的攻城塔楼是以城墙高度以下下,塔楼内部都是木质楼梯来回折两次,到了城墙箭垛子高度有一层板子,可供攻城的人站在那里等待,还有一个竖立的梯子爬到攻城塔楼楼顶,弓箭手会站在上面。
但这座攻城塔楼那简直真是当楼造了,中间还造了一层木板,可以站人,但长矛是左右上不去了。
没办法,世家就是这么豪奢,造东西说是攻城塔楼,我必须造出塔楼来,必须有一二三层,不分几层叫什么楼啊!
李恪也没办法,既然依靠世家的力量起兵,世家子弟自然充斥着军队里,当然,还有一批上过或者没上过战场的武将。一场战争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出现这么一个失误很正常,只能说明督造攻城器械的是纸上谈兵,还刚愎自用,肯定有工匠提出异议,没准还被抽了几鞭子。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