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纺织机
果然如费承先前所言,在三人定下建立纺织厂决策的当天晚上,费承便依照承诺将路引送到了驿馆。费承办事的效率之高,让李定和陈明华都十分意外。
费承看见二人脸上惊异的表情,不由得嘿嘿一笑,促狭地说道:“你二人这是什么表情?我费承也是凡夫俗子,也是见钱眼开,有钱挣岂能不积极?”
李定和陈明华二人相视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在第二天一早,陈明华便骑着一匹快马赶回了汉复县,招募纺织厂工人去了。
可以想见,陈明华这次回去招募工人,带来的工人都将是政治素养极其坚定,工作能力极强的兵团战士,很可能其中大部分都是解放党党员。解放党在成都的第一颗钉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播种了下来。
陈明华回了汉复县之后如何操作,暂且不表。费承也在陈明华出发回根据地的当天一大早,就美滋滋地跑去丞相府见了诸葛丞相。与诸葛亮谈起了李定将要建立成都纺织厂,生产蜀锦一事。
诸葛亮听了费承的说法之后,倒也觉得非常惊讶:“那李定居然有这般本事,还能批量化生产廉价的蜀锦,我倒也是小瞧了他。”
费承笑了笑,轻声说道,“回禀丞相,您一定是没有亲眼见过他把汉复县建设成了什么样子。您若是亲眼见了如今的汉复县,就一定不会再怀疑那李定的能力了。”
诸葛亮笑了:“按照贤侄如是说来,那李定还真是一个人才。连你这眼高于顶之人都对他这般推崇。我当日请他做丞相府掾史,想必还是屈了他的才。”
费承笑了笑,随后一脸认真的问道:“丞相,若是他的成都纺织厂真如他所说一般,生产出了大量廉价的蜀锦。丞相府是否要大量低价购入,再将其高价的出售于魏吴两国呢?”
诸葛亮微微一笑:“贤侄,你虽然对那李定甚是推崇,可我还是并不十分相信,他能有大量生产蜀锦的能耐。若是所谓的成都纺织厂真如他所言,能够大量生产出低于市场价的蜀锦。我丞相府自然不会嫌多,他生产多少我便收下多少。”
费承闻言大喜,一拱手说道:“丞相英明。”
费承得到了丞相言之凿凿的保证,心情自然是美滋滋的。他第一时间就跑到了驿馆,向李定传达丞相的意思,通知李定蜀锦的销路已经打通的这个好消息。
李定此刻正在苦思冥想,设计最新型的纺织机。他已经决定用尽毕生所能,设计出一款以目前的技术所能做到的效率最高的机器。
在后世的历史上,早在汉代就已经逐渐普及了手摇纺车。而后,智慧的劳动人民又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脚踏纺车,这种脚踏纺车解放了工人的双手,使得效率大大提升。在脚踏纺车之后,又形成了踏板纺车,这种踏板纺车一直被应用到二十世纪末,乃至于21世纪初。
根据地目前使用的,还仅仅是综工基地改进后的手摇纺车。按理来说,只要李定大笔一挥,设计出踏板纺车,就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可李定决心设计出一款划时代的纺车,尽最大可能将纺织业规模化、乃至自动化生产。
电力自然是指望不上的,但若是能使用蒸汽动力,倒也非常完美。可惜制造精密蒸汽机需要的大量标准零件生产,乃至于需要提取的橡胶,以目前的技术手段都还远远实现不了。
简易的傻大黑粗版本的蒸汽机倒是可以制造,但李定绝对不会将这等划时代的科技产物留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外的成都。
李定在心中早有定计,他拿出的是一款在后世的历史上就曾存在过的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而在宋元之际,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水力大纺车。这种水力大纺车已经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直到清末洋务运动,绝大多数纺纱厂仍然应用的是这种水力大纺车。
这种水力大纺车效率极其惊人。以纺麻为例,通用的人力纺车每天最多纺纱三斤,而水力大纺车自主运行,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
李定下定决心设计的,就是这种水力大纺车。相信这种水力大纺车设计出来之后,除了现实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也能无形之中极大地拓展综工基地众干部的眼界。
虽然这种被李定盯上的水力大纺车,相比于李定之前所设计的各种机械而言,都要复杂许多。但是李定毕竟已经知道这种水力大纺车的原理,很多机械的制造其实在技术上并不难,只是需要发明者有足够大的脑洞来明确原理。既然原理已知,剩下的设计工作就会简单许多。
况且李定自己也确实是农业机械专业的高校学生,这种水利大纺车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接受过的古人都能设计出来,若是李定知道了原理还设计不出,那他当年也不配被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了。
……
费承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李定却连头也没抬。不敲门就冒冒失失闯进自己驿馆的人,整个成都除了费承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费承兴致勃勃地通知了李定,刚才和诸葛丞相一番交谈,丞相已经拍板,可以无底洞一般地收购李定生产出来的蜀锦了。
这个话题终于让李定提起了一些兴趣,他从满桌子的图纸上抬起头来。笑道:“虽然丞相的这个决定并不出乎我的意料,但现在从你这里听到这个好消息,还是让我真真切切地放下心来。费君,你我当弹冠相庆。”
费承反而略微有些担心,他皱着眉毛说道:“克之,我可是帮你把牛皮吹出去了。在丞相面前,我可是把你夸得如同陶朱附体、管仲再世。你可万万不能折我的面子,你说的这量产蜀锦,可是确定真的能够实现?”
李定笑了,拉住费承的袖子,指着桌子上的图纸说道:“费君,你且看来。”
费承走到桌前,定睛看去。只见桌子上那几张白得异样的纸上,用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线条,勾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形怪状的物体。费承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
为了缓解尴尬,费承没话找话地说道:“克之,你这纸张白白净净的,可真好看。”
李定被费承没头没脑的话逗得捧腹大笑,“费君,这白纸也是我们根据地的特产,你若是想要,下次我再来成都时买一些带给你。”
费承惊讶道:“你自己拿白纸也要付钱嘛?”
李定用理所当然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当然了,我又不是地主恶霸,买东西就付钱自然是天经地义。”
费承耸了耸肩:“你们兵团的人行事真是与人不同。”
李定学着费承的样子也耸耸肩:“我就姑且当做你在夸我们了。”
费承皱着眉毛看着图纸,迟疑了一下,问道:“克之,我并非不信你。我看不懂你这复杂图纸,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你这新式纺车,要什么时候才能设计得出来?”
李定笑了:“这种纺车比较复杂,图纸你看不懂也是正常。再过两天,我便能将这纺车设计好了。现在就准备准备纺织厂的选址吧,等明华带着工人回来,我们就正式开工。”
……
如李定所言,仅仅过了两三天,他的水力大纺车便在图纸上设计好了。陈明华还没有回来,这设计的机械到底能不能正常运转,自然也就暂时无法试验。
李定和费承一起选好了成都郊外的一大片沿河地皮。这片土地原本是当地一位大财主家的,为了拿下这片土地,费承费了好多心血。
那家拥有土地的财主也是官宦世家,并不买费承的帐。费承好说歹说,忍痛掏出了远超土地价值的大笔的现金,可那老地主就是一口咬死不相让。
最后,还是费祎得知了此事。费祎自然知道量产蜀锦对于益州敛财的重要性,于是便把这件事当做了治国大事去办。他亲自出马,给那家地主换了一大片更加肥沃的土地,这才为纺织厂换来这片沿河的地皮。
万事就绪,现在就只等着陈明华带人赶回来了。
李定这些天自己一个人住在驿馆,自然也是无聊得紧。除了自己在驿馆私下里设计蒸汽机之外,他也经常和费承一起打发空余的时间。
费承的老爹费祎到底还是见到了李定,这个据说曾经在诸葛亮面前把杨仪气的浑身发抖的年轻人,给费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两人身份差距过大,自然没有什么好聊的。费祎想见见这个李定,主要也是听闻李定十分有才干,对他很是好奇罢了。
……
日子就这样,在等待中一天天地流逝了。等陈明华在李定和费承望眼欲穿的期待中,带着几十名根据地的干部返回成都时,已经接近年关时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