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一件棉衣

  “张老师。”何金花抬起头,脸上的表情平静又麻木:“老师,苦水村是我家呀,我不回来,我上哪儿去啊?”
  张寒梅无言以对。她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开口说道:“跟我回镇上去,上高中。新学校九月初就开课,你跟我回去,咱们高中全免费的,学费和住宿费都不要你家里出钱。”
  “张老师,您别开玩笑了。”何金花摇摇头:“我成绩又不是特别好,上了高中也考不上个啥,那不是浪费功夫。再说了,考上又咋样,我家也供不起。”
  “那你留在家里能干嘛呀?”张寒梅又急又心疼,嗓门忍不住高了起来:“十几岁的大姑娘,不读书你能干嘛?下地干活?拿着镰刀割草?还是早早等着嫁人生孩子?!”
  “张老师,您就不要管我。”何金花表情冷漠地答道:“您是城里人,不知道我们村上人过得都是啥日子。留在家挺好的,至少还能帮衬我妈。”
  当了多年老师的张寒梅一看就知道,这孩子情绪不大对,抗拒心理严重。特意走了这么远的山路来迎她的何金花,对待她的态度怎么可能真的如此冷漠。
  因此张寒梅没再多劝,反而开口说道:“既然你这样说了,那我先去你家里看看。你带个路吧。”
  何金花站在原地没动,表情似乎不太乐意,但张寒梅没给她犹豫的机会,开口催促道:“我来就是家访的,到了你们村,见到了你们村支书,他也还是得带着我去你家。你就让我省点事吧。”
  何金花没再开口,转身沿着修好的石子路快步向前走去。
  到了何金花的家里,张寒梅才知道,什么叫做家徒四壁。何金花的爸爸进城打工了,头两年还有钱寄回来,到了后来就直接没了消息,家里全靠着何金花的母亲一个人支撑。
  张寒梅以为,何金花穿得已经够破了,但看见了她妈妈,张寒梅才知道,这女人把家里最好的衣服给了女儿。虽然已经四月了,但在山顶的苦水村还是挺冷的,何金花穿着夹棉背心,而何金花的妈妈,身上则只穿着一件灰扑扑的薄罩衣。
  何金花领着张寒梅进门的时候,女人显得有些意外而慌张,她伸手扯着自己灰扑扑的衣角,有些紧张地看着张寒梅和小周。张寒梅立刻注意到了她干硬皲裂的手,上面布满伤痕和裂口,结着硬硬的血痂,指甲缝里布满泥巴,手背上也有干透了的灰色泥印子,看样子是刚下田回来。
  “妈,这是我们老师,”何金花介绍道:“我早先跟你说过的,张老师。”
  “呀,知道。老师可对咱家有大恩么,你上学的时候,经常接济你,妈知道么。”女人立刻点头:“你一早去迎,你赵大伯在村委会等这么,你咋把老师领会咱家了么。幸好我这回来做饭……”
  “我们老师说,要来咱家看看。”何金花冷着脸答道,接着就走到一边,靠在了歪斜破旧的门框边上,低着头不看人。
  “那……那……”女人又紧张的搓搓衣角,接着朝张寒梅做了个手势:“老师屋头坐么,娃呀,给老师倒水么,咋不懂事。”
  何金花没动。女人立刻自己走到院子一角的低矮棚子里,拎起了破旧的暖壶,又四处转圈地想找个干净的碗,给张寒梅倒水。
  张寒梅又抬头看了一眼女人身上那件薄薄的灰色罩衣,接着做出了一个举动。她直接脱下了自己身上的黑色棉衣,直接披在了女人身上。
  这一下子,不仅女人愣了,站在门框旁边的何金花也愣了。她呆呆地盯着张寒梅似乎不知该做如何反应。
  “张老师,”镇政府的小周倒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他赶忙说道:“别看都四月了,可这山上还是凉得很,可不能脱了外衣。”
  “我不冷。”张寒梅摇摇头答道:“我穿着毛衣呢。金花妈妈,这棉衣就给你了,你赶紧穿上,天冷得很,你穿这么薄可不行,病倒了怎么办。”
  “不行!不行!”女人慌慌张张地想要推辞:“老师,不能拿你的东西么,咋能这样么,不行的么。娃呀,快帮着说说,妈嘴笨。”
  “张老师,”何金花被妈妈一喊,才像是惊醒似的,三步两步跑到张寒梅身旁,帮着自己妈妈推辞:“您这是干啥呀,咱们山上冷这呢,赶紧把衣裳穿上。”
  “我知道山上冷。”张寒梅答道:“你妈妈一直冻着,所以我才把棉袄给她。你别担心,老师的衣服多着呢,够穿,这件棉袄你妈妈留给你妈妈,你跟你妈妈解释一下,让她别有负担。”
  何金花的眼圈立刻就红了,但她刚张开嘴,想要说什么,张寒梅就抢先开口堵了她的话头:“行了,你就别推辞了。你家里的情况老师也都看见了,老师不缺这件棉衣,但是你妈妈却缺。她穿得这样薄,我看了心理也是难受。赶快让她穿好棉衣,我还有事想要跟她谈谈,关于你上学的事。”
  何金花的眼泪掉下来了,张寒梅说的没错,何金花妈妈的确没有一件像样的棉衣,家里的稍微像样一点的衣服,妈妈都舍不得穿,都留给了她,而妈妈则一直是能凑合就凑合。
  像这样的天气,妈妈常常是自己挨冻,给她穿棉背心,而真正的隆冬季节,她穿棉袄,而妈妈则凑合穿着不知哪来的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已经补过许多次,露了棉絮的那种。
  在张寒梅的坚持下,何金花的妈妈最终还是穿上了张寒梅的棉衣。张寒梅笑眯眯地帮她拉上拉锁,接着说道:“这就对了嘛!暖暖和和的,咱们再谈金花的事。金花妈妈,我这次来,不是为了别的,是谈谈金花辍学的事,我希望您能让她回去上学。孩子不读书,将来也只能一辈子困在山里,像祖祖辈辈的山里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但还是受穷,您愿意看她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