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齐聚一堂

  十月初一,宜入宅、祭祀,余事勿取。
  江宁城今日的天气依然极好,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城里的人们亦是心情舒畅,喜笑颜开。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旭也不例外,今日靖王府乔迁,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件难得的喜事了。
  昔日的武安侯府如今已变成了靖王府,经过半个月的修缮如今已是焕然一新。
  只见门前一对镇宅石狮,高大威武,皇帝御笔亲书的“靖王府”匾额,醒目端庄。
  更耐人寻味的是皇帝昨日赐下的一对楹联,上书:“独手擎天,重整大宁新气象;丹心报国,扫除外族旧衣冠。”
  朝臣们自是不难从此联中看出皇帝对李旭寄予的厚望,但却是有些不明白皇帝的心思了。
  自皇帝放话有意立储之后,三皇子景王的呼声一直是最高的,皇帝虽未明确肯定,但朝臣们也能感觉到他对靖王也是很满意的。
  但是此联一出,朝臣们就开始纳闷了,景王一系的官员以及吴贵妃心中都产生了巨大的波澜。
  他们自是不知自从皇帝昨日见识过火炮的威力之后,心中便燃起了熊熊的战意,一直未曾停歇,收复河山、驱逐鞑虏的愿望对他来说也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皇帝心情激荡之下,便提笔写下了这幅对联,派人送给了李旭,算是对他的一种嘉许与期望。
  李旭一大早便带着一大家子人踩着吉时,迎着鞭炮入了宅,院内甬路相接,山石点缀,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装修过后,整座宅子都已变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李旭好客,给宅子周围的街坊邻居都发了请柬,辰时开始,靖王府前就开始门庭若市,前来贺喜者络绎不绝。
  京都府尹徐国栋、工部尚书张宝堂、御史台中丞张劲松以及靖王一系的大小官员也是毫不避讳的亲自登门道贺。
  刑部尚书顾毅虽然没有亲至,但也悄悄的派人送了一副价值连城的字画过来。
  秦相就不必说了,昨日便已来过,这府上除了大门上的匾额楹联是皇帝所书,其他院落、亭阁的所有牌匾对联都是由他亲自命名书写。
  端王和景王两位皇兄则是派人送来了贺礼,不过让李旭没想到的是礼部周老爷子府上也派人送来了贺礼,让他一时还有些纳闷,毕竟之前从未有过来往。
  太后来的迟些,皇帝和宁王则随在身侧,太后在宅子里转了一圈之后,赞不绝口,直夸李旭能干,不费朝廷一分一毫,全凭自己本事挣下了这份家业。
  随后皇帝又单独叫上李旭,在花园里聊了起来。
  “蜀皇寿辰将近,出使西蜀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李旭想了想说道:“儿臣愿往,不过儿臣想找父皇讨两道诏书。”
  “诏书?何事需朕下诏?”
  “大宁与东胡大战将起,儿臣想趁这次离京,把淮上和秦岭两支义军收编,让他们接受朝廷领导,团结一致以对抗东胡。”
  皇帝沉思一会,点点头道:“嗯,诏书朕可以给你,不过军费?”
  “军费一事,无需父皇分担,儿臣已有准备,这事儿臣也懒得去找户部扯皮。”
  “你明白就好,准备什么时候离京?”
  “儿臣准备悄悄和王叔一起离京,办完事情后再与使团汇合。”
  “嗯,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离京之前来找朕拿诏书。”
  皇帝得到李旭的答复之后,并未在此久待,和太后一起返回了宫中,而宁王则被徐国栋拉住留了下来,两人合谋今日一定要把李旭灌翻。
  临近开席,武当掌门终于带着三位弟子赶了过来,得知消息的李旭亲自出门迎接。
  李旭见到风尘仆仆的四人,顿时想起了已死去的三师兄,心中一酸瞬间便红了眼眶,勉强地笑道:“掌门,三位师兄,辛苦了!”
  顾长松打个稽首笑道:“收到小师叔的信之后,贫道就带着他们立即赶过来了,看来时间正好。”
  李旭点点头,上前与三位师兄一一拥抱,大师兄肖砚打趣道:“这才多久未见,小师弟怎么好这口了?”
  李旭笑道:“多日未见,甚是想念,有些情不自禁,哈哈。”
  二师兄道:“听说师叔祖干掉了剑阁大师兄,如此盛事却未能亲眼目睹,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
  四师兄道:“我早就说要早点过来,就是你不同意,你遗憾个屁。”
  二师兄冷哼道:“哼,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回来作甚,不就是想醉月阁的姑娘了么?”
  四师兄正待还击,却被顾掌门喝止:“行了,看看你们几个,哪里有个出家人的样子,尽给武当丢脸。”
  李旭打圆场道:“好了好了,赶紧进去吧,马上就开席了,先吃饭,晚上你们该干嘛就干嘛,我请客。”
  今日靖王府的酒席是清风楼承办的,李旭预备了四十桌,因为监察厅和王府亲卫就有三百多人,加上谢元琮带领一众隐卫,四十桌应该是刚刚好。
  暖房嘛,要的就是热闹,家里几乎每一个院子里都摆上了酒桌,当然最尊贵的一桌还是在正堂,宁王和朝廷几位大佬所在的一桌,李旭一直都在这亲自陪着,外面的人都由于谦、刘勇、谢元琮他们去招待了。
  酒过半巡,李旭敬完一圈之后,才宣布道:“各位,感谢的话我已经说过,就不再多说了,今日父皇过来其实是想让我给他一个答复,父皇想让我代替三皇兄出使西蜀,而我已经答应了。”
  宁王笑道:“难道陛下是想让你迎娶西蜀公主么?那秦家那丫头咋办?”
  李旭摇头道:“我只是替他出使,替他接回西蜀公主,其他的可没我什么事。”
  徐府尹道:“你此番代替老三出使对你来说或许也是好事,说明陛下已经越来越看重你的能力,越来越相信你。”
  张尚书点头道:“景王性子仁厚,与陛下极为相似,所以一直以来深得陛下喜爱。陛下现在可能也想明白了,景王适合当个守成之君,大宁若想中兴,还是得像殿下这般有勇有谋、锐意进取之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