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二十四桥,玉人吹箫

  第二日。
  陆言早早出门,先去赵氏商行取了五千两百两的银票,又吃了个早点,这才往运河边走。
  今天,是他和朱闲约好的前往江南的日子。
  来到运河边,这会天才刚亮不久,河边船也少,陆言一眼就认出其中一艘华丽的大船,正是当初钓鱼大赛的时候,朱闲用来观赛的船。
  “朱老哥,你这起得早啊!”
  “呵呵,老弟你也守时得很!”
  二人打了个照面,互相引手上了船。
  “朱老哥,你上次说要去见一位老友,那人我认识?”
  船舱内,朱闲嗑着瓜子,若有所思:“嗯,不出意外的话,你俩应该见过,至于认识不认识,我也说不好。”
  接着,朱王爷又笑道:“其实他也不是居住在江南,只是朝廷正巧有事,把他派过去了。我这次找他,也是为了那些公事。”
  关乎公事,朱闲没有多说细说,陆言也不会问,像是这种朝廷的情状,他没必要也没资格参与其中,还是置身事外为好。
  两人就这般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就着瓜子花生热茶,顺着大运河一路南下,不出两日,就抵达了目的地,扬州。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位于江淮平原之地,是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历朝名城,又称广陵府,曾有无数文人墨客留迹于此,是真正的文道兴盛之地。
  江南云章大会的举办地是在杭州府,但是陆言决定和朱闲先到扬州,一同拜访王爷那位老友。
  当然,真正让陆言下定决心的,还是朱闲提醒了他,马上就到中秋佳节了。
  而这扬州,素有赏月的庆典,更有“月亮城”的美称,曾有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在燕京城呆腻了,陆言想留在扬州府过完中秋,感受一下江南水乡的节日氛围,毕竟他前世连自己居住的小县城都没出过,故而异常向往外界。
  反正云章大会才刚刚开始没多久,为期半月之久,耽搁几日也无妨。
  这般想着,陆言跟着朱闲,在扬州府的瘦西湖旁住下了,也多亏了朱闲尊贵的身份,才能居住在湖边的阁楼中,一览湖光山色。
  二人计划明日再去拜会老友,今晚先在此地歇歇脚。
  傍晚时分,瘦西湖旁的亭子里,陆言和朱闲饮着美酒,吃着珍馐,举杯赏月。
  不得不说这江南醉虾醉蟹堪称一绝,陆言吃下去竟然能攫取到丝丝缕缕的气!
  要知道,自从他体内的江湖气越来越充盈,已经很难从一般的美食中攫取到气了,足见这烹饪醉虾醉蟹的师傅的厨艺。
  此时此刻,临近中秋,瘦西湖附近也是张灯结彩,丝竹管弦不绝于耳,令游人为之心醉。
  “你没见过杜少康?”
  听到陆言摇头,朱闲有些吃惊。
  方才二人闲聊,就提到明日要拜会的友人,名叫杜少康,乃是当朝光禄寺卿。
  “不对啊,你不可能没见过他。我上次去见你的时候,看到你铺子里可是摆着柳泉居的兰陵甘露,这可是杜少康的手艺!
  “你是不知道,那酒的原料稀罕,除非当面去问那老小子要,否则他基本不给!”
  陆言闻言,心说那是他去柳泉居吃饭时,掌柜看他是常客才送的,根本没面见什么杜少康,但索性不多事,只是含糊应声。
  “当初不是赚了些钱嘛,我就去柳泉居奢侈了一顿,当时就给我送了这酒,我瞧着好,一直省着喝,还真叫老哥眼尖瞅着了!老哥若是喜欢,回去我就给你送去!”
  “没有的事,美酒而已,我又不是没喝过!”
  朱闲摆了摆手,道:“羡慕倒是不羡慕,只是觉得你小子命好,那酒份量不多,能有幸喝到一盏,倒是运气不小!”
  您说着不羡慕,干嘛直咽口水啊?
  陆言撇撇嘴,心说朱王爷您这是口是心非呀!
  他眼瞧着这话不能继续下去,连忙转移话题,问道:“您说那杜少康,酿酒厉害?”
  “是啊,相当厉害!”
  朱闲一脸感慨:“那不是一般的技艺好,而是天资,酿酒的天资,无双!那是一种大本事,咱们永远不可能习得!”
  得了,又碰见一位拿“本事”这个词搪塞人的,这是第三位了。
  二人举杯对饮,赏月畅聊,正是人生快意之时,忽然听见一道道箫声轻缓,自瘦西湖上飘来。
  “朱老哥,这声音是?”
  “玉人吹箫罢了。”
  朱闲漫不经心的饮下一口酒,眯着眼道:“每年快到中秋这会,扬州府明月楼都会派一名‘玉人’,在这二十四桥上面吹箫奏乐,算是瘦西湖中秋节的一大胜景。”
  他介绍,瘦西湖中间那座桥,因为有大大小小二十四个桥洞,左右台阶和桥柱也为二十四之数,故而得名二十四桥。
  传闻当年秦少游中秋醉游西湖,就是闻听到了明月楼玉人的箫声,这才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千古名句。
  陆言细听着箫声,就着醉意,竟有些飘飘欲仙之感,有些使人心驰神往。
  这箫声轻缓柔和,又清脆,仿佛清冷月华洒在身上,舒坦。
  “可别被带进去了!”
  朱闲一声轻叱,把陆言彻底弄得清醒过来,醉意也去了大半。
  “明月楼的箫声,太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不能细听,更不能入迷。”
  朱闲解释着,但凡是略微懂点音乐的人,就容易被玉人的箫声带进去。
  听到对方这么一番告诫,陆言也点头,完全驱散醉意之后,暗暗催动钓鱼养心之法,稳住心神,再去听那箫声。
  只见随着箫声的吹奏,一缕缕只有陆言才能看到的淡粉色气息也在不断被他攫取。
  这是属于文道之中,琴道,也是音乐一道的文气。
  陆言也是在听曲的过程中,无意间攫取到了这箫声中的文气。
  他有清风正气诀,能够攫取文气不假,但这还是第一回,攫取到了文道中琴道的文气。
  也足见,这明月楼的玉人,确实是有真本事的,多半也是能纳气养气之人。
  箫声一直持续到子时才结束,陆言也增加了约三升文气。
  游人散去,陆言和朱闲也告别,徒留亭子里一地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