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商业化很重要

  华夏医药,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大致可以追溯至五帝时期,至大明泰昌年间,已传承四千余年之久。
  这期间出过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神医,也出过《扁鹊内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等医学巨著。
  大明万历年间更是出了个药圣李时珍,而且,李时珍还总结历代传承,编撰了《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巨著。
  可以说,华夏医药发展到大明朝的时候已经相当的完备了,大明朝就是华夏医药的鼎盛时期。
  历史上,在大明朝的时候华夏医药就是天下无敌。
  可惜这个无敌也就是无敌而已,华夏医药就像个寂寞高手,无敌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然后了,这个泰昌已经细细分析过很久了。
  这个原因很复杂,有欧陆殖民强盗无所不用其极的污蔑、打压、摧毁,也有本身的原因。
  简单来说,华夏医药传承的主要宗旨是治病救人,而西医最厉害的其实是赚钱或者说抢钱。
  当然,人家是美其名曰商业化。
  这個商业化可不得了。
  人家不择手段跟你竞争,把钱全赚走了,就有更多的钱投入研发中去了,而你莫名其妙的就被人整得连饭都没得吃了。
  这样一来,自然是人家越来越厉害,你越来越不行。
  就好比出现了一种新型病症。
  人家赚足了钱,可以投入几亿甚至几十亿去研发新药,然后给研发出来的新药定个高价,赚取几百亿的利润。
  你连饭都吃不起了,凭治病救人的宗旨硬撑着去研发,然后,基本没有然后了,就算研发出了也会被人打压。
  这个商业化的确很重要,饿着肚子的肯定干不过富得流油的。
  所以,泰昌准备从商业化入手,大力发展大明医药,先把市场占了,把钱赚了,让人家饿肚子去!
  那么,这个商业化怎么搞呢?
  新马城制药厂,新建的研发中心内。
  泰昌带着李树初、李树本和彭宾等人在中间的楼层转了一圈,看了看四处的环境,又感受了一下里面的温度,这才带着众人来到一个带有冲床的实验室中。
  这个研发中心他可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彭宾等工部官员一起设计出来的,花费的成本那是相当的惊人。
  比如实验室的地板,那都不是木板的,而是专门从北美拉过来的大理石板材。
  墙体那也不是木材的,而是中间空心的双层红砖水泥隔热墙。
  还有顶上也不是简单搭了个屋顶,而是架了很高的砖瓦房顶,中间也加了隔热层。
  而且,从底面的钢筋混凝土支柱空间,到中间的实验室,再到顶上的隔热层,那都装了很多的水冷散热风扇。
  这会儿外面都差不多三十度了,里面却一点都不热,穿个单衣刚刚好。
  泰昌之所以投入这么大,那自然是为了让李树初和李树本兄弟有一个好的研发环境。
  至于研发什么,他也早已心中有数了。
  他命人从西殷都城拉过来的冲床就是个简单的压片机,压药片的模具他已经命人做好了。
  这种模具相当的精密,上下都是可以分离的钢板,钢板上面是一排排光滑的圆柱,而中间一块则是一排排蜂窝般的圆孔。
  因为这是试验阶段,所以这种压片机还只是半自动的。
  也就是手工将孔板放底面的圆柱板上,然后把搅拌均匀的药粉和玉米粉、淀粉倒上面,再用光滑的刮板一刮,将压片的粉末刮进孔洞中,多余的则直接刮掉。
  然后手工盖上上面的圆柱盖板,然后再把这套东西塞进间隙调整的差不多的冲床上冲一下,然后再拿出来,取掉上下盖板,把孔板里压好的药片往下一磕。
  这一下,一百片圆润光滑的药片便做好了。
  李树初和李树本看到这神奇的操作都暗暗吃了一惊。
  他们忍不住拿起压好的药片一看,这药片两边竟然还有凸印的大明医药四个字!
  李树本仔细看了一阵,随即忍不住问道:“皇上,这药片直接吞下去就行了吗?”
  当然不行!
  这不正试验吗。
  泰昌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拿起一片药片直接丢一旁试验桌上的玻璃杯里。
  这玻璃杯里装的就是温水。
  他把药片丢进去之后,又拿起杯子摇了摇,随即微微摇头道:“这个配方还有点问题,得多加点玉米粉,少加点淀粉,要不然吞下去不能及时溶解,会膈得人喉咙和食管难受。
  这个你们明白了吗?“
  好吧,这个着实简单,只要把药片放温水里面摇一摇就能看出来。
  李树初和李树本兄弟连忙点头都:“微臣明白了。”
  泰昌紧接着又对彭宾道:“这个半自动的压片机整个过程大部分都是用人力来完成的,比较耽误时间,效率太低了,以后你们工部要想办法研制个全自动的出来。”
  呃,这还慢啊?
  这需要人力来完成的动作虽然比较的多,其实并不怎么费时间,这一下可是一百片,一个人一天冲压几万片出来估计都没什么问题。
  彭宾想了想,随即小心的建议道:“皇上,研制全自动压片机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微臣觉得,我们可以多刻几副这样的模具,然后让几个人配合着来,每个动作都安排一个人,轮流装药粉,取出药片,尽量做到中间没有间歇,让压片机能一直不同的冲压。
  这样效率就能提供很多倍了,微臣估计一台这样的压片机一天压十余万药片出来都不是问题。”
  泰昌闻言,微微摇头道:“十余万片其实不多,前期这么搞还可以,如果后面大明医药的销量上来了,这样搞估计就得配很多人、很多模具和很多冲床了,所以这全自动的机器还是要想办法研制出来的。”
  一台机器一天十余万片还不够啊?
  李树初都忍不住问道:“皇上,我们一天能销这么多药片吗?”
  当然能。
  泰昌不假思索道:“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用惯了我们大明医药的药片,那朕估计一种药几千万片都不够。
  就好比这治疗感冒的药,人要是真感冒了,早晚都得吃五片吧,基本上连吃三天才能好彻底吧?
  这么算起来,一个人一年得一次感冒就要吃三十片。
  当然,这感冒也不可能人人会得,不过,容易得的,一年得几次也有可能。
  这样算起来,平均每五个人一年得一次感冒不算多吧。
  你们想想,大明多少人口,大明的属国又多少人口,世界其他各国又多少人口?”
  我的天,这不算不知道,一算真吓一跳。
  这么算起来,光是个感冒药每年最少都要数十亿片!
  问题,这感冒病症可不止一种。
  李树本不由小心的提醒道:“皇上,这是最简单的,治风寒感冒的,其他感冒可能治不了。”
  这个还不简单吗?
  泰昌不假思索道:“我们可以多出几种啊,比如,治风寒感冒的,治热感冒,治病毒感冒。
  还有,主治咳嗽的,主治发烧的,主治流鼻涕的,主治吐浓痰的等等。
  我们还可以附上说明,告诉他们,症状多的可以两三种药混一起吃啊。
  这样一来,我们感冒药的销量不是又增加了两三倍。”
  呃,这么搞有点太唯利是图了吧?
  李树初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的道:“皇上,我们医者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这么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赚人家这么多钱,不好吧?”
  唉,你们果然没有商业头脑。
  你们只想着治病救人,人家却只想着赚钱,到时候人家能搞得你饭都没得吃,知道吗?
  泰昌不由微微摇了摇头,随即反问道:“你觉得钱多了吗,我们可以卖便宜一点。
  比如十片药买五文钱,这么算起来三十片也就十五文钱。
  这点钱,一般人家吃顿饭都不够,能算多吗?
  再说了,我们的目的是治病救人没错,这个跟赚钱并没有矛盾啊。
  你们想想,我们如果赚了很多钱,是不是就能招更多的人才,研制出更多的药来,建更多的药厂,救更多的人。
  如果我们不赚钱,一个人都请不起,药厂也建不起来,药也造不出来,那我们又能救几个人呢?“
  好吧,这么说来,还真应该多赚点钱。
  他们自然是想研制更多的药,救治更多的人。
  李树初闻言,不由拱手道:“皇上英明,微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