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互换战损
按等级来算,虫群损失的多是一些500米级-700米级的太空章鱼,可多奇族损失的都是2000米级左右的巨型战舰,别看从体长上来看似乎相差不大,但吨位上能差出十数倍甚至数十倍来。
从吨位上计算,多奇族可是吃了大亏。
之所以能达到这种程度,自然是有原因的。
出其不意是一方面,但如果没有硬实力对碰,再多的花招也是无用的。
多奇族战舰的外部反应装甲,是根据能量类武器特别研制的,有非常高的抗性,不然也无法硬抗住万炮齐鸣。
而虫群这边,可没有丝毫取巧,也完全是靠护甲硬抗的。如果换成数十年前的太古级,那战损肯定不止目前这些,也许数字会上升几十倍,甚至多奇族只需要耗费很小的代价,就能完全灭掉出云星虫族基地。
但在十多年前的那场第一次拉泽星战役中,虫群作战部队突破里肯族重重阻拦,最终在拉泽星上种下菌毯。随后,那些菌毯可以遭到了里肯族日夜不停的轮番轰炸。
在此期间,虫群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菌毯的基因结构也产生调整,随之产生的外部表现就是里肯族发现,能量束轰炸越来越难以对菌毯造成伤害,最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里肯的光耀”彻底将其气化清除。
但之前的所有数据,早已经通过虫群网络上传,随后的虫群作战单位的外部护甲就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
之后罗文甚至调集一部分智体,专门负责太空作战单位外部护甲的测试及升级工作,它们在大后方有数座专门的地下实验场地,用于研究。
多年来,太空章鱼的外部护甲又进行了数次小升级,但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一直没有获得新的大型战役数据方面的反馈,并不知道它们实际表现如何。
再后来第二次拉泽星战役,倒还算一场中等烈度的战役,可惜参战兵力都是早早从比邻星系这边投送过去的,它们并没有能量和资源进行这一波的护甲升级。
此后战争结束,里肯族一路退到双星防线,虫群这边的作战部队因为获得资源星,倒是完成了升级工作,但双方已经进入了对峙,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对抗,甚至连一场低烈度战争都没有。
所以,虽然在护甲这方面,虫群没有特意隐藏,但因为一直没有交战,也就没有表现出来。直到现在,多奇族撞了个头彩。
多奇族因为第一次与虫**战,虽然觉得对方的防御等级,似乎比情报上的要高出太多。但也只以为是情报错误,并没有多想。
但一旁正在看大戏的里肯族是实实在在的察觉到了一些什么,不过他们现在也有些闹不明白了,是世界变化太快?还是对方一直在放水?这个问题不能深思,否则最终受伤害的大概率是自己。
不过合成金属在抵抗能量攻击方面的表现,确实要比生物体强上不少,这是先天上的局限,不过虫群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次可以缴获多艘多奇战舰,到时候逆推一下反应装甲的材料,虫群的生物装甲,应该会迎来一波小升级。
而且交战也不仅仅是看武器和护甲的对比。比如多奇族战舰损毁的就真的是损毁了。不说彻底炸毁的那些,单单那些虽然架构还算完好,但引擎被破坏,失去行动能力的,也得乖乖自毁或者等待拆解,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可虫群这边,虽然有许多作战单位退出了战场,但基本都是因为短时间无法恢复才退出的,真正彻底死亡的到目前一只没有。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致命弱点,只要遍布全身的节点菌株没有被全部毁灭,都有机会慢慢恢复过来,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
其中一些譬如体大部分组织被贯穿,引擎、雷达等系统损毁,但武器系统保存相对较好的,它们经过简单的恢复,都是还可以继续加入战场的。
迪亚洛这边显然也知道虫群一部分的特性,他必须拉开强行拉开距离,才能拿回主动。
炮火轰鸣中,双方又进行了数轮互射,射击频率基本保持在多奇族打三轮,虫群打两轮的这个样子。
双战的战损也在持续增加,多奇舰队在此期间又丢下了两百多艘战舰,虫群这边也有上千太古级退出战场。
但迪亚洛显然接受不了这样的兵力互换,不过好在他们马上就要转到出云星的背面了,到那时借助出云星的遮挡,也许已经重新规划航道,加速撤离。
“陛下,我们太古级虽然还保持着火力输出,但超过七成的引擎系统都或多或少遭到破坏,移动能力受限,一旦他们绕到出云星后方,我们能追过去的太古级可没有多少。”一名刀锋有些担忧的说道。
莎拉盯着战场,先是稍微计算了一下,然后说道:“让所有能动的太古级咬住他们!其余的进入超载状态,不计损伤,争取多射它几轮。”
“遵命,陛下。”
——
“殿下,虫族追上来了,不过从刚才的对射中看来,它们的损失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的多,超过七成都没有动弹,疑似丧失行动能力。”阿思丽特将舰队各处发送来的信息汇总,及时汇报给迪亚洛。
“呼……我就知道它们不可能只损失这么一点,不过就算如此,与情报中的描述也相差太大了,你说宗主是不是故意要害我们?”迪亚洛脑洞发散,想到了好几层那么高的地方。
“我感觉没有必要,应该只是单纯的信息错误或是虫族此前一直在藏拙,它们有意提高了与里肯族的战损,导致了我们的误判。”阿思丽特小声说道,心里却吐槽宗主真要害他,怎么用得着这么多弯弯绕绕。
“你说得没错,真是可恶,这个虫族之前到底在防备什么?用得着这么小心谨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