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驿站
锦衣卫们也知道定王府是不能得罪的,当下也就没有人敢多说什么了。只不过,大家对定王府的人突然的出现,都没有什么好感。
前面的官道驿站终于出现在了眼前,驿站门口挂着两盏灯笼,就是在官道上提醒过往的驿卒,这里就是中途的补给点。
在去武清县的路上,锦衣卫们没有去驿站歇脚。回城的路上因为押送了嫌犯耽误了脚程,他们只能在驿站留宿,待得明日一早就走。如果速度够快,正午时分应该就能抵达京城了。
驿站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传递公文情报的使者提供补给所需,并接待来往出公差的官员。
明代驿站分为马驿、水驿、水马驿、军站等,“凡往来使命、贡献、商贾,皆由水路,若或因汗干闸河水浅不能通船,或有火驰星报之事,则由陆路”。
在武清县到京城的官道上建起的武京驿,建有正厅、后厅各五间,分别用于驿站日常办公和客人接待;还有库房三间、廊房十四间、马房二十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处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朱慈烺翻阅卷宗,发现太祖皇帝朱元璋时期朝廷严厉申明,公差官员使用驿站,必须按规定携带随员,不得超额。即使是公侯都督奉旨出差,也仅仅允许带一名随从。各地驿站根据兵部、巡按开具的“符验”才能提供食宿和车马等。按朝廷规定,非有军国要事,官员更不得私用驿站。
到了嘉靖之后,驿站就成了官员们中饱私囊的小金库了。嘉靖皇帝将驿站的“符验”改为“勘合”,要求在“勘合”上注明使用驿站人员的姓名、职务、所去之处、往返日期、车马数量等信息。
勘合可以长期持有,于是就给了官员们贪腐的机会。他们利用驿站的勘合制度,大肆的搜刮敛财。
到了天启年间,驿站条例遭到了极大破坏,已经名存实亡。
崇祯皇帝即位之初的时候,那些地方公差官吏使用驿站车马、驿夫无视限额,任意征用。非奉公差的官员也使用驿站,到驿站随意吃喝。
驿站开支急剧增加,兵部、巡、按滥发勘合,姓名等一干信息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写,勘合不仅可以自己任意使用,还可以赠与他人,一些官员借机利用勘合牟利,总之,驿站体系已经濒于瘫痪。
这么做,就是拿着国库的银子肆意挥霍。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要裁撤驿站的原因了。
实际上,崇祯皇帝有些本末倒置了,他该查的是腐败,而不是单纯的裁撤驿站。可以说,崇祯皇帝从根子上就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
朱慈烺上台之后就没有那么客气了,首先就是严查贪腐。尤其是驿站这种重灾区,中饱私囊几乎成了惯例。
朱慈烺恢复了太祖皇帝朱元璋对驿站的保障制度,同时奖励举报,这使得驿站的贪腐行为逐渐消失。
武京驿站内,驿丞客客气气的接待着秦茂生一行人。入夜,驿丞说道:“指挥使大人能大驾光临武京驿,实在是下官的荣幸。大人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便是,下官一定办的妥妥帖帖。”
秦茂生“嗯”了一声:“给我们准备好几个房间,要相连的。”
人家是锦衣卫指挥使,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宠信的。他一个小小的驿丞怎敢得罪,当下恭恭敬敬的领了命。不多时,就给秦茂生一行人安排的妥妥帖帖。
然而,秦茂生他们一行人入驻驿站不久。紧接着卢雄他们几个定王府的人,也跟着来到了驿站。
比起秦茂生这些锦衣卫来说,毕竟锦衣卫是办案所需,锦衣卫有兵部、巡按开具的“符验”,他们有权在驿站休整。
可定王府的卢雄他们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卢雄他们并没有兵部的“符验”,驿丞一脸的为难:“实在对不住了,按照朝廷规定,诸位不得留宿。”
这个时候,卢雄若是拿出朱慈烺的腰牌,自然无人敢阻拦。可卢雄什么都没有拿,他只是对着驿丞微微一笑,然后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我们不劳朝廷费心,方圆几十里都没有可以歇脚的地方,我们自费留宿便是。”
没有兵部颁发的符验,卢雄他们想留宿驿站也不是不可以,除非他们自。
按照朝廷的规定,除非驿站有重大国事,否则官员没有符验还想留宿驿站的,需自费。
毕竟驿站都是在官道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许多官员在官道上任途中,若是没有符验的话,到了驿站外面再让人家露宿街头也说不过去。
自费留宿,一方面减轻驿站开支。最重要的,还能为驿站创收。
驿丞不敢拒绝,毕竟人家也是定王府的人,当下恭恭敬敬的回道:“自费留宿乃是朝廷之规定,非下官所能说了算的,诸位还请多多包涵。”
卢雄拱手回礼:“好说。”
就这样,秦茂生和卢雄一行人,最终还是一起留在了驿站内。偏偏天公不作美,这个时候外面阴沉沉的夹杂着抗风虎啸。
没多久,噼里啪啦的雨点便落了下来。很快雨势变大,一场大暴雨倾斜而下。
好在众人及时躲到了驿站,这才免于被淋湿。只不过,这秦茂生押送的犯人是被隔开的。卢雄一行人,不得轻易去秦茂生那边。毕竟,那里可是押送着朝廷要犯。
好在卢雄等人并没有说什么,他们只是回到了各自房间。
秦茂生终究是不太放心,尤其是听到了卢雄的一番话之后,当夜秦茂生吩咐了几波人轮番看管。可到了夜里,还是有人鬼鬼祟祟的来了。
锦衣卫们早有所备,他们将嫌犯的房间放在中间。就这样秦茂生还是担心,于是将两个嫌犯分开安置。
然而夜里锦衣卫在执勤的时候,驿站的外面,响起了阵阵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