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不血刃
我们所看到的古城墙,其实没有多少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砖石城墙的内部,大多都是夯土层。夯土层也非常坚固,可是在大炮的威力之下,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起炮轰。
要命的是不止是大炮,抛石车才是最致命的。这玩意儿把一个个的黑火药扔到城墙上,一炸一大片。
直接炸的流寇们死伤狼藉,鬼哭狼嚎。
明军是占着便宜的,作为穿越者的朱慈烺,他改进了黑火药的配方。这样再平定不了天下,这就没得玩了。
十二团营之所以能够击败李自成,除了战术的配合,火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流寇们以肉身之躯去抵挡凶猛火器的时候,胜负其实早已分晓。
这种仗没法打了,扬威营都督王玉玮和振威营都督孔祥鑫终于停止了炮轰。襄阳城的田化龙从被大炮轰塌的乱石中灰头土脸的爬了出来,还好,他并没有受多大的伤。
只是脑袋被瓦片划破,血流了一脸,身上有几处擦伤而已。他踉踉跄跄的站起身,看着身边的一片狼藉。
城墙被官兵一轮的轰击之下,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垛口直接被轰碎了七八处,地上躺满了流寇的尸首。令旗一半在燃烧,用来号令军队的牛皮鼓直接被击穿,其中一只鼓槌落在田化龙脚下...
面对领先于流寇数百年的火器,他们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说不心慌那是假的,到目前为止,城下的官兵们依旧毫发无伤。
明军第一轮炮火就直接击溃了田化龙的指挥中枢,虽然他可以用犀牛号角和传令兵继续指挥部下战斗。可士气已挫,部下伤亡严重。
反观城下的官兵,竟然一个伤亡都没有。这样的仗,还怎么打。
原本,李自成知道不是官兵的对手。他期望着能够依仗城墙之坚,杀伤官兵的有生力量。因为李自成很清楚,官兵只有区区不到十万人。
可攻城战之后,田化龙知道了官兵的厉害。
城下的官兵停止了攻击,振威营都督孔祥鑫冲城墙喊道:“田化龙,还不速速投降!若是负隅顽抗,就是你们的死期。”
若官兵此时攻城,襄阳城是守不住的。或者集中火力炮轰城墙一个点,也足以将城墙轰开一个缺口。
可官兵们没有这么做,能尽量减少伤亡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最小的代价。若流寇此时能够投降,则官兵可以说是兵不血刃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乱世之中从来不乏拿得起放得下之人。田化龙知道,再负隅顽抗下去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于是,他大着胆子,在敌人的火器射程之内探出头:“来者可是那位将军?”
这确实有点惨,官兵将流寇的动向打听的一清二楚。直到现在,田化龙却还不知道城下攻击他们的,是官兵的哪一支部队。
振威营都督孔祥鑫自报姓名:“我是振威营都督孔祥鑫,攻击你们东城的那位,是扬威营都督王玉玮。”
田化龙一拱手:“太子爷十二团营的官兵果真厉害,原来是孔将军,佩服佩服!在下有一事相询,若我们举城投降,能换回一条命么?”
这位太子轻易不会接受俘虏,田化龙还是早有知闻的。若是这次投降脑袋搬家,那还不如拼死一搏。
还好,孔祥鑫抬头看着他:“田化龙,你并未有大恶,我可以保证你不死。可是至于如何处置你,在下没有这个权利。最终,还是得听太子殿下定夺。”
能不死,这就足够了。田化龙心动了,与其这样白白战死,倒不如考虑下投降?
自己虽然效忠闯王,可是自从闯王丢了河南,对待兄弟们就没有以前那样推心置腹了。比如说这次,明知道官兵来势汹汹,闯王却让自己孤军深入的去驻守老河口。
若不是自己跑得快,早就被官兵围歼了。田化龙非常清楚,李自成让自己防守老河口不过是做炮灰。李自成是想让田化龙给他争取撤退的时间,至于田化龙的死活,李自成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次退守襄阳,宜城的党守素又没来营救。这使得田化龙愈发的心寒,实在不行,就投降官兵吧。
看着黑洞洞的红夷大炮,还有一台台抛石车。再看看身边的部下,死的死伤的伤。
时不我与,田化龙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别开炮,我们投降!”
白旗,是从襄阳城北门升起的。流寇们升起白旗的那一刻,官兵们停止了攻击。
举白旗表示投降,奇怪的是这个规矩中西方出奇的一致。中国和罗马的古史中都对举白旗表示投降的说法进行了记载。东汉时期,甚至是更早的时候。罗马作家柯尼利厄斯·塔西佗曾在他的史学记录中提到过士兵如何表示投降。他描写了士兵们表示投降的方式是将自己的防护物举过头顶。显而易见,这个传统在东西方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至于为什么用白色,其实只是顺应当时的社会。
秦人以黑色为“国色”,来代表胜利。秦人自认五行属水,水为黑色,秦末刘邦进取关中,直逼咸阳,秦子婴投降,便以秦人的“国色”的反色--白色为服,以出降,这便是中国“投降色”的起源。
襄阳城门大开,流寇们高举双手,陆陆续续从城门口走了出来。官兵们手持武器,纷纷围了上去。
兵不血刃,真的是兵不血刃。扬威营都督王玉玮和振威营都督孔祥鑫,没有出现任何的伤亡,仅仅用火器一轮的发射,对方就缴械投降了。
之所以田化龙能够投降,十二团营的火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面对威力巨大的火药,他们根本想不出任何破解之法。
硬碰硬肯定不行,除非你逃跑。可是襄阳城早已被围的水泄不通,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