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进城
如何反击,让冲进山西的黄台吉付出应有的代价。宋献策有一百种方法,一百种。
宋献策和李岩在虎贲营中都做过军师,曾为朱慈烺的左膀右臂。李岩是务实派,他注重实际效果。总之,李岩指挥打仗,赔本的买卖不干。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的十六字真诀,在李岩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除非必要,李岩绝不会正面硬扛。
宋献策也是一样,不过,宋献策的战术要猥琐的多。损招阴招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宋献策能用偷鸡摸狗的打法,也能用大开大阔的战术。总是,他总给给人一些出人意料。
李岩曾经说过,战场上最怕遇到宋献策这种,不按套路的打法。你永远猜不透,这个矮个子小损人打的是什么鬼主意。
辽东演习的时候,辽东将士最怕的就是遇到宋献策的虎贲军。他能在绕的你七荤八素,再用一个小指头戳倒你。让你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怒火万丈,偏偏往往又败在他手上。
猥琐无耻、阴损恶毒,这是辽东军对于宋献策战术的评价。
比如说现在,黄台吉得到了屁用没有的一座白银空城。当然,黄台吉自己不这么觉得。
因为,宋献策的撤退,还是给他留下了大量的物资的。对于深入腹地,没有后勤正缺物资补充的黄台吉来说,这可无异于是雪中送炭。
此时的黄台吉,一举攻下了白银城。按照计划,半个月内他就能兵临兰州城下。
而明军的援兵,最快也得一个月之后抵达,兰州城才是真正的一块肥肉,拿下兰州城,他们就可以满载而归。
天亮之后,黄台吉兵不血刃,率兵进了白银城。这让他很是得意,跟着随行的将领,黄台吉洋洋自得的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明国军队的战斗力。打了一仗,知道咱们大清的厉害,连夜弃城而逃。呵呵,如此窝囊的废物军队,天不亡他亡谁。”
黄台吉身边的汉臣鲍承先恬不知耻的躬身道:“皇上圣明,明军你过生仗着猛火油打了咱们个措手不及。这到了真刀真枪的战场,这些地方军根本就不堪一击。他们得知大清真龙天子驾临,尔等跳梁小丑自当是望风而遁。”
鲍承先是谁呢,汉奸走狗卖国贼!
鲍承先原是大明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后来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黄台吉登基,他进入文馆,随黄台吉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
据说此人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后又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内秘书院大学士,授为吏部右参议。
后来黄台吉率兵围困辽东锦州,鲍承先因畏缩退避被论罪。
崇祯十三年,鲍承先跟从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围困锦州,鲍承先防守衮塔,耕作时节遇到明军反击,鲍承先退军不去援救,按律应该处死,黄台吉将其投入大牢。
后来鲍承先在狱中生病,家人施了钱财打发。于是有人在黄台吉面前为其说话,黄台吉这才下旨将他放出。
从大牢里出来的鲍承先就成了舔狗了,马屁拍的肉麻至极。他在黄台吉面前,极力的吹捧满人,对自己的老祖宗汉人则是极力贬低。
黄台吉虽然不喜欢他的软骨头,不过这些马屁之言听在耳朵里,还是极为受用的。
“皇上,大喜、大喜啊皇上!城中粮仓屯满了粮食,此外这马场还有众多的上等草料。皇上,这些粮食,可解咱们三军军粮所急。”武英王阿济格兴冲冲的跑过来,对黄台吉说道。
黄台吉闻言也是大喜过望:“哦,竟然还有这等事。快,带朕去看看。”
所有人都不理解,按理说明军撤退,一般会把带不走的粮草付之一炬。宁肯烧了,也不会白白送给敌人。
可是,当黄台吉等人到了白银城粮仓之后。只见粮仓内竟然还有大半的粮食,这些可都是好东西。
黄台吉哈哈大笑:“天助我也!”
鲍承先上前抓了一把,喜滋滋的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这些明国跳梁小丑,仓皇逃窜之下粮食都扔了。”
黄台吉满意的点点头:“传朕旨意,今夜三军共狂欢!”
不远千里,冒死南下的目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吃点喝点抢点。到了这白银城,是时候该好好享受一下,慰劳三军了。
今晚是个狂欢夜,清军把抢来的粮食美酒,还有牛羊等等,宰杀了庆祝。
此时的黄台吉却留在自己的大营中,异常的冷静。
地图上,黄台吉在盯着兰州方向。如何轻易地拿下兰州,是他的最大目的。
“皇上,该用膳了。”伙头军将黄台吉的饭菜端了上来。
吃的很粗糙,除了一道炙羊肉,就是稀饭,还有粗饼。打仗在外,黄台吉对饮食也没什么讲究。他深谙与将士同甘苦的道理,只是“嗯”了一声:“放那儿吧。”
这份陕西布防图,是他通过大明细作手里弄来的。这一点黄台吉隐隐得意,明国人就是不缺汉奸。甚至于,北京城皇帝老儿崇祯皇帝的日常起居,他都能了如指掌。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黄台吉脑海中显现。兰州城是块肥肉不假,可凡事都得做好两手准备。
第一种,无非就是兰州城不堪一击。等自己的八旗大军半个月内开拔过去,一举拿下城池,大肆掠夺一番。然后,抢够了就回盛京。
第二种可能,遇到兰州城强烈抵抗,他们进攻城池受挫。
虽然目前看,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一点。可未雨绸缪,自己总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如果兰州城难以攻打,那就围住兰州城,继续采用围点打援的办法。阻截袭击明朝的援军,歼灭明军的有生力量。
想到这里,黄台吉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然后,他离开了桌子,过去吃饭。
饭菜很香,肚子很撑。白银城留下的粮食,可为三军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