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两人把招人的事情敲定下来,各自忙活去了。
  下午时,田文明又跑过来,把预付款给齐睿送来了,简单交流几句,又给齐睿递上批文,田文明告辞离开。
  齐睿把批条给了刘伟业,让他赶紧去跟钢板厂的厂长见面,把原材料进过来。
  刘伟业拿着批文转身就走。
  秋意渐浓。
  齐睿的事业进入了正轨,小舅舅不负所托,找了十几个狐朋狗友加入到板房厂。
  起初这些人嬉皮笑脸的,一个个没一点正形,干活儿也偷奸耍滑的,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混日子骗钱。
  螺丝根本拧不紧,组装好的板房一推就晃荡,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气得张云鹏上去就是一鞭子,赶走了俩实在不正经干的家伙后,宣布所有人扣除一天工资,这帮人这才消停下来,开始跟着邢家伟和江大鹏认认真真学手艺,老老实实卖力气。
  开玩笑,自个儿亲外甥可说了,要给亲舅舅一成干股,你们特么不给老子好好干,这不是耽误老子挣钱么?
  惯着你,不存在的,这又不是混街面儿,谁拳头大谁就是大爷。
  在人民币面前,你敢称大爷?弄死你五分钟的。
  张云鹏对他找来的狐朋狗友们施行惨无人道的高压管理模式,成效显著,半个月后顺利交付了350套移动板房。
  板房安装完毕,受灾群众顺利搬进去后,孙同海又来到三个安置点看了一眼。
  他对齐睿绝对支持,顺利邀请到市里某位副市长一同前来。
  看着规整、美观的一排排板房,受灾群众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副市长同志赞叹连连,当场砸下大单,3000套,政府买单,让齐睿等人喜不自胜。
  紧接着,各个区县响应号召,接连砸下大单,甚至开始有外地的订单也如雪片般飘了过来。
  刘伟业一看,得,把回收站直接收了吧,跟张友远聊了后,征得他的同意,开始扩建院子,这座院落,就成了腾飞板房厂的办公地点。
  大家火力全开,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切割机发出滋滋地响声,火花四溅,打孔机啪啪响着,碎屑乱飞,工人们四脖子汗流,却干劲十足。
  卖饭大业也如火如荼。
  全院男女气势高昂、精神振奋,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踏着夜色才归来,有时候一顿饭十几分钟就出完了,还得蹬着三轮儿返回来再拉走几保温桶,没人喊苦喊累,喜悦的笑容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齐睿这期间抽空跑了两趟向阳村。
  王成山派出去买猪崽子小羊羔的村民们早就回来了,收获满满,带回来不少活物儿。
  那座不知名的后山上已经被村民们用石头垒起了猪圈羊圈,公鸡母鸡全部散养,骄傲地昂着头咔咔走着,在碧绿的草地上来回巡视觅食。
  老支书还让村里的壮劳力们挖了个面积巨大的池塘,洒了一千多鱼苗进去,宽阔的水面上雪白的鸭子成群结队,气势凛然。
  养殖业逐渐成型了,但是距离收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齐睿并不着急,只是让老支书安排人看好就行,暂时先不要有什么大动作,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来年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收获的季节。
  卖盒饭这事儿齐睿在6号这天就喊停了。
  9号,传来噩耗,伟大领袖与世长辞。
  全国各族人民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
  没过多久,四个人唱着凉凉彻底玩儿完了。
  总设计师顺利出山。
  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1976,注定是个举国悲痛的年份,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不如意了。
  当然,也是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因为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过。
  元旦即将来临。
  17号院的民房已经全部盖好了,大家伙儿拆了地震棚,都搬进了新家。
  齐睿家三间房子却空空荡荡,他也懒得收拾了,想着等明年开春后看看情况再说,如果有人要租住,就买些家具放进去,没人租,搁那儿长草也能行。
  反正一家三口已经搬进了百花深处25号院,也适应了这边清净的环境,大冬天的,就不想折腾了。
  张慧茹对25号小院尤为满意,每天都乐呵呵的。
  小院儿被她打理得干干净净,还在东屋隔出来一间建了个暖房,把院里的绿植挪到了东屋,外面很冷,暖房里却暖洋洋的,一盆盆绿植开出了花骨朵,争奇斗艳,尽情展示着自己的妖娆。
  明天就是元旦了,1976即将过去。
  天寒地冻的,齐睿也没出门,缩在西屋书房里写写画画。
  要说他这个书房可造价不菲,红木百宝格上放着青花大罐,大罐左右两边各有一枚金锭子做陪衬,这么一搭配,透着那么一股子庸俗的土豪气息。
  前段时间闲来无事,这货专门跑了趟潘家园,运动会过后的潘家园迅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齐睿转了一圈,果然在一不起眼的犄角旮旯里寻到了怼天怼地对空气的关老爷子。
  俩人逗了几句咳嗽,齐睿从他手里花五块钱买了一个青花大盘和一个明代定窑的笔洗。
  后来又陆陆续续买了不少其他物件,总算把百宝阁填满了。
  当然,真假他是断不出来的,刘大爷倒是过来?了一眼,称赞他眼力不错,百分之七十都是老物件儿。
  除了这一架子古玩,书房里其他摆设也都很讲究,古朴雅致的长条书桌、官帽椅,黄花梨木的书架立在北墙上,一张精致的茶桌左右两边摆放着两把靠椅,书桌上除了没有电脑,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厚重的棉门帘被人掀开,赵一鸣和刘伟业联袂而至。
  “真冷啊,京城的冬天干冷干冷的,可冻死我了。”赵一鸣缩着脖子直搓手,被冻得不轻。
  “还是小睿这屋里暖和,你小子也是个会享受的,今年的指标煤都烧完了吧?”刘伟业打趣地问道。
  齐睿一笑,说道:“可不是咋的,就那点指标,根本不够用的,没办法,不能冻着不是,我就找了田哥帮忙买了些高价煤。”
  刘伟业点着头,把手放在火炉子前烤着,羡慕地说:“有钱是好啊,起码不受罪。”
  赵一鸣走到百宝阁前,拿了个小元宝在手上惦着,说:“你这是赤果果炫富啊,这小元宝就这么放博古架上,你也不怕被贼人惦记上了,回头再给你来个卷包汇。”
  齐睿还真不担心,这时候的京城,一派歌舞升平,大家要么忙着找退路,站正确队伍的就忙着欢庆胜利,那些贼人这时候也不会不开眼的溜门撬锁,怕一个不小心被波及了,躲都来不及呢。
  笑了笑,齐睿问道:“今天咋有空过来了?”
  刘伟业把一个黑提包放齐睿书桌上,拉开拉链往外掏账本,“年底了,得盘盘账,总不能留着账本子过年吧。”
  分钱啊。
  这是好事儿。
  齐睿乐了,把赵一鸣招呼过来,三人相视一笑,这货大手一挥:“盘它!”
  先从板房厂开始计算,为毛?因为好算啊。
  账目也清晰,是刘伟业亲自经手写的。
  拢共卖出去6330套板房,收入1899000元,去掉每套130元的材料费加人工费,剩余利润1076100元,再去掉应该上缴给街道办的1.5成利润161415元,和分给刘伟业、小舅舅的两成利润215220元,齐睿到手699465元人民币。
  一个小数点儿都不带差的。
  算完后,刘伟业握着笔的手都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这……十万块钱就挣到手了?
  这钱也太特么好赚了吧?
  十个万元户啊这可是。
  娶媳妇?
  再见吧丑八怪,你还嫌我穷,还看不上我,还嫌我脑袋大脖子粗一脸护心毛,我呸!打今儿起,哥的目标是肤白貌美大长腿!
  见这货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目光迷离已陷入到幻境之中,齐睿赶紧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说道:“醒醒啊喂,别做梦啦。”
  刘伟业缓过神儿来,继而哈哈大笑,激动的内心仿佛如大海般波涛汹涌,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抓着齐睿的手语无伦次道:“睿子,谢谢,我,谢谢,你哥很高兴,真的,我特别高兴。”
  拍了下他的手背,齐睿能感受到他此刻的心情,劝着:“别激动,别激动,十万块钱而已,明年咱挣得更多。”
  刘伟业猛点头,慢慢平和下来,长长吐出一口气,说道:“我都有辞职的打算了,今后就跟着你干,这钱挣得太容易了。”
  “千万别。”齐睿赶忙打断他这个想法,说:“铁饭碗暂时可不能丢,您上着班,也不耽搁咱做买卖,利用业余时间盯一下就行了。”
  “成,我听你的。”刘伟业快佩服死齐睿了,当初刚开始干这买卖时,他可没想到能挣这么多钱,小半年干下来,十万块钱挣到了手,他知道,这都是齐睿的功劳,更加坚定了跟他干下去的决心。
  赵一鸣眼馋坏了,尤其是见到刘伟业挣了那么老大一笔钱后,更亟不可待,催促齐睿道:“该我了该我了,快点把卖饭挣的这些都盘算完吧。”
  齐睿笑了,?一眼面前十多个账本,他脑袋又大了一圈。
  太零散了啊,虽说美华姐很负责任,把几个组每天的收入统计得很详细,但架不住账目太多,也太零散了。
  得,还得统计。
  刘伟业是个全才,打了一手好算盘,赵一鸣负责念数字,刘伟业就紧着拨拉算盘珠子。
  整整算了一个半小时,头昏脑涨的三个人才把帐算清。
  除去成本,一共收入163177块4毛5分。
  也是有零有整的。
  齐睿嫌麻烦,直接按照17万算,分给赵一鸣6万8,不容拒绝。
  赵一鸣乐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把账盘完,夜幕也降临了。
  冬天黑得快,不到五点半,天就全黑下来了。
  心情美滋滋,齐睿留客。
  俩人也不客气,赵一鸣说要去买点羊肉片,打个边炉。
  齐睿赞成。
  冬天吃火锅是最爽的。
  赵一鸣穿上军大衣买肉去了。
  晚上,东屋餐厅里已经摆好了铜锅,锅底的木炭烧得通红,清汤锅底哗哗开着,一家三口加赵刘二位加宝贝琪琪围桌而坐。
  齐睿把一盘羊肉夹到滚开的锅中,赵一鸣拿着瓶牛二给几个人倒满。
  “慧妈,您来一口不?这大冷天的。”他笑嘻嘻问道。
  张慧茹知道仨孩子一下午都窝在书房里盘账,见三人笑得嘴岔子都快咧到腮帮子上去了,就清楚指定挣了不少钱,也很高兴,说道:“那就喝口,陪你们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