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卖茶那么久,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紫微宫。
  乾元殿。
  此乃宫城正殿,隋称乾阳殿,后来毁于战乱,等李治将洛阳定为东都时,才下令在原基础上营建,如今的地位就等同于大明宫中的含元殿,历史上武周时期,也正是这座殿宇被拆除,修建了明堂。
  今日李弘就位于此处,接见凯旋的西征将士和朝贡的各国使者。
  群臣肃立,就见一群将领身穿戎甲,风尘仆仆地走入大殿。
  群臣侧目。
  裴行俭原本是标准的儒将,颇似二馆里的教书博士,此时硬朗的身躯则完全是沙场宿将。
  安元寿已经年过七十,摘下头盔时,头发全白,所幸精神不错,老当益壮。
  还有黑齿常之、王方翼、程务挺、李多祚等将领。
  他们或是脱颖而出,或是得裴行俭提拔,俨然成为新朝干将,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也不用担心无辜被害。
  李弘显然对于众将的回归相当高兴,提振精神,沉稳的声音回荡在殿内:“诸军群勇,悍赴边疆,为国远征,今论功行赏……”
  礼部官员出列,具体宣读,众将露出喜意。
  裴行俭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权柄仅在宰相之下。
  以他的资历和功劳完全能够入阁,但由于如今的中书令是裴思简,要等裴思简告老,才能接替其为相。
  而安元寿升任左武卫将军,检校左羽林军,正式迈入三品行列,服紫袍。
  这位早在渭水之盟时,就护卫在李世民身边的三朝老将,因功进封凉国公。
  黑齿常之、王方翼等将,则都成为军队中坚,封妻荫子,不吝封赏。
  位于群臣中的李彦,为众将感到高兴的同时,目光又微凝。
  因为他没有看到丘英。
  礼部封赏的名单里面,倒是有丘英,封右武候将军,同样入三品,封天水郡公。
  只是人并未一同归来。
  眼见李彦寻找,安元寿的目光转了过来,和他交换了一个眼神。
  李彦心头大概有了数,定了定神,视线又看向后面的使者。
  随着军队一起回归的,还有吐蕃、吐谷浑以及西域诸国的使者。
  西域诸国自不必说,之前大非川惨败,他们的使臣立刻云集吐蕃王城。
  如今吐蕃龟缩,大唐军威浩荡,又来洛阳乖顺跪舔,都是墙头草顺风倒。
  这也是小国的悲哀,只能仰大国鼻息求存。
  其中走在最前面的,却是一位意外的熟人。
  吐蕃孙波茹的茹本末农氏。
  这位老妪居然亲自作为吐蕃使者,来到洛阳面圣。
  见到李彦位于群臣前列,她眼中浮现出明显的欣喜,却没敢多看,恭敬行使臣礼节,并且奉上了大批的供奉,西域诸国也带上了本国的贡品。
  李彦侧耳倾听,比较关注农作物。
  历史上引进作物最多的朝代是明朝,番薯、马铃薯、番茄、花生、辣椒、玉米、南瓜等物都是那个时候进来的。
  相比起这些作物的重要性,唐朝丝绸之路畅通,却只引进了菠菜和西瓜,西瓜还与后世的大不一样,就显得有些寒酸。
  没办法,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他们也知道引进好东西,可汉朝已经将黄瓜、胡萝卜、大蒜、葡萄、蚕豆等物从中亚地区引入,魏晋南北朝又有核桃、芝麻、棉花、茄子,剩下来真的没什么好进来的了。
  明朝时的那些作物,起源地基本都是美洲,比如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先由西班牙人带到菲律宾等国栽种,然后再传入国内,后面那些也都是类似的情况。
  此时李彦听了各国作物,就不免有些失望,觉得这些国家进贡的都挺华而不实,还不如换成胡椒。
  毕竟那玩意特别值钱,对外完全可以当成货币来使用。
  谷彮
  当然,国与国的进贡不能只讲利益,面子也是很重要的,李弘就十分享受这一刻,正襟危坐地接受各国使者朝拜。
  直到西域一国将阳羡茶换了个名字,小心翼翼地进贡上来,这位圣人忍不住了,笑看了李彦一眼。
  满朝谁不知道,这位正是茶品的推广者,如今大唐的饮茶风气,与其有巨大的关系,结果西域居然把茶当成宝,反过来进贡给大唐?
  李彦也怔了怔,仔细观察阳羡茶的重新包装,嘴角微微扬起。
  他卖茶卖了那么久,于各地传播,终于到收获的时候了。
  ……
  “如此说来,丘叔在兰州病倒,以致于难以前行?”
  退朝之后,李彦回归内卫,等待消息。
  安神感很快前来,将其父亲安元寿的话转达,还带来了丘英的亲笔书信。
  李彦展开信件,细细看了起来。
  丘英病倒,旧伤发作,难以随军,留在兰州养伤,接下来准备向圣人请辞,告老还乡。
  丘英的年纪并不大,只有五十多岁,此时急流勇退,确实是明智之举,既保住晚节,也断绝武后继续利用的可能。
  同时信中他也以欣慰的口气,祝贺丘神绩服绯,撑起丘氏的门面,言明自己辛劳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卸下重担。
  李彦仔细看完,百感交集。
  查案查到亲近之人的身上,是最难受的,武后看得很准,他也不能免俗,大义灭亲说起来简单,但真正那么做了,实在不好受。
  丘英从凉州到京城,都对他颇为照顾,虽然在对方看来,自己的帮助更大,但无论如何,这位出现在学馆前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魁梧男人,在李彦心中的地位是很重的,对方在涉案未深的情况下,能以天水郡公的爵位告老,也算是一个体面的结局了。
  眼见李彦面色舒缓,安神感也松了口气:“六郎,那我去办事了。”
  李彦道:“稍等,近来茶饼在西域的销量如何?”
  安神感笑了起来:“阿耶刚刚还提到,他路经凉州,回老宅时,得知近几年族内收益,都被吓了一大跳,后来才知是六郎带我们所做的茶饼生意,真是没想到此物比胡椒都要赚钱。”
  李彦道:“胡椒的暴利,是物以稀为贵,出产地就那么些地方,争抢者却众多,据曾经远行的江南商人所言,不仅是我们大唐,那些遥远的西方国度也对胡椒趋之若鹜,将之比作黑色黄金,甚至不惜为之发动战争……”
  安氏是凉州大族,凉州商人就暂时下线,转为江南商人,安神感心想江南商人怎的也能去西方,又为之咋舌:“胡椒在我大唐虽是贵族所用,十分昂贵,但为此物开战,难以想象,实在太疯狂了!”
  李彦微笑:“从胡椒上面,其实也能看出茶的作用,要知道饮茶能滋养身体,清心降火,防止腹胀,畅后便利,这对于我们大唐人都是很好的,那些生活于草原和高原的人来说,更是必须的饮品,价值又将如何?”
  安神感有些遗憾:“不瞒六郎,你以前老是强调茶品有这么多妙用,我们还有些半信半疑,现在见西域各国争抢,才确定无疑,早知茶饼真的关系到异族的性命,应该早早下手,做到如六郎所言的……‘垄断’?”
  李彦摇头:“垄断不了的,江南和蜀地早有饮茶之风,我所用的煎茶之法也只是一种新的思路,并非不可取代,我现在是推动者,强行垄断的话,则是这个行业的破坏者了。”
  安神感钦佩:“六郎的格局真是我等不能及,茶品能盛行大江南北,如今各地销量大增,茶商心中最感激的人正该是六郎啊!”
  李彦道:“我倒是没指望那些商人感激,我也不会无私奉献,如阳羡茶、紫笋茶等江南名茶的出产,都掌握在手中……”
  “从江南到长安,由谢氏商会完成,从长安往陇右再运往吐蕃和西域,则由你们安氏相助,具体到异国各地,再由商人经销,分工明确,利润极高,如此历经数年,商路终于稳定。”
  “现在吐蕃的贵族,应该基本习惯饮茶了,就不知道他们的普通子民,是不是还求一茶饼而不得?”
  安神感眼睛亮了:“如果是这样,我们内卫应该予以关注,不吃胡椒,只是少了一味调料,不喝茶,他们却可能因为后滞而痛苦死去。”
  有矛盾好啊,内卫就喜欢有矛盾的邻国,为受压迫的阶层作主,安神感振奋起来:“连饮茶的自由都没有,吐蕃的子民过得太苦了,我这就去安排。”
  李彦欣慰地品了口茶,安神感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也能独当一面了,他粟特人的出身更是适合完成别人完成不了的任务。
  不过等到下班回家,刚刚到了李府,李彦又发现,似乎不需要他主动做什么,吐蕃的孙波茹本已经恭敬地侯在府外,见到自己的狮子骢,更是提前迎上行礼:“李阁领!”
  李彦立刻下马,他在吐蕃时持旌节,面对这位孙波茹本时,也只是颔首为礼,此时倒是拱手还礼:“茹本昔日相助,我犹记于心,如今来我大唐,是我尽地主之谊的时候了,请进!”
  孙波茹本见他态度依旧,心头狂喜,一路酝酿着情绪,等到了正堂入座,她眼神中浮现出一抹坚定:“李阁领可还记得,昔日在吐蕃时,曾赠予我一本《大唐西域记》?”
  李彦点头:“当然记得。”
  他怎么可能不记得,那本由苏毗女子翻译的《大唐西域记》是特供版,里面将曾经的女儿国描写的富庶强大,玄奘如果见了都要吃惊,这是我去过的女儿国?
  正是那本书,在这位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经过风雨浇灌,开花结果。
  此时孙波茹本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地道:“我这次来,是想求助于大唐天军,助我孙波,脱离吐蕃,重立苏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