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无言的默契,无言的祸端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无言的默契,无言的祸端
  原来,早在昨夜,曹昂悄悄溜出襄阳的时候,他便已经被吕常所发现。
  所以不管是曹昂派人留在襄阳城中谢绝各类拜访的请求,亦或者是他悄悄在樊城备齐兵马的事情,吕尚都掌握的一清二楚。
  他知道,对于曹昂这样真性情的人来说,虽然自己阻止了他略显鲁莽的救援决定,但冷静下来之后,曹昂也必定会找寻别的机会——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前去救援。
  “吕大人信上便是这么说的,当然原话是没法给大公子您来看了,因为按照吕常大人的要求,看过书信之后,我便将其烧毁…不留一丝痕迹。”
  陈矫极为认真地说道,也让曹昂没有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而且…听到吕常早早的发现了他的打算却没有点透之后,曹昂竟有些尴尬的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
  要么说他虽已三十岁的年纪,但在军中却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比起吕常这些人来说,曹昂不管资历还是经验都少了许多。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易小天最后一项考核的内容会设定为时间跨度足有半年之久的地方军政考察,为的不仅仅是发现曹昂与曹丕在这方面孰优孰劣,还有着帮助两人寻找自身缺陷的目的。
  不过曹昂还是有一些疑惑的,因为如果吕常早就知道自己的行为,最终还是让陈矫前来帮助自己了,那又何必前面遮遮掩掩的…找个时间直接托人告诉自己就足够了——
  而陈矫也早就知道了曹昂会有这样的疑问,因此耐心的解答道:
  “这便是我要说的两层原因了——”
  “其中一点自然是要让大公子您冷静下来…您莫要忘了,吕大人前往议事厅中,不仅仅是光阻止了我们临时起意的驰援行为,还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当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蒋济大人也会在此次救援的计划之中,而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昨日蒋济大人便应当已经带着寿春方面的军队前去支援的路上了。”
  “襄阳因为大将军带走了半数以上的守军,内防暂时有些空虚不说,我们余下的这些兵将自然是比不过多年来养精蓄锐的扬州兵马,让蒋济将军打这先锋百利而无一害,吕大人的考量自然是不会有问题的。”
  “唔…的确如此…”
  曹昂脑袋不笨,陈矫一点他便理解了吕常的良苦用心。
  “至于这第二层原因……”
  说到这里,陈矫突然拉近了与曹昂之间的距离,压低了声音说道:
  “大公子…我们之所以也是如此深夜才来与您会和,都是因为吕常大人说…城中可能出现了奸细。”
  “什么?
  奸细?”
  曹昂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半晌才想到战争之时还该有这样的考量。
  陈矫郑重的点了点头:
  “那日在堂上,吕大人之所以会态度如此强硬,一个是为了让您冷静,另一个自然是为了演戏给旁人去看。”
  “议事厅上的事情,大人没有刻意去阻拦传播,当日街上便传出了您与大人之间不和的传言——而这边是吕大人的目的。”
  “他现在并无证据证明敌人真的有探子打入了城中,但假如真的有,不去做这一场戏,哪怕当时我们没有前去驰援,后面一但有动作,都会让对手警觉——”
  “万一…万一有不慎,我们只留下了少量的将士驻守城中,这件事情又被敌人得知,到时候危险的可就不仅仅是大将军他们了——襄阳一丢,满盘皆输。”
  陈矫这样解释,曹昂才意识到自己此前的行为究竟是有多么的愚蠢。
  而看到曹昂那懊恼的表情,陈矫笑着安慰道:
  “不过,大公子您也不必自责…除了吕常大人之外,其实我们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而吕常大人又是大将军钦点的代理,能察觉到这样的事情便是吕大人之所以能够胜任此职的原因之一。”
  “况且…”
  “就算您当时真的受到打击因而一蹶不振的话,恐怕吕大人也会另寻机会让我们前去驰援的吧,这一点上,您与大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吕大人估计也是相当欣慰的呢。”
  “哎…长史大人,您就不要来安慰我了,此事乃是我此前考虑不周,还给诸位添了麻烦…等到此役回返,到时候我定是要想吕大人好好道谢一番——多余的话也就不多说了,既然是吕大人的准许,那么…”
  曹昂无奈的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不需要什么安慰。
  相反…由陈矫解释之后,曹昂也明白了自己跟旁人之间的差距。
  这不光没有打击他,反而让他有了更多提升自己的想法。
  但现在讨论这些还不是时候——
  听到曹昂的话,再看到曹昂那重新振作起来的眼神,陈矫已经知道该做什么了。
  他将那虎符郑重的交到曹昂的手上,而曹昂接过虎符之后,只是沉默的将他攥在手中,随后将其高举与空中。
  一切尽在不言之间。
  此时此刻,城墙内外,近两万名将士,齐刷刷的看向曹昂。
  他们的眼中此刻燃烧着名为坚定的火光,而他们的目标毫无意外,自然都是为了拯救那个他们最为敬重的大将军曹仁…
  “出发吧…”
  曹昂轻轻说道。
  “遵命!”
  陈矫则淡淡的应道,二人的声音在这片寂静的夜空之下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
  但…这短短的两句话,却仿佛蕴含着难以形容的能量,催动着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义无反顾的直向夜幕奔去。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同在求援信上所提到的蒋济,虽然早已从寿春出发,却因为曹丕与司马懿的存在,而并没有携带足够的兵马。
  看似一片光明的前景,却因为两人只为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而埋下了不可避免的祸害。
  直到是时,一切矛盾爆发,最终竟引动了此后不知多少年天下局势的变化。
  而这件事情的真相,也是直到许久之后,在有心人的调查之下,才得以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