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拜见里正

  族长瞟了一眼良笙准备送给里正的礼物,和送给他的一模一样,几个尺头、两壶好酒、一只羊腿。
  礼物送的丰厚,族长脸上虽然没有表露出来,心里却是十分高兴,招待良笙也就格外热情。
  良笙陪着族长拉了一会家常,便转入正题,他想让似锦入族谱。
  虽然他夫妻二人被夏老汉逐出家门,但并不表示他们被开除了族籍。
  族长道:“这个使得。”
  然后拿起黄历挑了挑日子,道:“后日就是吉日,后日我请了族人给你娘子入族谱。”
  入族谱不用大摆酒席,但是一定要请族人见证。
  良笙道了多谢,起身告辞。
  族长要留他吃了晚饭再走。
  良笙笑着道:“我还要去拜访里正大叔,怕去晚了不恭敬。”
  族长便没敢再留了,亲自送他出了家门。
  里正早就已经收到消息,良笙提着厚礼去拜见夏氏族长了。
  知道下面就轮到他家了,因此在家等着他。
  良笙来了,他拿出长辈应有的热情接待他。
  倒是良笙,见了他就请罪:“按说第一个要来的就是大叔家。
  可是有不少事要和大叔商量,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说完的。
  故此先拜访了族长伯伯,这才来大叔家,还望大叔不要生气才好。”
  里正笑得十分和蔼:“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难道我的心眼还没有针尖大吗?这点小事我都要生气!”
  良笙这才坐下,说起办户籍和盖房子、买田地的事来。
  里正道:“办户籍这事好说,我明日就能带你去衙门给办好。
  盖房子这事也好说,买块地基就能动工。
  ——不过房子盖好是要时间的,在盖好之前你夫妻二人住哪里?”
  良笙道:“您看我从小就被卖与他乡,十几年后才带着娘子回来,对这里已经人生地不熟了,大叔,您能不能帮我介绍个住所?”
  里正略一思索道:“我家老屋虽然很旧,但还能住人,你夫妻二人若不嫌弃,就去那里住几个月吧。”
  良笙愣了愣:“新房子只用几个月就能竣工吗?”
  “看你要盖啥样的,如果只起三间房,一个月差不多就能盖好。”
  说到这里,里正顿了顿,“有句话,老夫不知当讲不当讲。”
  良笙忙恭敬道:“还请大叔不吝赐教。”
  “你娘子手上虽有些银两,可世上最不经花的就是钱。
  这房子呢,暂且只盖三间吧,够住就行,等以后有孩子了再加盖。
  多余的银子多买些田地,田地越多,过日子就越有底气。”
  良笙拱拳道:“多谢大叔指点,不知盖三间砖瓦房大概得多少钱?”
  “看你买多大的地基,我们村的地基一分要二两银子。”
  良笙虽不是真正的古人,却也知道,古代的土地计量一分约等于66.667平米。
  哪怕盖一幢不带院子的房子,至少也得两分地。
  良笙又问:“先不谈地基钱,盖一幢两分地的住房得多少钱?”
  “砖瓦的,没五十两银子盖不下来。”里正道,“砖瓦不便宜哪!”
  在古代,烧制砖瓦不容易,砖瓦自然卖的贵。
  良笙在心里盘算了好一会儿:“那就先买十分地基吧。”
  十分地基就是一亩地。
  里正惊叹道:“买这么大一块地呀。”
  “方便以后扩建。”
  里正点头:“也行。”
  良笙问:“不知我们这里田地怎么卖?”
  里正道:“上等的良田要八两银子一亩,中等的六两,下等的四两。”
  良笙计算道:“买地基盖房就得七十两银子,还要留三十两银子打家具、添置东西。
  如此一来,手上就只有70两银子买田了。”
  当初他和似锦商量,对众人说她有200两银子的陪嫁,就是想盖房买田一步到位。
  没想到钱到用时方恨少,早知道就该对众人说,她有三百两银子的陪嫁,这才能多买些田地,过上无忧无虑的农家小日子。
  里正拈须道:“七十两银子不少了,运气好的话,碰到别人急需脱手卖田的人家,也能买十亩良田。
  哪怕你夫妻二人以后添三四个孩子,一家大小的口粮也是不愁的。”
  良笙好奇的问:“一亩中等的田地能够产多少稻谷?”
  里正有点诧异的看着他,虽然他很小就被家人给卖掉了,可是作为底层的小百姓,怎么可能不知道一亩田地大概能产多少稻?
  良笙见他眼里满是疑惑,笑了一下,道:“我在边疆挖煤,很少接触外界,早忘了这些。”
  里正这才释然。
  “一亩中等的田地大概能够产一百二十斤到一百五十大米。”
  良笙在心中默默吐槽,这产量也太低了吧。
  “大叔的老屋每个月租金多少,我先租三个月。”
  里正摆了摆手:“没人住的破房子,收啥租金?你夫妻二人住着就是。”
  良笙浅笑道:“大叔如果执意不收租金,我夫妻二人绝对不会搬进去住的。”
  里正这才道:“那就每月给一百文吧。”
  良笙十分爽快的付了三个月的租金,这才告辞离去,着手准备搬家一事。
  良笙一走,里正就立刻吩咐几个媳妇去把老屋给清理出来。
  人家给了租金,他们不能把一个堆满杂物的老屋交给人家。
  里正夫人拿着良笙送的一块尺头在身上比划:“良笙那孩子,但凡他像他三哥一样在读书,就凭那长相,我都恨不能把咱幺女嫁给他。”
  里正两口子有一个老来女,名叫梅香,生得颇有几分姿色。
  又跟着兄长认了几个字,不同于普通村姑,倒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
  里正夫人因此视若珍宝,不肯将她轻易许人。
  梅香已经十五岁了,却依旧待字闺中。
  里正白了老伴一眼:“你可千万别以为你家的闺女是个珍宝,她和良笙的媳妇比起来,就如云泥一般。
  你是没有看见良笙的媳妇,说话温声细语,那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里正夫人不以为意的轻哼了一声,总觉得自己女儿绝不会比良笙媳妇差。
  良笙去荷花村后,似锦无所事事的坐在窗前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
  虽说古代百姓大多生活穷苦,可毕竟快要过年了,大街上还是十分红火的。
  这时,店里的伙计敲了敲房门,在外面喊:“夏家娘子,你几个嫂子来看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