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刘秀!

  “死!”
  吕玲绮率领狼骑兵冲垮外围的袁军,方天画戟斩向颜良,势如惊雷!
  颜良突遭截杀,大惊失色,挥刀拦截吕玲绮的方天画戟。
  两把长兵器激撞,火花四溅,颜良都足以感受到吕玲绮的攻击中蕴含的可怕力道。
  “哪里来的野丫头,敢来招惹你颜良大爷!你……与那个人有些相似!”
  颜良看清楚吕玲绮的长相,不由想起了那个男人。
  虽然性别不同,但二人的眼神实在是太像了。
  而且,两人使用的兵器,着实是一模一样,就连战马都一样是赤兔马。
  “你是吕布之女?”
  颜良说出了那个男人的姓名。
  “你知道吾父?”
  吕玲绮一边质问,一边与太史慈夹击颜良。
  太史慈虽然失去了最常用的双戟,但太史慈的剑术也一点不弱,长剑竟然爆发出剑气!
  两员猛将夹击颜良,颜良独木难支,咬牙切齿:“我不但在原来的世界见过吕布,在这里也见过,但为何要告诉你!”
  “那你找死!”
  吕玲绮见颜良明知而不答,剑眉一挑,方天画戟挥舞更快,趁着颜良因为与太史慈消耗了大多数体力之际,压制颜良!
  颜良与太史慈打了大半天,体力早已经不济,被武力比自己低的吕玲绮压制,勃然大怒,却无可奈何。
  体力充沛状态下的颜良自然可以击败吕玲绮,但这不是刚刚打了一仗,体力不济了,被后辈欺负,以至于颜良极其愤怒。
  人在极其愤怒的情况下,就会极其愤怒。
  现在的颜良就压抑着满腔怒火。
  吕玲绮的骑兵只是夏军的先锋,在后方还有源源不断到来的骑兵。
  “白袍军攻其左,杨家军攻其右!”
  张华抵达战场边缘,立即命令白袍军和杨家军出动,夹击东汉军。
  东汉军的人数依然占据优势,然而在大势上,却处于下风,有被击溃的趋势。
  “奔流!”
  陈庆之的白袍军速度奇快无比,猛攻东汉军左侧,白袍军副将马佛念高举马刀,将一个袁军骑兵斩于马下!
  白袍军像是白色湍流,激荡而过,沿途的袁军骑兵无不倒在白袍军锋利的马刀之下!
  陈庆之为白袍军军魂,跟随白袍军推进,却不直接参与战斗,而是强化白袍军的属性,让白袍军像是一把银亮的军刀,刀锋所指,无坚不摧。
  “杨家军,随我杀敌!”
  杨业、杨延昭父子的杨家军骑兵不如陈庆之的白袍军,但胜在父子两人的武力远高于陈庆之,凭借个人的武勇奋勇杀敌,袭击耿弇的东汉军。
  “援军到来,正是破敌之时!”
  “出城逆战!”
  周瑜、鲁肃一直在城内等待机会,就是否要出城与耿弇战斗而左右为难,而此时夏军到来,有夏军的骑兵抗衡耿弇的幽州突骑,周瑜、鲁肃就可以带着吴国的步兵和弓箭手出城,加入战斗。
  “就是他给孙策的勇气来反抗光武帝吗?”
  袁绍看到数万夏军到来,知道是张华在背后支持孙策,因此孙策才敢正面与光武帝为敌。
  对于东汉末年的武将而言,光武帝刘秀的影响力可谓是空前,理论上孙策没有其他诸侯撑腰,也不敢与刘秀为敌。
  “形势对我们不利,昨夜夜观天象的凶兆,可能不只是指孙策、周瑜设下伏兵,还有夏军到来这一件事。”
  沮授夜观天象,可用于预测战争、人事之凶吉。
  只不过,沮授遇到了比较尴尬的情况,那就是凶象,可能对应多种情况。
  本来以为凶象是应验在太史慈这一支伏兵之上,不料,张华的夏军到来,同样是一种凶象!
  “这种情况,即使想要从容退兵,恐怕都难以做到。除非我们也有援军。”
  田丰对此也深感棘手。
  十几万东汉军遭到攻击,尤其周瑜和鲁肃的吴军体力充沛,导致东汉军有崩溃之势。
  袁绍脸色铁青,张华打乱了他的部署:“听从我的命令,有序退兵!”
  袁绍接连下达命令,让袁军各支兵马有序撤离战场。
  袁绍之所以成为汉末大诸侯,除了他显赫的出身,与袁绍自身的能力也不无关系。
  各个袁军武将看到令旗,按照袁绍的命令开始后退。
  耿弇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夏军到来,舍弃被围困的孙策,在战场的另外一边,重新调整队形。
  这种情况之下,耿弇也只能如此。
  要是还想着活捉孙策,那么耿弇的东汉军可能会遭到内外夹击,然后兵败如山倒。
  耿弇、袁绍变阵,迎战新加入战场的敌军,而孙策、太史慈、董袭、凌操等人,趁机逃出生天!
  这个时候的孙策、太史慈等人,全身被鲜血染红,甲胄破损,几近丧命。
  太史慈一只短戟破碎,长剑出现崩口,可见战况之惨烈。
  “他们终于来了。”
  孙策松了一口气。
  张华承诺的援军,让孙策苦等了几个月时间,这才出现。
  “休整一个时辰,然后再次参战,彻底击溃对方。”
  孙策也是一个狠人,几乎脱力,却想着休整一个时辰后,继续投入大战,要彻底击溃耿弇和袁绍。
  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
  “你们护着我!”
  诸葛恪跟随张华支援朝歌城,目睹战场混乱,于是再次动用灵魂出窍的天赋,灵魂来到朝歌城战场上空,俯视下方正在快速变阵的东汉军,将东汉军的阵型牢牢记住。
  “嗯?”
  诸葛恪获得半个上帝视角,突然看到战场北边,沙尘滚滚,打着汉字军旗——又有一支东汉兵马到来!
  光武帝刘秀派来支援耿弇的援军到来!
  “解!”
  诸葛恪看到耿弇的援军来到,赶紧解开灵魂出窍的秘术,意识回到体内。
  “大将军,大事不妙,耿弇的援军将至,有数万兵马!”
  诸葛恪骑马找到张华,向张华告知这个重要的消息。
  “你怎么知道?”
  张华盯着诸葛恪,这个诸葛瑾的儿子,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官至吴国大将军,他的天赋,即使张华也不甚了解。
  诸葛恪还是不怎么信任张华,没有点明自己的能力,以免将来被张华利用:“此事,千真万确。”
  铁鹰斥候向张华禀报:“主公,有数万兵马从北边到来!”
  “难道刘秀已经算到了这一步?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刘秀的算计也未免太可怕了。”
  张华还以为刘秀已经提前算到了这个时候耿弇会陷入危机,因此援军才会及时到来。
  “吁!”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吴汉勒住战马的缰绳,观察混乱不堪的战场。
  朝歌城战场,夏军、吴军、汉军、袁军,四方兵马混战,而每一个势力的大军下面,又有不同武将的部众。
  “连耿弇都陷入苦战,被迫向陛下请求援军,对方能力到底如何?”
  吴汉发现用兵能力超过自己的耿弇都无法击败孙策和张华的联军,脸色凝重,不敢轻举妄动。
  吴汉的五万汉军与耿弇、臧宫等人的汉军汇合,很快也加入战场。
  而张华这边,冉良、陈午的乞活军也投入战斗。
  河内的朝歌城,四方势力,集结了差不多四十万大军,相互混战,厮杀不断,规模空前!
  耿弇和袁绍本来有崩溃的趋势,但吴汉和另一个云台武将的五万援军到来,让耿弇的汉军重振士气,又有了攻打朝歌城的信心。
  差不多四十万大军混战,从日中打到傍晚,直到双方生怕夜间分不清敌我而导致自相残杀,这才罢兵。
  张华的夏军和部分吴军在朝歌城外构筑营垒,与东汉军的营地对峙。
  耿弇和吴汉的东汉军,依然在城外的营垒驻扎。
  吴汉带来的五万汉军可都是生力军,耿弇得到这一支兵马相助,并不处于下风。
  “汉军还没有退兵的意思。”
  周瑜发觉耿弇的汉军没有因为夏军到来而退兵,认为事出蹊跷。
  鲁肃也试图分析:“汉军和袁军,兵力达到二十五万,即使死伤一批兵马,还有二十万人,人数比起我们,也不算少,大概耿弇认为还能凭借这些兵力,击败我们。光武帝可是拿耿弇与淮阴侯韩信比较,想必耿弇对自己也胸有成竹。”
  周瑜陷入沉思:“或许正如子敬你说的这般,当然,也有可能存在更深层的原因。”
  “哈哈哈,今日之战,真是痛快!”
  孙策在征战一日后,回到城中,大口喘气,庆幸劫后余生。
  “今日之事,险之又险,差点便马革裹尸。还好我们技高一筹,否则险些被颜良、文丑给留下来了。”
  太史慈想到一整天的激战,他的体力也到了极限。
  “兄长,你还活着,当真是再好不过了!”
  一个少女武将见到孙策,大喜过望。
  “香香,你怎么来这里了?”
  孙策没有想到孙尚香竟然会跟随张华的大军来到朝歌城。
  孙尚香背着弓箭,甲裙沾满鲜血,显然孙尚香也经历了一场大战。
  “兄长有难,我岂能见死不救?反倒是兄长瞒着我,如果不是我请求援军,兄长怕是不测。此事就不用感谢我了。”
  孙尚香还以为是凭借她的关系,张华才会出兵相救孙策。
  但在场之人全部是人精,他们都知道为何张华会选择出兵相助孙策。
  天下间没有免费的午餐。
  张华出兵相助孙策,更多是出自于自己的战略考虑,而绝非是仅仅因为孙尚香的缘故。
  所谓红颜祸水,只是一些人甩锅的借口。
  真正的枭雄,没有几个人会因为女人而做出重大决策。
  孙策看向孙尚香身边的张华,张华倒没有受伤。
  张华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冲锋陷阵,更多的是排兵布阵的决策者。
  “此次多亏你出兵相救,否则我不是耿弇与袁绍的对手,可能会因此死于他们的围攻之下。”
  孙策知道张华来者不善,不过确实是孙策自己请来的援军,而且,正是因为张华到来,孙策和太史慈这才幸免于难。
  太史慈抱拳道:“多谢相救。”
  “不必客气,你们的事,就是我张华的事。”
  张华也不见外,开始扩张自己在孙策军中的威望,让孙策麾下众将蒙受自己的恩惠。
  张华又看向孙策身后的二人,一个羽扇纶巾,一个士子青衫,气度不凡:“想必两位就是周公瑾和鲁子敬了。”
  周瑜和鲁肃这两人可是大人物,也是江东四大都督的前两位,吴国的智囊。
  张华也很容易分辨二人,帅的一塌糊涂的就是周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
  鲁肃看上去像是个老实人,但实际上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张华觊觎此二人已久。
  不过以周瑜与孙策总角之好的亲密关系,想要让周瑜效力,那么前提必然是让孙策臣服。
  鲁肃亦然。
  周瑜、鲁肃也是第一次见到张华,在好奇地观察这个执掌着几十万兵马、千万人口的大领主。
  与此同时,周瑜、鲁肃还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袁绍已经选择依附光武帝刘秀,成为刘秀的附庸。
  那么孙策势力的处境与袁绍势力的处境极其相似,很有可能都会沦为附庸的命运。
  看似这是孙策与袁绍在相互攻伐,实则是张华与光武帝刘秀在争夺河内的地盘。
  此事,还要看孙策的态度。
  朝歌城外的东汉军,还没有撤兵。
  张华在安排各支兵马的营地之后,忧心忡忡,招来锦衣卫指挥使朱骥,再三确认:“光武帝刘秀,此时在何地?”
  “根据派到常山的锦衣卫提供的情报,刘秀此时还在常山一带,讨伐太行山群雄。前来支援耿弇的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的吴汉。其人勇鸷有智谋,不好对付,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用兵能力,仅次于冯异、耿弇数人。”
  “如果只是吴汉,我就放心了。”
  张华并不担心吴汉。
  虽说吴汉被历代文人认为是名将,但云台二十八将,没人比得上光武帝刘秀。
  只要位面之子刘秀没有亲至,张华就无所畏惧。
  “我怎么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然而,张华心中惴惴不安的感觉并没有消失。
  东汉军的营地,灰头土面的袁谭,向袁绍请罪:“父亲大人,孩儿作战不利,请责罚!”
  “夏军势大,非战之罪。”
  袁绍在白天目睹了张华的夏军的可怕,因此没有怪罪袁谭。
  耿弇与吴汉的营帐,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的耿弇、吴汉、盖延、臧宫、王霸,五人齐聚,商议进退。
  “凭借我们的兵力,恐怕已经不足以攻克朝歌城,因为朝歌城的兵力,不比我们少。”
  “我们这次大举用兵,却无法取得进展,陛下未必会满意于这个结果。”
  “如果不可行而为之,反而会导致更大的损失。我们已经不只是在与孙策为敌,还在与整个河洛和关中为敌。想必你们也清楚,河洛和关中的兵马,如果倾巢而出,会有多么可怕,丝毫不逊色于我们的兵力!”
  耿弇力排众议,不认为可以做到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的前提是双方武将、兵力精锐程度不在一个层次,或者对方犯了重大错误。
  如今双方势均力敌,又是守方占据优势的攻城战,已经不满足攻城的条件。
  “无需退兵,亦可破敌。”
  一个年纪三旬出头的男子闯入营帐。
  随着他出现,耿弇、吴汉等人都露出惊喜的表情。
  到来者,不是他人,正是光武帝刘秀本人!
  “陛下,您不是让末将带兵,前来相助?怎么您御驾亲征?”
  吴汉深感意外。
  本来他才是支援耿弇的主将,东汉军放出去的消息也是如此。
  但不料,刘秀御驾亲征!
  如果是刘秀亲至,那么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以少胜多,正是刘秀的强项。
  刘秀身边跟着一员持戟战将,沉默不语。
  刘秀环视提前到来的五员云台武将,说明来意:“要想欺骗敌人,必须要骗过自己人。孤担心南边战事长久不决,因此亲自前来结束这边的麻烦,一战而定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