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包包大卖
一边既可以买包包,另一边则是可以买果子,但凡买了包包的人都会来看果子。
连带老茂头水果摊的生意也火了起来,老茂忙上忙下几乎没有停下来歇过,苏念也是一样。
苏念这次换了样式,包包上多添加了牡丹绣花等样式,深得众娘子们的喜欢,站在人群外身着绸缎纱裙的少女此时往摊位方向走。
少女手中拿着一串冰糖葫芦,边吃边走观望摊位这人挤人,好奇的站到了人群外。
咳嗽了两声“咳咳。”
其他娘子们并未听到少女的咳嗽声,继续向苏念咨询购买手工包。
少女满脸不悦,咬下了一颗冰糖葫芦,黑着脸大声说道:“让一让,让一让。”
“还让不让人过啦?”
少女年纪与苏念差不多年龄,衣着绸缎纱裙,白白嫩嫩的脸蛋,傲气又自信,一看便知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其他排队要买包的娘子们听到声音后,顿时转身往后看去,人群中百姓们惊讶道:“石家姑娘?”
“石家姑娘怎么到这来啦?”
“是呀,石家姑娘难道也来跟咱凑热闹?”
苏念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少女望去,记忆里有这位少女的映像,她是石家嫡长女石令怡,石俊安的妹妹。
苏念与石俊安熟悉称得上好朋友,却与石令怡不大熟,先前打过照面并未交流。
今个在这里遇见着实意外,苏念来到石令怡身边,说道:“石姑娘,什么风把您吹来啦,有什么喜欢的吗?随便挑,今个给您优惠。”
虽不熟,但来者皆是客,苏念很快转换了态度,热情似火的模样娓娓道来。
石令怡吃着糖葫芦,瞥了几眼摊位上的包包,有些看不上的样子:“还以为是有什么热闹,搞半天原来是个买麻布袋子的。”
被大家争着抢着要买的包包,到了石令怡的嘴里竟成了麻布袋?
身后等着要买的娘子们,纷纷说道:“哎哟石姑娘,这可不是什么麻布袋啊,那是人苏姑娘自己做的手工包,不仅能装东西还能搭配衣裳,不失优雅两用处很好看的,石姑娘若是不买烦请让一让。”
“是的呀,石姑娘你若是不买的话,还请把位置让给我们吧。”
“石姑娘,您乃大户人家,也不缺这点,哪像我们这些个粗人,你若看不上的话还请让一让。”
人群中不少人发话,石令怡站在一边吃着冰糖葫芦,有点不高兴说道:“谁说我不喜欢啦,谁说我不买的?怎的就只允许你们买,我就不能买了吗?”
话落,石令怡把冰糖葫芦咬完最后将细棍子丢在了地面上,看向苏念说道:“带我看看,都有哪些款式。”
石令怡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手工包让大家这般争抢着来买。
苏念回应道:“石姑娘请随我这边来。”
苏念把石令怡带到了摊位前,拿出了几款样式的手工包放到了石令怡跟前。
苏念介绍说道:“石姑娘,您别看这手工包小,其实呀它特能装,银子小零食什么的都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它百搭,系在腰间不论穿什么颜色的衣裳都好看,要试一试吗?”
“有你说得那么好嘛!”石令怡被苏念说得想试一试,但碍于面子却没有很主动。
苏念瞧出了石令怡的想法,拿起小包包来到石令怡跟前,亲自帮忙系上。
“石姑娘,瞧瞧,这款料子是我特意选的,搭配任何样式的衣裳都不失个人气度。”
苏念话落,其他娘子们纷纷走了过来,看石令怡腰间系着的手工包,意外惊喜道:“原来这小包包还能这般佩戴,真好看。”
“是呀,原来普通的一件衣裳被佩戴上小包包就感觉不一样了。”
“苏姑娘真是太有才了,下次我也要试一试。”
石令怡听了其他娘子的话,也不由低头往腰间看了几眼,似乎好像真的很特别。
而且这种款式的小包包,还是自己先前从未见过的。
石令怡抬头看向苏念,问道:“你给我多拿几个,最好每种样式都来一个。”
“好,石姑娘且稍等。”苏念点头,回到了摊位将每一种样式的手工包都拿了一个,递到石令怡跟前道:“石姑娘,五个四百文钱。”
石令怡从口袋里掏出了四百文丢给苏念:“四百文,你数数一分不少。”
“多谢石姑娘,一分不少,若是用得好下次随时来梁家院找我,另外也可以接受定制。”苏念回应道。
石令怡皱眉,问道:“啊,定制?”
“嗯嗯,若石姑娘有喜欢的样式可以把手稿给我,或者我给你出手稿,不管什么样式我都可以做出来噢。”
石令怡眼前一亮,原来是定做啊,说道:“好,不过我得先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再说。”
“没问题。”苏念点头回应。
石令怡拿到手工包便转身往回走,刚迈没几步忽然听到人群中一声尖叫声:“啊……”
尖叫声是一位少女,石令怡方才只顾着看手工包了,没有看到身边有人,所以不小心撞倒了其他人。
石令怡听到尖叫声,立马朝一边看,伸出手去说道:“对不起,我扶你起来。”
“不要碰我,撞倒了就一句对不起嘛?”被撞倒的是熟人柳宝莲。
柳宝莲被身边的一位狗腿子安利市集有一处摊位上有最新好看的麻布袋。
爱美的柳宝莲带着好奇心来到了市集摊位,发现原来买麻布袋子的竟然是苏念,真是走哪哪有她。
本要上前去打趣一下的,正是因为有石令怡在所以没发难。
刚想着石令怡走了,便可伺机向苏念发难,谁知看热闹看到了自己的身上。
此时所有人都朝柳宝莲方向看过来,苏念往前走了几步,惊讶的不能再惊讶,“柳宝莲?”
“她怎么来了?难道也是为了手工包,现在都传得这么开了吗,要火的节奏。”
的确,苏念的手工包自从老茂头代摆卖后,人传人不论是普通人家还是大户人家都差不多知道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