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濯枝雨15
“我知道,可比起一家人的死活,我这点羽毛算什么。”
老者说着长叹一声,他家中如今一共四口人,除了他们三个大人外,还有一个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
儿媳那身子又不是很强健,若是饿上两三顿,怕是孩子也要跟着饿了。
阿枝别看人小,饭量却很大,再对上她那一双可怜兮兮的眼睛,谁都不忍心亏待了她。
苏兮没有说话,跟在老者身后往前走。
走了一段路,老者发现苏兮还跟着,开口问道:“小娘子跟着我做什么?我家中怕是没有能力帮助小娘子的。”
他说得有些无奈,可这是事实。
“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我是修道之人,只是觉得与你家阿枝有缘,想护送她一程而已。”
这么长时间这里都没有任何变化,梦魇的梦和当年长言的梦是不一样的。
“修道?你说你是修道的?”
老者十分诧异,一脸的不敢置信。
苏兮看了看自己这一身装扮,虽然但是
好像确实不像是修道的。
“我在山中修道,入世历练,自然要融入红尘,否则又谈何参透。”
苏兮这个回答颇有些玄机,老者虽然不是很明白,但还是似懂非懂地点了头。
苏兮随他回了家中,此时的阿枝家只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尤其是进来时那扇大门,那还能称之为大门吗?
经历风雨掉色也就罢了,摇摇欲坠到不堪一推,这样的大门还放在那里干什么?
院内还算干净,没有野草丛生,却有几处整理好的花圃,里头种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像是比那些昂贵的牡丹好看。
且这样的小花更容易养活。
“那是阿枝的阿娘种的,说是即便家里穷,也得每日过得开开心心的,这些小花还是托她家乡人带来的种子,好活得很。”
老者说着便朝着屋中喊了一声,声音不大,似乎怕惊扰了孩子。
很快一个手中拿着碗打鸡蛋的郎君走了出来,笑着喊了老者一声阿爷,余光看见苏兮,不由有些愣住了。
“这位是?”
老者张了张嘴,发现自己不知道苏兮的名字,便也跟着转头看着苏兮。
“我叫苏兮。”
她落落大方地同人行礼,那郎君便忙着回礼,“苏娘子,快请进。”
虽然不知道苏兮来家中做什么,但作为主人,不能把客人往外赶。
苏兮颔首,抬脚进了屋中。
屋子不大,灶房就在另一侧,上头只搭了一层薄薄的布遮挡,若是哪日风大,怕是整个屋中都会烟雾缭绕。
“你先请坐,我妻子在屋中看着孩子,这饭就我来做了。”
郎君的话语里没有一丝埋怨和不乐意,相反地,似乎很开心自己能帮上忙。
老者从怀中拿出一个油纸包递给郎君,“今日给阿枝她阿娘加些吃食,她最近身子不好,莫要苦了自己。”
郎君应了一声,接过油纸包就去了灶房。
“还以为你只是为了自己能吃饱,却原来那句话是指这个。”
苏兮指了指他怀中方才放着油纸包的地方。
老者下意识伸手抚了抚,“那可不敢,我又不是没有家人,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说笑间,一个妇人抱着孩子走了出来,才看见苏兮便笑着打招呼,“小娘子是长安人吗?”
“是啊,长安通轨坊。”
“什么?通轨坊?”
“嗯,原先在那里有处宅子,后来我进山修道,那宅子就荒了。”
苏兮不忘自己的方才说自己修道的事,便又把事情原的更真实了几分。
“修道很苦吧,我们家原先在城郊村,好不容易才能进城,可其实在城里和城外区别也没多大。”
妇人说着坐在了苏兮一侧,怀中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大人们在说什么,只咿咿呀呀地举着手去够阿娘的下巴。
苏兮摇头,“修道还好,再者在人世间苦不苦并非你干什么,身而为人,本身就轻松不到哪儿去。”
“苏娘子是个通透的人。”
妇人将怀中的孩子揽得更紧了,“可我相信好人有好报,也许我们将来会比现在好很多吧。”
“会好很多,阿枝将来也会出落得很好。”
苏兮不知道该说什么,将来阿枝会变成那样,不就是因为这个现在温馨的家在不久的将来富贵之后昙花一现,又枯败得干干净净。
“真的?”妇人和老者都满是期待。
“真的。”苏兮肯定地点头。
阿枝却是长相不错,身姿也不错,可仇恨扭曲了她的心,幸好没泯灭最后一点良知。
在阿枝家的第一夜,苏兮半夜睡不着坐在屋顶上看星星。
这个梦中的夜空繁星闪亮,苏兮想,梦魔大概是喜欢这样的星空,它也许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样的繁星吧。
“你难道要让我在这里经历阿枝的一生?那时间可就长了。”
苏兮对着星空说话,没人回应她,但等她第二日一睁眼,阿枝原本家徒四壁的家变了样子,是富户有的样子,大门崭新,院中有仆从,花园比从前大了许多,但里面仍旧种着那种不知名的小花。
苏兮走到院中,仆从纷纷朝她行礼。
“苏娘子安好,阿枝说了,你要是醒了就去后院找她,她今日想学弈棋。”
一个女婢恭敬的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开,留下苏兮在原地反应了片刻,这才抬脚往后院走。
在后院的花圃一侧摆着桌子,桌前坐着一个小女孩,手中翻着一本书,正看得津津有味,连苏兮靠近都没发现。
这便是阿枝,她已经有了几分成年时的模样,倒是不难辨认。
“阿枝。”
苏兮唤了她一声,阿枝立刻抬头,“苏娘子,你可算起身了,总这么晚可不好。”
她一边说一边起身拉着苏兮坐下,“我昨夜想了想你说的话,觉得确实不该这般无所事事下去,所以我想学弈棋,将来即便不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也得有几分城府,否则早晚要让人欺负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