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轰动长安
村老与几个村民站在村口,不断向外张望着。
“毅,怎么还没回来?”
“村老,他们是不是中途遇到了强盗,为此耽误了时辰?”
“不可能吧……”
在村人们担忧的目光中,远方响起串串马蹄声。
“回来了!”
“游侠们回来了!”
众人大喊起来。
听到喊声,正在田间劳作的村人们纷纷爬上岸,迎接游侠归来。
在村人们的欢呼声中,两骑从远方奔来,最终停留在溪山村村口。
两人翻身下马,行至村老身前,拱手一礼:
“周老,我等不负使命,已将仙兵们送至县城。”
“此乃仙兵所赠之信物,名曰:合金箭。周老请收好!”
说完,毅从后背包袱中,取出一支奇特的箭支,双手递给村老。
箭支同体银色,泛着阵阵寒光,让人望而生畏……
村人们从未见过此物,纷纷惊叹不已。
这东西应该是仙界之物!
千金难换啊!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村老接过箭支,入手冰冷。
随即,村老开口问道:“敢问是那位仙兵所赠?”
“禀周老:是慧娘之未婚夫婿!”
此话一出,村老与村人们齐齐一愣,随后大喜过望。
是他!
原来是那位年轻的仙兵啊!
我说为什么会送一件如此珍贵的宝物当信物,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想到这,村老抚须而笑,笑得极其开怀。
“张家大娘!张家大娘!”
“诶!来了,来了!”
一位中年妇女从人群中跑出。
“张家大娘,去!把此物交给慧娘,然后告诉她……”村老冲着妇人窃窃私语。
妇人的脸色越听越喜。
“好嘞,村老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教慧娘的!”
妇人接过箭支,在村人们的欢笑中离去。
村正家。
妇人一进屋就大声嚷嚷:“慧娘,慧娘!”
“来了,来了!”
里屋响起柔美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清秀的汉家小娘子从里屋中走出,来到正堂。
“见过张大娘!”
慧娘微微屈膝行礼。
“慧娘,来,给你!”妇人将手中的银色箭支,递给慧娘。
慧娘一惊:“此乃何物?”
“此乃仙界之物,是仙人给你的定情之物,名曰:合金箭!”妇人笑呵呵地答道。
此话一出,慧娘的脸一下变得无比羞红。
“呵呵,慧娘还害羞了啊!快拿着!”
妇人将合金箭硬生生地塞进慧娘怀中……
慧娘拿着合金箭,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妇人再次开口了。
“慧娘,汝之父母早亡,大娘从小看着你长大。为此,有些话大娘就代替汝母,告之与你。”
妇人收敛了笑容,言语显得有些庄重。
闻言,慧娘后退半步,礼道:“请大娘赐教!”
“慧娘,你也知道溪山村只是一个山中小村,比不得县城。所以,以村中习俗,男女两家通名,并互换信物后,即为订婚。”
“为此,从今日起,你就是仙兵之妻,云家之妻。当守礼、守节……待日后,仙兵归来之时迎娶于你!”
听到这话,慧娘深深地低下头去,抚摸着怀中的“定情信物”。
这是一支箭,箭杆银白,箭头锋锐至极。
“君,你也是这般所想,为此才以箭相赠么?箭断,则情断。誓死守节,是如此么?”
慧娘喃喃自语着。
顷刻后,慧娘猛然抬头,玉手持箭,箭锋轻轻按在秀发上……
随即,玉手轻轻一拉,锋锐的箭头瞬间切断一缕秀发。
在张大娘赞许的目光中,慧娘将截断的秀发收起来,放在贴身荷包中。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君,慧娘等你归来!此生此世,决不相负!”
……
此时,吴中县边境。
一支骑兵正在官道边休息,他们已经行了一夜的路。
“云飞扬!”
“到!”
“来,给,吃点干粮。”
“谢谢!”
云飞扬接过军需官递过来的干粮,狠狠咬了一口。
这时,与云飞扬同处一队的温青青走了过来,低声问道:“听说你前天看上了一个汉朝小姑娘?”
云飞扬:“……”
“对了!我还听说,昨天你还把自己的箭,交给游侠带了回去?那可是合金箭哦,在这个时代价值千金。甚至想买,都没地方买。云飞扬,你说:这算不算是‘定情信物’?”
此话一出,云飞扬的脸色瞬间黑了。
卧槽,难道自己给错东西了?可是当时,我没其他东西给啊,总不能把三菱刺送出去吧。
那上面可是有铅毒的啊!
“呵呵!”
温青青没等云飞扬说话,就自顾自地跑了,只留下云飞扬独自坐在地上,一脸懵逼。
完了,完了!
自己当时忘记这里是西汉时代,这里的风俗与现代完全不同!
怎么办?
现在怎么办?急,在线等!
……
长安。未央宫。
“禀陛下:上界使臣已进入长安境内,离都城仅有50里了。”
听到此话,刘彻猛然起身。
“丞相!”
“微臣在!”
“由你携文武百官,手持天子节杖,出城十里,迎接上界使臣的到来!”
“喏!”
伴随着这份圣旨下达,文武百官快速离开皇宫。
随后,在丞相大人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走向城外……
看到这一幕,全城百姓异常惊讶。
许多人在打听,在咨询。
当听到有仙界使臣降临人间,即将抵达长安时,整个长安都城都轰动了。
“仙兵们要来了!”
“仙界的使臣下凡来了!”
“老天保佑,一定要让我看到仙人!”
“老天保佑,家中母亲病重,小子一定要向仙人求取一颗仙丹。”
“不知道仙兵们有没有婚配?老夫家中有一女,生的是花容月貌……”
“御史大人,请容许我们一同前往!”
“丞相大人,请等等我们!”
数十万长安百姓离开家门,涌上街头,跟着朝廷的大部队一起出城。
苍穹之上。
烈日炎炎,却阻挡不了大家心中的火热。
大地之上。
人流如云,浩浩荡荡地涌出城门,涌向外十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