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衣锦还乡

  第二天,秦凡早早的起床,到菖蒲镇上的农贸市场买了一些肉跟猪脚,然后再到服装店给父亲秦浩,母亲刘桂花还有妹妹秦澜每人买了两套冬天的衣服。
  又到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牛奶跟五条蓝嘴芙蓉王,这才开着车朝着老家的乡下驶去。
  秦凡的老家在长乐乡的大源村,是一个古苗寨,寨子里绝大部分都是姓秦,据说是明朝末年的时候逃避战乱,从北方迁过来的。
  迁过来之后融入了当时的苗族,并且跟当地苗族通婚,慢慢的形成了现在的大源村。
  大源村从县城菖蒲镇南,四十五公里,走一段省道,再走一段县道。因为县道并不好走,所以一个半小时的样子,秦凡才抵达那个熟悉的苗族古寨子。
  大源村依山傍水,山是玉龙山,水是巫水河,山清水秀,风景怡人。
  寨子里都是木房子,里面的路还是青石板路,窄小坑洼,车肯定是进不去的。
  秦凡把车停在了寨子入口的一处空地,这才下了车心里盘算着这么多东西怎么拿回去。
  这年头,对于大源村的居民来说,小车还是个稀罕物,所以很快村子里的一些人就围过来看稀奇。
  “凡伢子?你是凡伢子?”
  有个精壮的中年汉子肩膀上扛着锄头,头发乱糟糟的嘴里斜斜的咬着一根红梅烟,有些惊讶的看着秦凡大声问道。
  “章红叔,是我!”
  秦凡从包里拿出一包蓝嘴芙蓉王,顺手给秦章红递了过去。
  秦章红是秦凡的堂叔,他的父亲跟秦凡的爷爷是亲兄弟。
  “凡伢子发财了,这个小车是你的啊?”
  秦章红喜不自胜的接过蓝嘴,开心的问道。
  秦凡点了点头:“刚买的。”
  秦凡一边说着一边给边上其他的男性村民挨个的每人发了一根烟。
  大部分人,秦凡都认识,都是一个村里的,算来算去,都是一个家族。
  “要得啊!凡伢子,你小时候,我就跟你爸爸说你将来肯定出息,你看看我没说错吧?”
  秦章红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秦凡的后尾箱问道:“哪些东西要拿回去的,我帮你拿。”
  秦凡也不客气,让秦章红拿了一些,自己拿了一些,两个人一边聊着一边朝着村子里面走去。
  “看到没有啊,这个是我们村里的大学生,我的侄儿子,凡伢子,现在发财回来啦!”
  秦章红一边走,一边朝着沿途的人群自豪的说着秦凡的事情。
  秦凡一边笑着一边沿途一根一根烟的发了过去,碰到小孩子,则放下东西把购物袋的零食都拿出来分了一些。
  那些小孩开心的跟过年一年,拿了糖果立刻分散着跑回自己的家,跟自己的父母诉说着秦凡回家的事情。
  一路上的村民都是热情的跟秦凡打着招呼,羡慕的看着秦凡衣锦还乡的样子。
  当然对于秦凡来说现在离衣锦还乡的阶段还差得远,但是对于目前这个年代,村民一年不过几千块钱的收入来说,秦凡确实是算得上衣锦还乡了。
  不说别的,在村民的嘴里面,秦凡的那一辆车,就足够买下他们村十几栋木房子。这时候的木房子,八千到一万块钱一栋。
  秦章红看到秦凡荣耀归来,自己的脸上也有光彩,一路上眉飞色舞,极度亢奋。
  一边召集着几个年轻点的后生,帮着秦凡分了一些行李,一直朝着秦凡家的木屋走去。
  那浩浩荡荡的架势,仿佛是古代的状元回家省亲一样。
  “四哥,四嫂,凡伢子回来了哦!”
  隔了还有一百米,秦章红就开始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厚重的声音在村子后面的玉龙山不断地回响。
  秦浩跟刘桂花两口子端着饭碗从屋里走了出来,兴高采烈的看着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
  “爸,妈。”
  秦凡亲切的叫了一句,眼眶很快就湿润了。
  “哎!”
  秦浩跟刘桂花把手里的饭碗放在家门口的石头凳子上,赶紧欢天喜地的迎着秦凡跟秦章红,从他们的手里接过大包小包的行李。
  “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刘桂花看着这大包小包的不由得一阵心疼起来。
  “四嫂,你就别心疼了,凡伢子在省城赚大钱了,发财回来了!还买了一辆小车,就停在我们村门口呢!”
  秦章红有些羡慕又开心的喊道。
  刘桂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疑惑的看着秦凡,。
  秦凡笑了笑:“哎呀妈,先回去,有空了我再慢慢跟你说。”
  秦浩也笑着说道:“先进屋,先进屋。”
  秦凡从包里面拿出几包芙蓉王,给秦章红跟另外两个年轻的伙伴每人发了一包。
  “章红,来吃点饭罗!”
  刘桂花热情的招呼道。
  “不吃了,家里莲香煮好饭了,我先回去了,凡伢子,有空去叔家里喝酒啊、。”
  秦章红欢天喜地的拿着蓝嘴芙蓉王,扛着锄头回家了。
  “哥哥!”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是秦凡的妹妹秦澜,在村子里别人家玩耍的时候听说秦凡回来了,于是迫不及待的跑回了家。
  “澜妹子!”
  秦凡看着满脸通红的妹妹,从包里掏出一个崭新的手机笑道:“你看看哥给你买什么了?”
  “手机!哥你给我买手机啦!”
  秦澜雀跃的从秦凡的手里接过新买的诺基亚手机,兴奋得手舞足蹈。
  秦凡走进家里的厨房,刘桂花正忙活着把家里烧火的火坑附近的几条长凳用抹布用心的擦着上面的灰尘。
  火坑里面的火烧得正旺,熏着火坑正上方整整齐齐吊着的腊肉,屋子内一片温暖。
  “凡伢子你坐一下,我再去炒两个菜。”
  刘桂花擦好凳子,把抹布放在桌子上,找了一条围裙围了起来,正准备去做菜。
  秦凡笑了笑:“妈,不用了,将就吃点就行了,我不饿。”
  这边的习俗早上都是吃饭,因为吃饭肚子不容易饿,去干活的时候能够顶到下午。但是秦凡确实已经没有了早上吃饭的习惯。
  刘桂花看秦凡坚持的样子,也就没有再去做,而是端起碗问道:‘那我帮你乘个饭吧。’
  秦澜跳起来从刘桂花的手里抢过饭碗笑道:‘我去帮哥哥打饭。’
  一家人围着炭火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其乐融融,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吃过饭了,秦凡这才又从包里拿出一台手机,交给刘桂花笑道:“妈,我给你们买了一部手机,以后有什么事情,联系起来也方便。”
  秦澜兴奋的举起自己的那一部新手机叫道:“我也有,哥哥给我也买了一部手机。”
  刘桂花接过秦凡手里的新手机,有些心疼又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凡伢子,买这么多东西,要好钱吧!”
  秦浩也在一旁抽着烟默不作声,听着秦凡跟刘桂花之间的谈话。
  秦凡就把自己在学校里大致说了说,当然说得没有实际情况那么夸张。
  秦浩跟刘桂花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从小到大不会说谎,儿子有出息是好事,两口子也就慢慢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哥,听说你买了小车子啦?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秦澜突然好奇的问道。
  “好啊,哥哥带你兜兜风去!”
  秦凡笑着说道。
  “好咧!爸,妈,你们也一起去看看哥哥的新车!”
  秦澜站起身子看着秦浩跟刘桂花兴奋的说道。
  “我们就不去看了吧。”
  刘桂花有些腼腆的说道,农村里的人一方面对于儿女的出息很骄傲,一方面又不太好意思去凑这个热闹。一个怕村里人说是显摆,一个也因为没见过,怕失态会被说没见过世面。
  但是话虽然这么说,身体却很诚实。
  刘桂花跟秦浩两口子在秦凡跟秦澜两兄妹还没走出多远的时候,很快达成了默契,两个人也跟在后面朝着村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