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雨和《鲁迅诗歌选》
外婆说这叫太阳雨,于是太阳雨这个名字也就一直留在了林然脑海中。
“怎么了?那么紧张,第二碗还没喝完呢?”于夏不高兴地问,她亲手烹饪的食物总是希望别人能一点不剩全部吃进肚子里去,好像女人都有类似的强迫症。
“我——我在这里时间太久了,我应该早点回去的。”小同自责,愁眉苦脸,好像做了什么错事。
“那给你一把伞你快回去吧,应该住的不远吧?”
“就在青田小区啊,糟了,奶奶一定会说我的,外面晾着衣服,说是让我收进屋,我偷懒,想着天气那么好,先来这里找到书再回去肯定没问题,谁知道突然就下雨了。”
“这是太阳雨,一会就不下了呢。”于夏安慰道。
林然的脖子上好像被轻微电流电了一下,“你刚才也说太阳雨?”
于夏眨了眨眼,“是啊,这不就是太阳雨吗?阿嬷说以前小时候一到夏天就经常下这种太阳雨,太阳雨啊干干净净的,不用躲,在雨中小跑几步,这是孩子的乐趣。”
“现在的孩子没有这种乐趣的。”小同忽然气呼呼地说,“写作业才是正经事,每天的作业都做不完,体育课和锻炼课都用来上语文数学和英语,即使学校不布置很多作业,爸爸妈妈也会安排很多很多作业的,不可能有做得完的一天。”
这股突如其来的抱怨,林然完全不知道如何接口,他可重来也没有哄过孩子啊。
于夏倒是很懂得安慰人,“那现在出去跑跑啊,你一个人跑也没乐趣,要不然姐姐陪你跑回去如何?”
“这——”林然愣在一边。
“好啊好啊,我也不想打伞,跑回去也许还能救一些衣服。”
于夏说完,取了一个保鲜袋包裹起《随园食单》,打开门就和小同一起跑入雨中,雨点顺着光线斜斜地洒向路边的大树,地面上完全没有积水,浅灰色的干燥,这是比烈日暴晒多了一层加过饱和度的滤镜,路旁的金盘银盏、狗尾巴草、艾草和蒺藜全都舒展着身姿,好像雨点根本没有落在它们身上。
如果小同跑得够快,也许这场飘向青山路另一边的雨还没能打湿小同家晾晒的衣服?
虽然不可思议,可是青田小区里这里还有一百多号,
高温,降雨,未落到地上就蒸发成水汽,很快就会弥漫成一层淡淡的水雾朦胧了路边的车窗和行人的皮肤。
太阳雨之后闷热会更恼人,所以趁着雨气奔跑也的确是个好主意。
但是跟在两个孩子后面奔跑?这也太奇怪了。
说起来,连日雨水不断,今年的雨水来得晚,现在更像是黄梅雨季,这样的天气,如果不让客厅里那些柜子透透气,等半个月一过,发霉问题恐怕无法避免。
想到这里,林然趁于夏不在,走到东窗边,掀开遮盖着半面墙的布,一整面墙的书顿时重获新生,林然仿佛都能听到这些书发出的叹息声。
这些就是袁老师的书,原先的小书摊到后来的二手小书店,再到后来,祖父搬来青山路,书店变成了家庭书店,不对外经营,没有路人走进来,来往的都是些熟悉的客人,外公和他们如朋友一般,喝茶闲聊,谈论一些林然不感兴趣的东西。
原先也是想要继续这家书店的吧?为什么后来没有再经营呢?
视线正前方摆放的也是几本鲁迅的书,现在想来,外公似乎非常喜欢鲁迅的文,书架上一眼望去,单单是鲁迅全集就有五六卷,虽然没有凑齐,但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既不出售也不见外公平时拿出来,更像是某种庄重的仪式。
人类有很多仪式,大家熟悉的婚礼、葬礼、祷告、祈福这些仪式之外,在生活中也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小仪式,比如考试的时候要带蓝色笔杆的笔而不是红色笔杆,因为蓝色意味着考试通过,红色意味着开红灯。
将自己最喜欢的书或者有特别意义的书放在书架最醒目的位置也算是一种仪式,也许外公是表达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林然没有多想。
两本小书引起了他的注意,相对于鲁迅全集所在的位置,这两本小书的位置紧贴着书架最左边,长期被书压迫,架子边缘的木板微微有些变形,这两本小书是用来支撑上层木板用的,可以说是不常被拿取的位置。
林然花了些力气才将其中一本取出,很少见的《鲁迅诗歌选》,一九七七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定价0.39元,书号和书价下方有一个红色钢笔写下的数字,0.12元,这个价格应该是这本书第一次进入二手书市场的价格,在红色钢笔数字的对面,封底左下角位置有一张红白价格条,上面是黑色水笔写的数字“5”,这个价格应该是最近几年二手书店的定价。
现在要买这本书,价格应该不会低于5元,如今二手书市场价格并不便宜,尤其是这种不多见的旧书,更是按照老板心情随意报价。
虽是老书,拿在手上的感觉却十分轻盈整洁,书页没有折角,连边缘磨损都几乎看不出来,侧面印着一个紫色图章,上面写着上海市求实中学图书室,想来是以前的中学生爱书、惜书,图书室借阅的书自然是当作必须保护的宝贝,额绝对不能让它在还回去的时候与借来时有半点不同。
这番精心的爱护之下,即使是二三十年后在二手书店购买这本书的人,也会格外珍惜,林然小心翻阅着,和预想中一样,在诗歌选的最后一页,一个熟悉的牛皮纸槽和一张白底细格的借书卡出现在林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