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揍一顿再说
这个假期她又长胖了,一张脸又大又扁,红里发亮。
看热闹的人有明白的了,纷纷指责。
“你家几个女儿?”
“你这女儿不好好的嘛,讹人呢?”
“她家就一个女儿,还有个儿子。”有知情的解释道。
“这哪是上吐下泻的样,怪不得不让人家去医院看。”
“买东西!瞎耽误工夫!”
王树珍的娘一看情形不对,女儿也不管了,撒腿想跑,被黄花一把从后面掳住,直接按到地上。
刚她就憋着气,被拦着不敢出来,现在见事实清楚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杀将出来。
“老娘不发威你们当我是病猫,我们家的店也是你们说来踩就踩一脚的?不给你们立个规矩,这都没完了!”黄花和张婶子上去又抓又挠,孟巧莲想拉架,被玉婴和林珊珊架到一边。
这规矩是要立,不然谁都来闹,生意没得做了。
那黄花的战斗力可是爆棚的,不是孟巧莲和张婶子可比,打得王树珍妈屁滚尿流。
她被按在地上,想跑不能,只好用手拼命护着脸,把别处都让出去,可着够的打吧。
这时忽听一声怒吼,黄花和张婶子被人一拎一提,都甩了出去。
玉婴这才发现,原来是王树林来了。
他刚出去玩的,回家时听说妹子被叫走了,老妈在零食小铺买的东西太多拿不回来。
一听这事儿他当时就窜起来,三步并两步跑来,没想到过来就见老妈被按在地上打,妹子只会在旁边傻站着哭。
“把你们狂的,敢打我老妈!”王树林把关节捏得嘎嘎响,直接就向孟巧莲她们扑过来。
“哥,快上!”玉婴指挥道。
这哥几个憋半天了,忽啦一下把王树林围在当中。
玉婴转向王树珍得意的一偏头,把腰一叉说,“我哥比你哥多,我有五个哥!”
王树珍吓得下巴都要掉了。
这次是把王树林打到服软,那娘仨灰溜溜回了家。
在门口遇到邻居,人家还问,“领的什么奖?”
那娘仨头都不敢抬,哧溜一下钻进屋去。
刚一阵闹,吸引了很多看热闹的,架打完了,摊上又是一阵忙乱,屋子里的人忙得水都没时间喝,也供不上外面卖礼盒的速度。
“啧啧,你们可真行,这么小的孩子也来干活了。”玉婴姥姥推门进来,用挑剔的目光到处打量。
“姥,您坐,我们这里供不上货了,在忙。”宋玉桥打了个招呼。
玉婴忙搬了两个小马扎给姥姥和姥爷,就回去秤瓜子去了,每袋瓜子秤出半斤,装进纸袋,再放进礼盒。
玉婴姥爷见她凝神专注,一本正经看枰的小样太可爱了,就凑过去帮忙。
玉婴姥姥见缝纫机上还有匝了一半的纸袋,好奇的问,“这是用缝纫机匝出来的?啧啧,花样真多。”
“是匝的。”宋玉桥看了一眼,转向小四,“叫张婶子进来吧,这都存了好多袋子没砸了。”
“别叫了,没看外面忙着,我来吧,踩个缝纫机还行。”玉婴姥姥坐下来,别说干活真麻利。
玉婴抬头看她一眼,抿嘴笑了。
“姥爷,你们是来帮忙的吧?”玉婴小声问。
“你大舅妈说的,你们忙得都吃不上饭了。你姥姥就在家坐不住了呢。”
“昨天大舅妈下班还绕路过来帮了半天忙。”
“都是自家的事,她不帮谁帮?”玉婴姥姥听到了,咣当又是一句,硬梆梆的。
外面来了一辆三轮车,是严伟光取纸盒回来了。
“这批我订的多了点,工厂要放假了,我怕春节期间还要用,会断货。”严伟光扛起一个大箱子进了屋。
“订多少?”宋玉桥忙问。
“一万个。”
“……”
屋子里的人都抬起头。
这有点疯狂。
“有点多吧,这印的都是春节的喜嗑儿,卖不掉就囤下来了。”宋玉桥有点为难了。
“能卖掉吧,你看我们一天现在一天二百都不够了。这到春节还有5天,到正月十五还有20天。我们一天不休,一天五百盒不成问题。”
严伟光还挺自信的。
“老兄,你的账算得不对。市场会饱和的,现在买货的人主要是这边宿舍的。大家都买差不多,就不会再回购了。”宋玉桥锁着眉头算起账来。
“没事,卖不掉我们就去各宿舍出摊。反正过年时已经没人管了。”老二走过来。
“就是,做买卖就要能冒险,太平稳了有什么意思。”严伟光蛮不在乎的说。
他这句话玉婴到是很赞同,相对比来说,宋玉桥的步子太稳了,这样赚小钱是可以,想发大财,还要严伟光这样的狠茬子。
这也是严伟光可以利用的地方。
玉婴的计划是,前期先让他们一起创业,相互成全,等羽翼丰满了,就让他们单飞吧,别撕破脸就好了。
虽然严伟光很有把握,可是玉婴在心里盘算一下,觉得他的计划还是冒险。
因为八十年代有个显著的特点,一般买礼物送出去,接受方是不会留下自用的,多半是送到下一家。
这是一个大循环,很可能三天前自家送出去的东西,经过多少手,又回来了。
所以必须再想促销办法。
“哥,我跟你说点事儿。”玉婴把眉头紧锁的宋玉桥叫出屋去。
“你又有鬼点子吧?快告诉哥。”
“嘻嘻,哥你真聪明。我们可以搞个福利活动,这样一来,只怕全城的人都要过来买礼盒了,一万只够不够用,我还真不知道。”
“福利是什么?”宋玉桥的眼睛一亮。
“就是送礼物啊,第三名20个,送礼盒一个。第二名5个吧,送春雷收音机一台。第一名嘛……”
玉婴歪着头算了一下,这一万盒要是真卖出去,收入是非常可观的,所以这第一名可以豪一点。
“二八飞鸽自行车一台。”宋玉桥已经做出决定了。
“哇,哥你真大方!”玉婴拍着手说,一转眼,这主意就成了宋玉桥出的,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两个人手拉手进了屋,正好这工夫闲一点,孟巧莲她们进屋喝点热水暖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