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中原百姓撤离 ,大厦将倾!
这些新军将士中,有太多都是中原百姓出身,这些人都是他们的至亲血肉,他们虽然怕死,但是却也舍不得放弃他们的至亲。
哪怕是经过当朝官员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百姓不愿意离开此地。
面对这种情况,赵佗只能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亲自赶往中原去劝说自己的至亲。
毕竟他们终究是要战死的,战死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卫家国,为了不让自己的至亲血肉受到大晋军队的践踏。
若是他们的至亲不愿离去,那么他们的牺牲就会白费。
只不过即便如此,仍然有一小部分中原百姓口头上说得好听,会随着大部队赶去其他三处境内,但是实际上却根本不打算离开中原。
对此,朝廷的文武百官也是丝毫没有办法。
如今大战在即,他们只能先将大部分愿意离开中原的百姓朝着其余三处边关境内开始迁徙。
至于那些不愿意离开中原的百姓,朝廷也在城中给他们留下了足够他们生存下去的口粮,好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不至于饿肚子。
事实上不只是百姓如此,就连一些年岁颇大的官员也是不愿意离开中原,他们在大秦中原为官一辈子,祖祖辈辈皆是生活在这里。
正所谓故土难离,对于他们来说,反正就是长途奔袭前往其余三处境内又如何,自己年岁已大,根本活不了多久。
再加上若是将大秦帝都变成空城,那么无异于承认大秦的失败,这对于这些老臣来说是绝对的禁忌。
无论其他人如何劝说,这些老臣皆是不肯离去。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大秦需要的不是他们这些半截身子入了土的老家伙,只有新上任的那些年轻官员才是日后大秦的希望。
那群年轻官员安全了,日后大秦才能够卷土重来。
至于他们这些个老家伙,反正也活不了多少时日,加上身子骨本就不好,说不定这一番奔袭折腾一顿就死在了半路上。
如此一来还给撤离的队伍凭添麻烦,这可使不得,倒不如老老实实地待在大秦帝都之中,能活下来固然是最好,就算活不下来那也就当是早日入土为安了。
在一片吵闹声中,无数百姓跟随着当朝的文官武将朝着其余三境退去。
昔日里繁华的大秦帝都仅是一日之间便变得空荡下来。
事实上除了那些不愿意离开故里的老臣以及挂念至亲血肉的中原百姓以外,还有一人留在了大秦帝都之中。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天下文官武将公认的大秦帝后,也是如今大秦天子唯一亲近之人,圣瑶仙子。
此刻的圣瑶仙子站在大秦帝都的城头之上,目光眺望江南方向,面色愈发凝重起来。
虽然她已经与大楚王朝的皇后虞姬打过招呼,让大楚王朝派兵将中大陆以及南大陆前来进犯大秦的诸多兵力牵制住。
即便大楚王朝已经牵制住了四成的兵力,但是仍有六成的兵力已经朝着大秦发起进攻,这对于大秦来说乃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危难。
不过对于圣瑶仙子来说,她无比信任这扶苏,她相信扶苏断然不会如同谣言中所说的那般,临阵脱逃。
她要守在这里,等待着自己的夫君归来。
她相信,大秦帝都绝对不会沦陷,无论大晋军队此番出动了多少兵马,都休想将大秦帝都给攻下。
在她心中,若是大晋王朝的百万大军攻入大秦帝都,那么必然会有那么一袭白衣宛若谪仙人一般从天而降。
一剑斩落天地日月,将那些野心勃勃的大晋军队全部斩于剑下。
圣瑶仙子此番的心意已决,哪怕大秦的文武百官不停地劝说,她依然不为所动。
而且她还明确表示不需要留下人手保护她,原因也很简单。
要知道圣瑶仙子乃是北大陆最为强大宗门圣瑶天宗的圣女,其实力强悍得无可附加,虽然比不上扶苏这等妖孽,但是也是能够与剑仙叶白奎一较长短之辈。
更何况如今的圣瑶仙子实力已经跨入了一品搬山境之列,放眼整个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强者。
哪怕到时候大秦帝都当真城破了,她想要凭借自身境界安然离开大秦帝都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更何况,她坚信大秦帝都永远不会破城。
一番折腾下来,两日时间转瞬即逝。
相较于先前出兵的大晋先锋部队来说,此番大晋军队来到江南腹地的速度显然要比预想的快得多。
赵佗座下二十五万新军根本就没有多少休整的时候,就已经要直面大晋王朝的百万大军。
至于为何大晋军队行军会如此迅速,这自然与大晋先锋部队的全军覆没以及那逃走的探子有关。
在大秦帝都还在为是否朝着其余三处边境迁移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
那些从赵佗麾下新军手中侥幸逃脱的大晋探子马不停蹄地找到了正在扫荡大秦江南数座空城的一支大晋部队。
当统领那支大晋部队的大晋王侯从那些个大晋探子口中得知了此地发生的一切后,并未一时头脑发热,朝着此处直奔而来。
反而是让麾下大军不用轻举妄动,随即派出士兵向着大晋军队而去,要将此地发生的一切消息全部报告给大晋皇帝。
等待大晋皇帝的定夺。
经过一番长途跋涉以后,这支部队的士兵总算是与大部队进行会和。
“陛下,我们有一支人数十余万的先锋部队在江南腹地遭受到了大秦军队的堵截,全军覆没。”
大军营帐之内,前来禀报的士兵看着面前庄严的大晋皇帝,额头上冷汗直流。
“什么?”
“大秦此番在江南腹地设下多少兵马?”
大晋皇帝闻言脸色骤然一变,他本以为派遣一支人数十余万的先锋部队先行扫荡大军前行的道路,如此一来能够使得大晋军队前行没有丝毫阻碍。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大秦居然还留有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