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心意已决,一人驰援江南!
“是啊,此番大晋王朝可是足足派遣出五十万大军,其中还有着不计其数的各国援军,纵使陛下实力出神入化,也绝不可能敌得过这么多兵马,还请陛下三思啊!”
“陛下,您可是如今大秦唯一的希望,若是您出事了,那么大秦也将如大厦倾覆啊!”
“实在不行就请陛下率领八千北疆大军前去驰援,最好带上天狐与叶白奎,如此一来也好有个照应啊!”
“陛下,若是没有办法,那么我们宁可放弃大秦的部分疆土,我们相信只要陛下您还在,我们大秦必将可以卷土重来!”
此时在场的文武百官皆是纷纷劝诫。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请陛下三思!”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请陛下三思!”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请陛下三思!”
看着底下异口同声的文武百官,扶苏微微一叹。
他自然是知晓这些文武百官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自己好,但是他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就没有后悔的道理。
更何况,扶苏可没有傻到前去白白送死。
先不说大晋王朝的五十万大军能不能灭了自己,即便他们还有着不计其数的援军又如何,想要杀了自己只怕也是难如登天。
更何况等自己亲自君临江南边陲,便让那些前来进犯的大晋王朝的敌寇看看,何谓大秦雄风!
“你们不必多言,朕心意已决。”
“你们此番只需将朕的旨意传达下去即可,让几位将军按照朕的部署赶赴边关便是。”
“还有告诉几位将军,不必死战,只需在边关坚守几日,等朕将进犯江南的那些宵小解决完毕,就去支援他们。”
面对文武百官的阻挠,扶苏丝毫不曾理会,下达了最后一道旨意后便起身离开了大殿。
只留下一群目光呆滞的文武百官,在大殿中不知所措。
离开大殿,扶苏便是走入一处院落之内,看着池边细柳,脸上露出了几分释然之色。
就在此刻,一道身影紧随着扶苏的脚步走入院中。
看到来人,扶苏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知道文武百官既然劝不动自己,必然会请来说客来劝自己,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文武百官平日里不着调,但是在这件事上却是如此的迅速。
看样子这些文武百官的的确确是着急了。
“陛下。”
来人走进院中,便静静地站在扶苏身旁,轻唤一声。
“那群家伙的动作倒是迅速,居然请你来当说客。”
“只是朕想问问你,你信不信朕?”
看着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清秀面庞,扶苏微微一笑,开口问道。
后者浑身一颤,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神色,只见她轻咬着娇嫩的嘴唇,脸上满是纠结之色。
过了许久后,方才开口说道:“我知道陛下一定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更何况以陛下的实力,肯定不会有任何意外的。”
“可可是这一次来的人太多了,我害怕陛下会”
圣瑶仙子轻柔的声音宛若涓涓细流涌入扶苏的耳中,是其浑身上下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舒坦。
“害怕什么,难不成你害怕朕此番真会死于江南?”
“亦或者你怕朕不要你了不成?”
扶苏轻抚圣瑶仙子的脸颊,吹弹可破的脸颊上顿时间出现了一抹红晕。
“陛下不要乱开玩笑,我这一次可是认真的。”
圣瑶仙子娇嗔一声。
“放心吧,没什么好担心的,区区大晋王朝根本就不足为惧,等朕赶赴江南,必让那群宵小有来无回。”
扶苏开口,言语之中满是自信。
听到这话的圣瑶仙子微微安心些许。
回想过来,扶苏哪一次作战不是危险重重,但是哪一次不是平安化解。
有些人认为扶苏狂妄自大,过于自负。
只有她知道,扶苏那绝非自大自负,而是发自内心的自信。
不知道为何,此刻她亦然相信扶苏面对那些前来进犯的敌寇,也能够如同往常一样安然化解。
不为别的,只因为他是扶苏,就够了。
看着扶苏胸有成竹的模样,圣瑶仙子脸色愈发红润起来,她将脑袋轻轻埋入扶苏的怀中。
想当初她便是被扶苏的这般出尘气质被捕获了芳心。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在感受到扶苏那发自内心的信心,她依旧为此深深着迷。
当扶苏的旨意传达下去,大秦境内的所有军武皆是在顷刻间行动起来。
白起与王翦等人纷纷顺从扶苏的旨意领着麾下大军,坐镇边境。
对于白起等人来说,扶苏的旨意就是金科玉律,无论扶苏的旨意听起来如何荒谬,但是他们都不会存在任何的怀疑与不满。
因为他们相信,扶苏绝不会失败,既然扶苏说自己一人驰援江南足以,那么他一人便是足以!
而此刻的扶苏从床榻之上缓缓起身,穿戴好衣衫之后便是赶赴朝廷。
殊不知床榻之上的美人喘着粗气,面上满是潮红,一番大战已经使她近乎虚脱。
临行之前,扶苏将自己撰写的治国之策交给了李斯,后者本想着继续劝诫一下,谁曾想到扶苏一溜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于此等举动,文武百官便知晓自己的说客失败了。
一位位文官武将相视一眼,皆是担忧起来。
这这怎么看都像是扶苏交代后事一般。
难不成陛下此番乃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先前那般言语只是劝慰我们?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
鬼谷。
“师姐,我已经让胡不为赶赴大楚,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楚就会发兵前来驰援大秦。”
虞姬此刻站在潮红还未退去的圣瑶仙子身旁,一脸正经地开口说道。
“师妹,你确定大楚陛下会出兵帮助大秦?”
圣瑶仙子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毕竟大楚王朝远在中大陆,更是与大汉王朝剑拔弩张,此番若是大楚王朝出兵相助大秦,便会给了大汉王朝可乘之机。
于情于理,大楚王朝都不会如此冒失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