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秦军变计(二)

  就当嬴虔为赢得这场仗的胜利而殚精竭虑时,旧梁也没闲着。
  如同东梁首日的胜仗那般,尽管旧梁的守军喜悦于他们击退了缪琳、计良二将率领的秦军,可让战后统计己方伤亡时,那骇人的伤亡数字,也夺去了每一名士卒心中的喜悦。
  此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人命是那样的脆弱,原来他们离死亡是那般的接近。
  一股对于死亡的恐惧,迅速在新卒当中蔓延开来,使得这些明明击退了秦军的新卒们,士气迅速下滑。
  为了鼓舞士气,次日李郃便带着梁姬前去慰问伤卒。
  旧梁一战,旧梁守军阵亡近六千,负伤六千余,多达六千余名伤卒,当然不可能让梁姬逐一慰问,别说这位年仅十来岁的少女撑不住,哪怕是成年男子也撑不住。
  因此梁姬只是在城内每个安置伤兵的屋内停留了稍许,随机挑个别士卒表达了感激,同时也鼓励他们安心养伤。
  即便如此,仅仅只是慰问了两千名士卒,梁姬也已累地气喘吁吁,额头也渗出了汗水。
  见此,阿奴有些心疼地劝道:“少君,先歇一歇吧,别累坏了。”
  梁姬摇摇头说道:“我不累。……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看到这一幕,李郃亦不禁感慨,虽然东梁君对梁姬过度保护,但他确实将梁姬教导地极好,尤其是在明事理这块上,梁姬的表现简直不像是一名年仅十余岁的少女。
  感慨之余,他亦上前劝说了梁姬,毕竟他们不单要慰问伤卒,之后还要去慰问牺牲士卒的家属,似梁姬这般急切,反而容易累垮自身。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你可是我少梁十几万军民的精神支柱呢,可千万不能倒下。”
  “真的吗?”梁姬一脸懵懂。
  “当然。”李郃正色点了点头。
  他这话并非虚假,别看梁姬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但这并不妨碍有众多的将士愿意为她而战,哪怕牺牲性命。
  固然,梁姬漂亮、可爱的少女形象,还有她尊贵的身份占到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梁姬所表现出来的同理心,与时而流露的真情实意,无论是在击退秦军时与阿奴相拥欢呼雀跃,亦或是在看到战死、负伤的士卒时悲伤哭泣。
  正因为这些,梁姬不止受到东梁守卒的喜爱,同样也受到旧梁守卒的喜爱。
  以至于当李郃带着梁姬去慰问伤卒们时,且不说从头到尾都有一群士卒簇拥着他们,受梁姬慰问的士卒更是表现地受宠若惊,一个个仿佛跟打了鸡血似的,与先前蔫头蔫脑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毫不夸张地说,在慰问伤卒、鼓舞士气方面,梁姬的作用比王铮还有强地多,连李郃都无法相比,毕竟二人既不是漂亮可爱的少女,又不是少梁的国君。
  中午,李郃带着梁姬与城内的士卒一同用了饭,随后继续慰问伤卒,一点一点地鼓舞士气。
  一直到申时前后,王铮匆匆而来,面色看起来有些凝重。
  见此,李郃吩咐狐贲看着梁姬,而他则在王铮的示意下走向了后者。
  “王司寇,发生什么事了么?”
  “嗯。”王铮点点头道:“我方才得到禀报,秦军的举动……有点诡异。”
  “诡异?”
  “啊,你跟我上城墙一看便知。”
  “稍等。”
  嘱咐罢梁姬与阿奴,又嘱咐了狐贲,李郃跟着王铮匆匆来到了南城墙上,眺望涺水对岸的秦军。
  此时他便看到,秦军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一批木料,成千上万人在为此忙碌。
  一开始李郃还以为秦军是准备打造攻城器械呢,但那已竖起的营栅却表明,秦军正在修建营寨。
  “为何在此时修建营寨?”李郃喃喃自语。
  “我也不明白。”
  听到李郃低喃的王铮摇摇头,皱着眉头说道:“按理来说,秦军应该继续强攻旧梁,哪怕为此从东梁调来更多的兵力……”
  李郃微微点头,表示认同王铮的观点。
  毕竟王铮说得确实没错,除非秦军主帅嬴虔是那种容不得半点失败的人,否则东梁的意义远没有旧梁来得大。
  换而言之,在进攻东梁不利的情况下,秦军应该果断转进旧梁,绝不应该在此时慢吞吞地修建营寨,这有违常理。
  “莫非东梁有变?”王铮忽然面色微变。
  “应该不是……”
  李郃摇了摇头道:“若东梁被攻陷,秦军必然大举进兵旧梁……这样,今晚我就带少君返回东梁。”
  王铮微微一惊:“这么急?”
  李郃皱着眉说道:“我原本是打算再留几日,尽量确保旧梁不会被秦军攻下,可看对岸的秦军,他们应该是打算先建营寨……虽然不知什么原因,但对于旧梁倒并非是什么坏事。既然如此,索性尽快返回东梁,看看秦军到底耍什么诡计。”
  王铮微微点了点头:“那我叫人准备一辆马车?”
  李郃摇头推辞了:“替少君与阿奴准备几身干净的衣物即可。”
  倒不是他留恋背着梁姬的那种感觉,只不过涺水南岸的秦军占据了旧梁通往东梁的道路,即便是在夜里,马车也难以通过,只能沿着来时的路,从西侧的黄土塬上原路返回。
  相比马车,替梁姬与阿奴准备一身可以更换的衣物倒是真的,毕竟晚上泅水渡河,难免会弄湿二女的衣物,他与奇兵们身强力壮,哪怕是穿着一身湿漉的衣物返回东梁也无所谓,就怕二女的身体吃不消。
  与王铮商议之际,李郃不禁又想到了城外的那些难民。
  昨日秦军攻城时,这些从河戎逃奔而来的难民惊恐地逃离,可现如今,他们又再次围聚在城墙外。
  当李郃打量这些难民的时候,他甚至看到有人扛起秦卒的尸体快步奔向西侧的山丘。
  问题来了,城外秦卒的尸体,早已被少梁守卒拾走了兵器,剥去了衣甲,那么,那些难民扛走秦卒的尸体是为何?
  李郃不敢细想。
  思忖了一下,他对王铮说道:“若有多余的粮食,不妨给这些人一点……”
  “多余的粮食?”
  王铮一脸好笑的表情,那神色仿佛是在说:你觉得我少梁有多余的粮食?
  他摇摇头说道:“你才到少梁不久,不知我少梁与河戎的恩怨……河戎,以往可是十分蛮横的,与我少梁不止一次发生冲突,每次都要闹到魏国出面调解。”
  李郃当然看得出王铮的表情有幸灾乐祸的成分,他压低声音说道:“倘若我少梁此战可以击退秦军,接纳一部分河戎,在我看来也并非坏事……”
  “你……”王铮愣了愣,好似猜到了什么,表情古怪地说道:“你不会是……”
  他沉思了片刻,忽而皱着眉头说道:“其实我也想过接纳一些河戎,择其中青壮加入军队,只是我担心其中混有秦军的奸细,因此不敢接纳。……行,这件事我会与尹老商议的。”
  李郃点点头,不再多说。
  正如王铮所猜测的那样,李郃确实对河戎那片无主之地有些想法,包括元里、合阳。
  毕竟他少梁被秦、韩、魏三个大国夹在当中,想要扩大疆土十分不易,唯一算得上软柿子的,也就只有南边的河戎国了。
  可惜河戎国即是魏国的附属国,又是秦国进军中原的必经之路,哪怕现如今被秦国攻灭成为了‘无主之地’,李郃也只能暂时将这个想法压在心底,等待合适的机会。
  与王铮商议了一阵,李郃回到了梁姬身边,抽空与她说了今夜返回东梁的事。
  梁姬信赖李郃,自然没有异议。
  当夜戌时,李郃背着梁姬,带着阿奴与五十名奇兵,趁夜色泅渡涺水,攀上秦军驻地西南侧的那片黄土塬,朝着东梁方向而去。
  这一走,足足走了一夜,以至于梁姬半途都趴在李郃的背上睡熟了。
  直到次日,也就是十月初一的早晨,李郃一行人这才堪堪抵达东梁一带。
  当时众人站在东梁西北方向的黄土塬眺望底下,旋即李郃便发现,东梁城的西、北、东三处城门,依旧飘扬着少梁的旗帜,唯独南城门上竖着‘秦’字军旗,一如前两日李郃一行人离开时的战局。
  再看城外,原本驻扎在东梁西北角的公孙壮军,此时也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一支源源不断往旧梁方向运输木料的秦军队伍。
  顺着这支秦军来时的方向看去,李郃讶异地看到,东梁西南方向的芝川平原上,亦有无数秦军在兴修营寨,修建的规模看似比旧梁一带的秦军还要大。
  东梁这边的十几万秦军,也在修建营寨?搞什么鬼?
  饶是李郃,也被秦军这一出给弄糊涂了。
  毕竟按理来说,秦军应该是要奋力进攻东梁与旧梁才对啊。
  怀揣着诸般疑虑,李郃等人在这片黄土塬上躲了一日,直到黄昏后,秦军陆陆续续回归那座刚开始修建的营寨,他才带着梁姬与众人从北城门回到了城内。
  得知李郃带着梁姬回到东梁,东梁君又喜又怒,喜的是梁姬除了有些疲倦,其他一切都好,怒的李郃无视他的暗示,短短两日就将梁姬又带回了凶险的东梁。
  而此时李郃却顾不得与这老头解释,正色问道:“东梁君,我来时来到芝川一带有秦军在修建营寨,怎么回事?我等离开东梁的这几日,秦军不曾发起进攻?”
  见李郃说起正事,东梁君也端正了神色,摇摇头说道:“此事老夫也不知。……你带梁姬前往旧梁的这两日,秦军不知为何并未攻城,甚至都不曾试图去夺西城门与东城门……”
  听到这话,李郃不喜反惊,虽隐隐感觉到情况有点不妙,但秦军究竟想做什么,他也无从猜测。
  直到次日,也就是十月初二,繁庞大夫司马卓派人送来消息,告知东梁秦军已派兵占领了繁庞东侧的渡口,李郃终于明白了。
  秦军主帅嬴虔,他是要耗死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