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社团成果报告
托了他刚才那番话的福,身边装备部的新生们没有一个发觉出他的异样。此时他们正轻松地将灵力灌注进灵材当中,边灌还边对他道,“解哥你快点干事啊。学姐看着呢,难不成你这就没灵力了?”
解天扬一口老血噎在胸口,心说这样不行,以自己现在剩余的灵力量,要是按平时直接输入的方式,最多灌两三根灵材就得透支。无论怎么样,他是绝对不能被人看出自己处于劣势的。
他蹲那思索片刻,而后再度摸出了符篆笔,再度在地上快速勾画起来。
身边几个装备部的新生看到了他的动作,都好奇地围了过来:“解哥你在干嘛?”
“直接灌灵力的方式效率太低了,浪费得也多。”解天扬说,“既然作为灵性之物的符咒可以直接连接法阵,那灵材应当也可以。只要用聚灵阵直接汇集环境当中的灵气,那同时附灵三四个灵材也不会消耗太大。”
他说着的同时,已经画完了阵眼部分。最后一笔勾上,那画出的符号便闪过了奇特的微光,四周的灵气缓缓向其聚拢而来。
“你居然真的能催发?”看到这一幕的新生们都不禁惊叹出声,自觉地放下手里的素材,朝他这边围拢过来,“上周才刚讲过的东西,你居然就会用了?”
“总要动点脑子。”解天扬说着,指挥着周围人将没有附灵的灵材摆在阵法边,自己则依旧在最中央注入灵力,作为核心统筹着所有人。
周围新生看向他的目光又露出了些崇敬。他暗地调整着呼吸,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灵力。这样用力过猛可能会落下暗伤,但现在他顾不了这么多了,他必须得尽快扳回一局。
现在看来,这位丹修专业的袁学姐或许只是专长于炼丹术,第一届的老生不一定都有这个水平,至少在符篆方面,必须得在第一届面前保住自己的优势
就在这时身后的空间术式再度打开,室内的人齐齐向“门口”看去,却见进来的是会长肖游宇。
“研究所那边来了消息,说希望能让我们在校内帮他们试验一个可能的灵物配方,这个由我负责。”他走到炉边朝袁清清道,“可能需要一些附灵后的桂树根,你这还有多余的么?”
“都在那边。”袁清清朝着旁边一指,“你看着拿吧,给我这边留四成就行。但现在还没附灵完,可能得等他们一会。”
肖游宇顺着她示意的方向看去,就见新生们此时都围在解天扬身边,将一把一把的灵材投入到阵法当中,此时已经完成了对一半材料的附灵。这也让他一眼便看见了解天扬手下的阵法,饶有兴趣地走上前去,目光扫过解天扬手下的符号。
“用聚灵阵来给灵材附魔么?想法挺不错啊。”他摸索着下巴,“不过现在时间有限,这阵法的速度还是慢了点,我还是自己动手吧。”
若是放在之前,解天扬听到这话估计就直接正面怼上去了。但有了刚才袁清清那个前车之鉴,这时候他面对老生不得不谨慎了一些,把即将出口的挑衅给咽了回去,只是颇为不爽地冲肖游宇道:“你还有更快的方式?”
他话音刚落,就见肖游宇朝那灵材的方向走过去,相当随意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符纸,随手在那上面画了两笔、又随手将其朝那灵材上一丢,默念一声咒语——
咔嚓一声惊雷,在一边的解天扬只觉得眼前仿佛有闪电晃过。等到再睁开眼时,只见那一捆灵材表面冒出烟气,但每一根树根上却均有电流般灵力附着其上。
只在眨眼之间,这剩下的半捆灵材上已是全然附灵完成。如果不是其中附加了无法用于炼丹的雷属性,这就抵得上新生们这半小时的工作量了。
“……”解天扬用了几秒钟来消化这个场面,半晌终于忍不住朝肖游宇道:“你怎么做到的?”
“什么怎么做到?”
“这么强的属性灵力用来附灵…你不怕损坏材料么?”
“哦,没这个问题啊。”肖游宇耸耸肩,“只要控制灵力的幅度让其刚好停留在表面,不伤其根不就好了,多练练就会了。”
“…这怎么练的?”
“在宿舍里做烤串做的,为了不把东西烤糊总得想点办法。不过,我不建议你学我。”
“为什么?”
“学校出新规定了。”肖游宇将那一捆灵材提在手中,在他的注视下往门口走去,“宿舍里禁止使用大功率雷法。”
……
……
各大社团的活动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同步进行着。活动时间过后,各个部门的报告便都递到了魏泽面前。
装备部成功炼制生生丹等一系列康复类灵药,而主攻炼器的几个小组也初步以上官家灵剑为模具、仿制出了防身所用的灵性匕首等等小型灵具。从进度报告上看来,将这些必要的基础装备普及到同学们当中去只是时间问题了。
至于功法部,由于在修炼功法上的开发耗时较长,一两次活动当中并不能看出什么。不过他们也都给出了相应的观察笔记,号令新社员集思广益,提出了类似于“第一套修仙广播体操”、“仙法广场舞”之类的奇思妙想,后续的开发还有待商榷。
当然,这些变化也都同时在给魏泽提供着额外的灵力值,尤其是装备部,在老生们的带领下,新生的炼丹炼器技能快速进步,其增涨趋势和正式上课有的一拼。这就叫羊毛出在羊身上,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魏泽挨个看过各个社团的报告,挨个整理收获,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但当他看到最后一份报告的时候,那刚刚泛起的笑意便凝固在了脸边。
那是情报部的报告,内容十分简单,是一条来自官方的消息。
“警署报告,在安城市内发现了疑似与威河事件中相同的封印灵器,现在正在追查其余系列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