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拉拢与结交

  “哈哈哈,侥幸而已,侥幸而已。”
  虽然马如龙很清楚吴彦华这话有着很大的客气和吹捧成分,
  却还是忍不住对他印象大好。
  尽管混迹江湖多年,无论是昔日的道上大佬,还是如今的报业大亨,奉承话他早就听得耳朵都生茧子了。
  比这更吹捧,更夸张的话他都不知听过多少。
  但同样的话也得看是什么人说:
  普通人说和一个冉冉升起的文坛名家说。
  在他手下混饭吃、只能靠着他讨生活的下属小弟说,和一个离了他一样不缺下家,地位相对平等的合作者说。
  那效果能一样吗?
  “马老板此言差矣。”
  吴彦华闻言却一脸正色地摇了摇头:“成功从来没有侥幸之说,何况马老板还不只是在一个领域取得了成功。
  就算一次是侥幸,还次次都是侥幸吗?
  我可不认为换一个人处在您的位置上,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哈哈,想不到吴生竟然如此知我。”
  吴彦华的这番话,显然搔到了马如龙的痒处,顿时让他笑容满面。
  马如龙这辈子最得意的事,不是早年混迹社团,从一文不名混成后来的道上大佬。
  而是自己在道上威名正盛,风光无限之际,却能明智地选择激流勇退,洗白上岸,
  从原来臭名昭著的社团大佬,摇身一变成为如今掌握港岛舆论喉舌的报业大亨,社会名流。
  社团大佬再怎么威风也就能横行一时,
  不但拿不上大台面,
  而且鲜有善终者。
  一旦上面看你不爽了,也是说给你扫了就给你扫了。
  到时候无论是让你蹲苦窑还是吃枪子,
  你都只有受着的份。
  社会名流则不然,
  这类人或许平时看起来没有社团大佬威风八面,杀气腾腾,
  但在本质上已经属于统治阶级的一份子,
  置身于上层利益集团中间,可以轻易借用正治、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为己用,咬人不露齿,杀人不见血。
  就算是国家机器想要动你,也要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理由,而且一般都不会做的太绝,
  否则不但要承担相应的社会影响,甚至还可能遭受统治阶层内部的反弹。
  两者从本质上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
  这一步跨出去,就是社会阶级的跨越。
  “我与吴生难得投缘,要我说你也别叫我马老板了,如果看得起我马如龙,就叫我一声马哥,我叫你一声老弟,咱俩交个朋友,你看如何?”
  “马哥你这是什么话,能跟马哥交朋友,小弟高兴还来不及呢。”
  面对马如龙递过来的橄榄枝,吴彦华也直接猴子顺杆爬。
  别管人家过去的底子怎么样,
  如今人家可是实打实的报业大亨,传媒大佬,论社会地位比他不知要高岀多少去。
  这时候能跟对方结交,
  于他而言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们这边聊的热络,
  旁边的徐纪周看的却是目瞪口呆,
  好家伙,这么快就称兄论弟上了?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见如故吗?
  以前怎么没发觉自家老板还有这么平易近人的一面,
  这也太假了吧!
  然而现实社会,有时候就是这么假。
  双方一个爱才心切,想要将眼前这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坛新星彻底拉上自家的船,
  另一个也乐得跟这位折节下交的大佬拉好关系,为自己以后铺路,
  郎有情,妾有意,
  可不就越聊越热乎吗?
  而随着双方条件谈妥,接下来的事情也就简单了,
  按照商议的拟定好合同,就准备正式签约。
  可就在检查完合同,即将正式签字的时候,吴彦华却又突兀地提了个条件:
  “马哥,不知道报社能不能先预支我一部分稿费?不用多,先预支五十万就行。”
  “这可不行!”
  还没等马如龙回答,旁边的徐纪周终于忍不住了。
  在他看来吴彦华这完全就是蹬着鼻子上脸,
  之前因为马如龙的直接插手,他们给出的条件就已经够优厚了,
  谁想到对方居然还想得寸进尺,简直岂有此理!
  “怎么,徐总编觉得我吴某人的信誉连五十万都不值吗?”
  吴彦华顿时不乐意了。
  呵呵。
  徐纪周直接冷笑以对,
  就你还好意思拿信誉说事?
  你吴彦华还有没有信誉可言,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真以为你烂赌到处借钱,早就把圈子里的名声都给借臭了的事我们不知道啊!
  当然心里虽然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
  不然就是奔着翻脸去了。
  “吴生,不是我们不通情理,也不是你的信誉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咱们这行就从来没有这个规矩。
  不然谁都没交稿之前就先预支稿费,到时候拿了稿费之后干脆溜之大吉,或者滥竽充数应付差事,我们报社找谁说理去?
  你也要为我们报社考虑一下,这么做风险实在太大了!”
  只是徐纪周的话虽然乍听起来在理,吴彦华却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
  “徐总编,凡事都有例外嘛。况且我也没说以后都要预支,这次也是确实有事急着用钱,不然也不会开这个口了。
  咱们以后也是要长期合作的,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吧?”
  什么没这个规矩,规矩还不都是人定的?
  就像他前世那位素来与金大侠并称为武侠宗师的古大师,
  不就有预支稿费的习惯嘛。
  每次和书商约定书稿之后,往往就率先将稿费预支了出来,然后直接就拿着稿费花天酒地去了,
  甚至还经常为此而拖更断更,逼得报社书商不得不找抢手替他代笔,
  背地里也不知骂了他多少遍。
  可就算如此,不是照样有大把的书商报社颠颠地主动上门去给古大师约稿送钱?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古大师当时早已经盛名在外,有的是书迷追捧,能够给报社和出版社创造高额的利益?
  这事在前世流传甚广,圈里圈外很多人都知道,
  也没见其他作家如何眼红古大师,学着古大师一样写书之前先让让报社和书商预支稿费。
  归根结底,
  这种事还得看你自己是不是有那个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