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欢呼雀跃
就如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一样,报道者的解读角度、者的理解角度都会根据个人的经历、意识、立场等等发生错位,所以,任何一条新闻的传播在输出和接收环节都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效率。
也正是因为如此,同一条新闻往往可能制造出难以想象的辐射。
就好像这次新闻事件一样。
从记者理解角度来看,这是一次负面新闻,人人都期待着蓝鲸影业陷入混乱,陆潜焦头烂额地收拾残局。
但从观众理解视角来看,这是一次转折——也许,新闻本身是负面的,但结果却是令人欢欣鼓去的。
“终于!”
“‘突袭2’终于回归正轨,热烈欢迎陆潜导演的归位!”
“这下终于可以放心走进电影院了。”
“没有对乔福永导演不敬的意思,但还是满满期待陆潜导演的回归。”
“中途临时更换导演,绝对是严峻挑战,却不知道陆潜导演会如何解决。”
“我不管我不管,我就是期待着陆潜导演执掌导筒。”
“撒花庆祝!”
而且,不仅仅是真心喜欢陆潜的狂热影迷们如此,就连吃瓜群众们也不例外,这就让记者们跌破眼镜了。
再然后,事情的后续发展就有些非比寻常了,甚至是越来越离谱。
一方面,网友们纷纷欢呼着陆潜的回归,“突袭2”的期待和话题直线飙升,越是困难的局面反而是越让人期待,每个人都想要看看,陆潜是否能够变出一朵花来。
另一方面,乔福永方面鸦雀无声,没有任何回应,非常低调也非常平静,似乎就这样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结局,如此表现就好像承认了这是他自己的错误一般。
记者们,有些泄气。
报道刚刚出来的时候,他们怀抱着巨大期待。
要么,期待着“乔福永VS陆潜”,毕竟乔福永现在也正是事业上升期,而且在行业内部打滚时间远远超过陆潜,在面对陆潜的时候,乔福永的姿态就值得细细研究了,说不定乔福永就点燃火药桶了呢?
要么,期待着负面新闻的爆发,网友们的热议与争论,不管是批评还是唱衰,亦或者是其他反应意见,但总是能够引爆社交网络热潮的,如果舆论引导得当的话,也能够让陆潜再次陷入争议的漩涡。
然而……
事情的发展轨迹着实杀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负面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的,网友千千万万,不可能所有人都众口一致地表示欢迎,媒体们期待的批评、挑衅、吐槽、嫌弃、鄙夷等等声音全部都纷纷涌动着;但终究没有能够形成更大的声势。
与此同时,“爱人”剧组那儿则是好戏连台。
关于陆潜是否殴打庄博的争论与传闻,关于新闻媒体捏造毁谤新闻的指责与混乱,沸沸扬扬热闹不已。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谷戤
这厢,“狗仔VS陆潜”、“媒体VS蓝鲸影业”的口水战,一浪高过一浪,你来我往的擂台战激战正酣。
那厢,乔福永的偃旗息鼓、“突袭2”剧组的波澜不惊,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战火怎么都烧不起来。
一进,一出。
吃瓜群众们似乎全部都聚集在“爱人”剧组那儿,时时刻刻刷新着,等待最新进展。
“‘突袭2’剧组开除导演、陆潜救火”的新闻,似乎就完全没有任何威力,转眼就被淹没在影迷观众的一片欢呼声之中。
本来一个好好的负面新闻居然硬生生地演变成为一个振臂高呼的喜庆新闻,所有记者都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真是万万没有想到。
而且,更加匪夷所思但细细想来又理所当然的是,两个剧组的新闻居然形成交汇,碰撞出了火花!
一小部分狂热粉丝们沉浸在陆潜重新执掌“突袭2”导筒的喜悦之中,然后纷纷表示,“导演怎么可能殴打狗仔?”
虽然其中也包含一些“即使狗仔挨打也是活该”、“难道不是狗仔主动挑衅然后被教训”之类的过激言论,以至于让吃瓜路人胃部灼热;但整体而言,他们传达出了一个观点,并且得到了普罗大众的广泛认同:
有一点,所有人都表示认同,陆潜绝对不是忍气吞声、被动挨打的类型,所以陆潜和狗仔发生冲突,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然而,关键就在于,陆潜的公众形象一向彬彬有礼、睿智儒雅,即使是在蔚海电影节屡屡被挑衅,他也没有失控,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展开反击,所以“肢体冲突”这件事本身,就显得太过荒谬太过离谱。
声浪,渐渐汇聚起来。
一部分观点认为,陆潜就是恶棍,先在“爱人”剧组殴打记者,而后又在“突袭2”剧组粗暴对待乔福永。
可惜,如此观点没有能够得到广泛支持,前者缺少证据、后者缺少证人,全部都是捕风捉影的猜测。
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爱人”剧组是狗仔的自我炒作;“突袭2”剧组则是乔福永的错误,剧组息事宁人,并且由陆潜为乔福永的过错买单,但不管如何,陆潜重新执掌导筒,这就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部分正确也部分错误,影迷观众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解读和理解,但这种说法赢得了广大市场的支持。
以至于有些人简单粗暴地表示,“导演如此有才华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所以“爱人”剧组的事情肯定都是虚构的。
兜兜转转一圈,“突袭2”的新闻,不仅没有带来负面影响,引发影迷一片欢呼雀跃;而且还为“爱人”剧组解围,狠狠“推”了记者一把,又再次让新闻媒体在舆论之中陷入不利局面。
瞠目结舌!
即使是蓝鲸影业也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发展轨迹。
唯一能说的就是,社交网络时代的舆论声势充满太多太多不确定性,任何精心策划的事情都可能偏离自己的预期,最终走向未知。
至于记者?
意外,却也不意外,反正在他们眼中,包括庄博也是“工具人”,一切的一切都是新闻炒作的道具而已。
尽管事情的发展完完全全出乎预料,他们全部都惊呆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热潮引爆难以想象的聚焦视线,轻轻松松引爆流量。
除了庄博之外,全部都是赢家。
哦,对了,乔福永恐怕也不能算是赢家,即使他坚持认为自己“不是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