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岸登陆,势如破竹!(求首订)
不是没人想往上游跑,只是那些火球和轰鸣声太吓人了,下游顺水跑的快啊!
北岸剩下的那两万金兵气的哇哇暴叫,有人顺着河岸追出老远,那些船工跟渔人根本不搭理他们的呼喝。
有本事你游过来砍我,真不行老子把船驶到南岸,有胆子你就追到南岸去。
北岸的金兵追了十几里就停下返回了,他们实在是没办法。
倒是追得上,可是上不了船没用啊,放箭吧,人家靠着南岸那边走,那么远对那些船上的人根本没什么威胁。
等这些人回到北岸渡口的时候,发现对岸渡口的厮杀基本已经结束。
这些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大金渡过南岸的四万多精兵,居然在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就被宋人屠戳一空。
准土谷留下接替他指挥渡河的那名金将,被南岸的景象吓傻了。
原本想派船把自己家主将接回来,那些该死的船工跟渔人又都架船跑了。
南岸的喊杀声渐小,这货赶紧收拢剩下的这两万人,向离得最近的北岸府城退去。
他担心对岸的宋人收拾完那四万多人,马上找船渡河,自己手中已经被吓傻的这两万金军,很可能不等接战就会溃散。
当务之急就是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好好稳定一下军心,不然被宋人那炸雷一样东西吓破胆的这些金兵,绝对不敢跟宋人接战。
南岸这四万多金兵,在一开始就被常胜营的陶罐炸弹给吓破了胆。
第一轮攻击就把自己的主将给干掉了,不光是他,连带他的几百亲军,还有他刚挑选的一万精壮。
都在那短短的几息时间里,被宋军那神秘的玩意给灭了!
所以南岸的金兵没怎么抵抗,很快就有大片大片的金兵,开始扔下兵器跪地投降。
林正跟马守城只是这次就俘虏了一万两千余金兵,两人很是高兴,马上命人用准备好的绳索,把这些人一串一串的捆起来。
他们可是牢记自己萧大帅的话呢,大帅让他们不要再杀俘去堆什么京观,多留些俘虏疏通河道,完了带回大宋挖矿去。
而且萧琦给他们的命令不是打到现在的黄河边就算了,要一直打到黄河故道,然后停下不再北进。
把黄河故道以南的地方全都拿下之后,就压着战俘去疏通黄河故道。
萧琦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从北宋开始到南宋,黄河就因为各种原因改道多次。
过不了多久,黄河会再次改道,回归原来的河道。
要说宋朝一直占据着粮产丰富的南方领土,却被辽和金一直吃的死死的,这黄河的几次大改道也是原因之一。
话说这宋朝建都开封,就在黄河边上,而这宋朝老赵家的几个皇帝,出了不少作死小能手。
从北宋澶州横陇决口(1034年)开始,到魏县第六埽决口(1060年),这短短二十几年黄河就六次大决口改道。
宋仁宗时期黄河第一次改道,致使数千公顷两天成了沼泽,原本北方的驻军从十万锐减到两万三千来人。
仁宗死后,他的孙子神宗继续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喊着让黄河回归故道的口号跟黄河蹦跶。
结果黄河再次决堤,这次黄河直接冲入淮河流域,河南、江苏、山东大部分地区都被黄河淹没。
毁坏了太多良田,众多百姓流离失所,大家熟知的苏轼就差点在那次的洪水中被淹死。
所以才有了那句“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意思就是骂宋神宗:你个傻叉!没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
宋神宗吃了这次大亏。明白了人力无法跟天力抗衡,也就不再跑黄河边挑衅尬舞。
结果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宋哲宗表示不服,要跟黄河死磕,结果黄河再次决口。
经过这么多次黄河决口改道,冲毁的良田无数,毁掉了北宋军士重地河北,其他山东、河南、江苏等黄河以南的大片良田被破坏,百姓逃离。
到了宋徽宗接位的时候,在北边稳定游牧部族边境的宋军,只剩下五千六百人,你想北宋不亡还有天理么?
大家再想想,从赵构把皇位还给赵匡胤的后代赵眘之后,南宋百姓后来过得不错,而且金朝灭亡了,还跟蒙古硬拼了五十年才亡国。
不难得出结论,赵匡胤的后代大脑发育正常,赵光义那一支脑子发育好像都不太完美。
不过赵光义虽然抢了自己哥哥那一支的皇位,但是报应也是惨烈的。
靖康之耻所有的皇室都被虏去,这里的皇室指的自然是赵光义的后代,唯一活下来的赵构又在唯一儿子三岁死了之后,无法再生育。
所谓皇权回归赵匡胤的后人,说是先祖托梦,其实狗屁不是,就是他们那支已经死绝了,木得办法!
书归正传,林正跟马守城打扫完战场,立马将俘虏带到看押地点留下几千步卒看押。
两人再次起兵,渡过黄河来到黄河北岸,向北再次开启了玩了许久的闪电战。
因为黄河以北的兵力,已经被完颜雍这次仓促的圣旨抽调一空,加上渡河失败一下子被灭了三分之二四万多人。
黄河北岸的各个府县兵力空虚,林、马二人现在又配合无间,一时间两人带领兵马,摧枯拉朽一般在三天里夺下了黄河北岸四个重要的府县。
二人一边攻城拔寨,一边一封封的八百里加急,回报朝廷,要朝廷派官员领兵前来接管地盘。
临安城的朝堂上,得到战报的赵眘跟文武百官都跟学会了川剧变脸一样,表情那个丰富。
许久,虞允文出班朝赵眘行礼:“陛下,还请下旨再次抽掉官员领兵北上,接管萧元帅所部抢回的大宋疆土!”
现在朝堂上的大臣,再也没有谁敢说什么谎报军情,杀良冒功的屁话。
因为前一批派去接管地盘去的人,已经发回奏报,详细说了接管地方的情况,并且还大致介绍了大宋常胜营,在前方所向睥睨战无不胜的勇武。
赵眘问道:“诸位爱卿,还望尽快拟出名录,速速派人领兵前去接管地方。”
吏部尚书傅天逸出班奏道:“回陛下,吏部早已将第二批官员名录拟好,只是第一批人刚走。这第二批的军兵还未调齐。”
兵部尚书柳树成赶忙出班:“陛下,附近府县兵丁早已抽调过去了,其他的路途远些,还需两日才能到。”
赵眘听了微微点头:“这样吧,给那些新人官员派些军兵护送其先行赴任,等兵丁到了,追赶前去,切不可误了前方战机!”
一众大臣赶紧施礼应诺,赵眘挥手退朝,让他们赶紧去安排不得有误。
退朝之后,那些大臣们做梦似的朝外走,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被金人追着跑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今天他们大宋就能杀的金人抱头鼠窜!
虽然依然有几人妒忌萧琦的好运气,哀叹无法再压制其在朝中的崛起。
但是大部分的大臣,都是喜笑颜开,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这大金也不是不可战胜啊!
消息传开,整个临安城都沸腾了!
压抑太久了有木有,现在终于可以追着金人到处跑了。
一时间鞭炮声不断,各家家里有适龄子女的,也想着沾沾喜气儿,都趁着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给子女结亲完婚。
很多不管是想着建功立业,还是跟金人有仇,或是跟随父辈从北边逃过来躲避战乱,现在成年想要打回老家的青年,都成群结队的向北而去。
这帮人打算去北边投奔常胜营参军。
又说,临安现在不是在召集兵丁么?为什么非要自己辛苦自己跑去找常胜营?
当然是因为南宋其他地方的军伍,士兵地位太低啊!
现在差不多整个大宋都知道,常胜营不光是大宋第一强军,只要进了常胜营,那待遇比去别的军营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