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可没有编故事(咳咳,推荐)
每一个新闻资料都是最真实最原始的材料,没有任何的弄虚作假。
这是陈潇暑假闲得无聊时,在网吧和人攀谈的杰作。
新闻一号主角叫黄攀,今年十四岁,在江城三中念初二,长期沉迷于传奇游戏。
江城三中分为通宿班和住校班,前者是针对城里的孩子,每天都能够回家,后者是给农村的孩子以方便,可以在学校住读。
黄攀就是住校的孩子,当他一次和同学去黑网吧玩了传奇之后,杀怪爆装备的快感和组队杀敌的成就感深深吸引着他。
2000年,城乡差距还是很大,在班上有不少城里的孩子看不起农村的孩子,吃的穿的用的都比农村的孩子好。
在现实生活中,黄攀自卑抑郁,但是在游戏中,他比很多同学的级别都要高,这种成就感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
上网一个小时两块钱,充点卡三十元4500分钟。
黄攀沉迷游戏后,除了周六周日要去网吧外,晚上宿舍同学都熟睡后,他还会翻墙出去上通宵,第二天迷迷糊糊的去上课。
熬了一个通宵还有什么精力上课?几乎一整天在课堂上都是睡大觉,成绩直线下降。
一个通宵包夜是五块钱,上网六个小时,半个月一张点卡就没有了。
黄攀一个月上网的开销在100多到200块钱。
可是黄攀家里给他的生活费,一个月也不过是100多块钱。
这些钱是远远不够上网的。
黄攀怎么办呢?
要么是以学校要补课,买课外书或者是辅导资料等借口问家里要。
农村的孩子,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鲤鱼跳龙门,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摆脱穷困的环境。
所以孩子在学习上面有要求,家里几乎都是有求必应。
几百块钱的辅导班或者是辅导书,家长就算是咬牙出去借也要给。
要么就找同学借钱,5块10块的学生们还是有,但是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有借无回。
不少学生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黄攀开口。
这些钱都用完了,黄攀只有去偷。
偷室友和家里的钱,以此来保证自己上网的时长和点卡的消费。
最后黄攀被学校发现,经反复教导无效之后,也只有请黄攀退学。
退学之后的黄攀混迹在江城的大街小巷之中。
陈潇在和他聊天的时候,自始至终也不知道他上网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新闻的二号主角是一名城里高中生罗伟,城里的高中生条件要比农村的好一些,但最后还是沉迷于传奇游戏荒废的学业。
为了能够上网,罗伟和家里大架小架不知道争吵了多少次,罗伟甚至以死相逼,打砸家里的东西,而每一次都是以父母的妥协而告终。
家里还给罗伟买了电脑,允许他在家里上网玩游戏,但是要规定时长。
但是心已经玩野了的罗伟,怎么满足于每周两三个小时的上网时间?
在一次争吵之后,罗伟江家里的电脑砸个稀巴烂,抢了母亲包里的1000多块钱现金离家出走。
说的是离家出走,其实还是来到了网吧,继续上网。
新闻的三号主角是来网吧寻找自己孩子的一位母亲王凤琴。
陈潇没有和王凤琴进行攀谈,但是王风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给网吧的老板哭诉,求网吧的老板把孩子还给她。
王凤琴的孩子不过12岁,还是不念书,逃学上网。
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新闻材料,总共有10名新闻主角。
每一个新闻主角都是有些有肉有自己真实故事的,这些故事一看就和瞎编的不一样,每一个故事都相当令人震惊。
网络游戏不过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对这个东西的关注都非常少。
陈潇给的新闻材料,最后还深度剖析了为什么网络游戏比单机游戏更吸引人的原因。
那就是网络游戏独一无二的群体性社交模式。
陈潇这一次的新闻算是把网络游戏运行不规范的皮都给扒了。
那么现在夏国的市面上有多少网络游戏呢?
网络游戏本来就比较少,只有三四款,而真正火爆有影响力的也只有传奇一款。
陈潇这一次的新闻材料,算是蛇打七寸,刚刚打到了盛达公司的痛点上面。
陈潇心里很清楚,网络游戏和未成年人保护之间的战争从来都没有结束过,他只是提前将战场摆在社会面前而已。
盛达公司肯定不会被打死,还是国家的监管力度,以及社会的关注程度,一定会加强。
盛达渴望的第2轮融资,恐怕有些困难了。
这会让盛达如鲠在喉相当难受。
白度现在和陈潇是合作关系,但是和盛达则完全没有合作关系。
恶心一下盛达白度也是愿意的。
很快白度按照陈潇的要求开始操作。
一方面是把相关的新闻材料供给给心浪,网翼,嗖狐等网络巨头。
盛达的恐怖成长,让这三家网络巨头十分的心惊。
大家都是辛辛苦苦一步一步的做网站,然后再到纳斯达克上市,用了好多年时间才累积了现在的财富。
而盛达则不按常理出牌,代理一款南韩游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巨无霸。
大家当然都不怎么待见盛达公司,这种感觉就如同你一直看不起的隔壁捡垃圾的老王,忽然有一天暴富了。
三家网络巨头原本就是白度的合作伙伴,立刻以头版头条刊登了百度提供的新闻。
另一方面白度优化了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
只要有用户搜索的传奇或者是盛达两个字。
那么前几个搜索结果都是三家网络巨头关于传奇网游的负面报道。
这个年代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有限,但是能够看到这些负面消息的大部分都夏国的精英阶层(网瘾少年不会看网页新闻)。
很快这一则关于传奇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新闻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一些权威直至媒体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