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把人弄回来
周瑜听后,脸色非常难看!
他问卫士:“有没有问出,此事从何处传出?”
“没有!”卫士说道:“不知从何处传出这些消息!”
“查!”周瑜下令:“一定要把散播消息的人找出来!”
卫士领命,安排人调查到底是谁散播的消息。
坐在马车里,周瑜想了一想,吩咐车夫:“回府!”
马车掉头,返回家中。
周瑜直奔诸葛亮的住处。
他到的时候,诸葛亮正在房中品茶。
怒气冲冲的推开门,周瑜问:“你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装着满脸懵逼:“都督问的是什么?”
“昨日夜间,我与你一道去长江岸边,消息如何泄露出去?”周瑜问他。
“都督出门的时候,有没有吩咐左右,不得把消息散出去?”诸葛亮反问。
周瑜被他问的一愣,竟不知该怎么回应才好。
诸葛亮接着说:“既没有吩咐左右,被人知晓,应该怪不到我!”
“昨夜随从,都是跟我多年!”周瑜说道:“他们很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都督认为他们清楚,可他们自己到底清楚不清楚?”诸葛亮问他。
周瑜又被问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眉头紧紧皱着,他恶狠狠的瞪着诸葛亮。
诸葛亮反倒不慌不忙,他对周瑜说:“都督有向我兴师问罪的闲暇,不如问问那些随从,到底是谁把消息漏出去的。”
“除了你,还能有谁?”周瑜问他。
“太多。”诸葛亮微微一笑:“都督的随从有可能,街上的百姓也有可能!”
“到了晚间,吴郡宵禁。”周瑜问:“百姓如何看到你我二人外出?”
“百姓会不会看到,都督怎能确定?”诸葛亮说:“即便宵禁,从窗口也是可以看出我等正往长江岸边走!”
周瑜问一句,诸葛亮给他怼回来一句。
到了最后,周瑜心中烦闷。
他对诸葛亮说:“若是被我知晓,消息是你散播出去,定不干休!”
“都督只管去查。”诸葛亮丝毫不在意。
拿他没有什么法子,周瑜只能气哼哼的扭头走了!
他离开后,在外面散播消息的随从来到诸葛亮面前:“侍郎,该说的话,已经都说出去了!”
“有没有人能认得出你?”诸葛亮问他。
随从说道:“我只是装着随口一提,看着有人把消息散出去,才离开。即便周瑜查到我,只管咬死不人,说是从旁人那里听来,他也没什么法子。”
诸葛亮点头:“消息散播出去,吴郡百姓有什么反应?”
“都在怀疑周瑜有了归效朝廷的心思。”随从说道:“用不多久,孙策应该也会听说。”
“你我留在江东,随时都有性命之忧。”诸葛亮对随从说:“从今儿起,你不用再出去了。”
“不再出去?”随从错愕:“莫非侍郎没有别的事交代给我?”
“若是有事,我会吩咐其他人去做。”诸葛亮说:“你已是熟脸,在外走动,恐会被他人认出!”
随从不再多说!
诸葛亮还在江东,皇帝的圣旨已经到了江夏。
甘宁得到圣旨,把蔡瑁叫到面前。
“诸葛侍郎去了江东,陛下放心不下。”甘宁对他说:“要我等想方设法,给他弄回来!”
“我等操练水军,江东时刻提防。”蔡瑁问:“派人前去吴郡接回诸葛侍郎,只怕不太现实。”
“那就派出水军,逼迫江东交人。”甘宁眉头紧皱,对蔡瑁说道:“把所有水军都给调到对岸,会不会对江东形成威慑?”
“只怕到不了对岸。”蔡瑁摇头:“荆州水军,并不比江东水军强悍多少。我军战船若是往对岸去,江东水军必定拦截。双方交战,只怕对诸葛侍郎更为不利!”
蔡瑁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水军突然逼近对岸,江东水军要是没有反应,那才奇怪。
双方一旦交战,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诸葛亮!
“那该怎办?”甘宁问他:“莫非不遵陛下旨意?”
“当然不!”蔡瑁对他说:“蒯良、蒯越不是还在襄阳?派人接其中一位来到江夏,要他去江东讨人,比大军推进可要强得多!”
当初荆州归效朝廷,蒯良蒯越兄弟早把蔡瑁得罪到透透的。
甘宁也不是不知道这件事!
他问蔡瑁:“说句实话,你可有私心?”
“不敢有私心!”蔡瑁很认真的说:“蒯良蒯越都是当世名士,他们去江东说服孙策,一定可以成事!”
甘宁想了想:“此事我做不了主,得先问问太常!”
圣旨送到甘宁手中,同样也给了郭嘉一份。
水军和驻荆州大军的军营,相距不是很远。
骑马飞驰,不过一个多时辰就到。
甘宁突然造访,郭嘉立刻猜到他是为什么而来。
请他进帐,郭嘉问:“甘将军可是为了煮给侍郎而来?”
“正是。”甘宁问:“太常也得到了陛下的旨意?”
“诸葛亮过于任性。”郭嘉笑着说:“他是给陛下惹了不少的麻烦。”
“此时埋怨他,也没什么用处。”甘宁问:“太常可有什么法子,把他从江东弄回来?”
“唯一的法子,派人前去胁迫江东。”郭嘉对他说:“大军整备,做出进攻态势。派人去江东面见孙策,只要他答应放回诸葛侍郎,我等就收兵回营!”
“水军很难击破江东水军。”甘宁对他说:“梁军开战,说不定会给诸葛侍郎带来灭顶之灾!”
“摆出态势,并非交战。”郭嘉说:“将军可令水军烈斩,黄将军率领大军到岸边驻扎。见到这样的阵仗,孙策必定以为朝廷已对他动了杀心!”
“孙策那么认为,诸葛侍郎不是也很麻烦?”甘宁问:“万一他被杀了祭旗,那该如何?”
“大军调动,不过是威慑。”郭嘉说:“真正去讨人的,还得是别人。”
“谁去合适?”甘宁说:“我问蔡瑁,他举荐了蒯良和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