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乌合之众

  所谓的罗生门结构,便是指当事人各执一词,案件扑朔迷离的状况,最开始是角色的自述加回忆,现实和回忆之间靠着法官来进行分段。
  在《英雄》中,张一谋用颜色来分辨回忆与现实,回忆里是大红大绿,现实是大秦的黑。而回忆的真假也用颜色来区分,疯狂的红,高洁的蓝,还有真实的白。
  《热点》同样使用了类似的方法,只不过,区别回忆和现实的,并不是颜色或是叙述,而是镜头语言。
  现实是稳定的,全程使用斯坦尼康稳定器,稳定到让人感觉无聊。
  而回忆和探访过程则是手持摄影,其中夹杂有DV画面,凸显回忆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
  这个技巧的出现,使得观众可以很简单的分辨出回忆和现实。
  而往后,这个镜头语言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那便是区分真与假!
  这种叙事手法并非独创,姜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就曾经用光线和音效来展现记忆的不靠谱。
  换到《热点》里,于飞鸿只是用了更加直观的镜头语言。
  剧情继续进展,池兴的四次采访,带出了四种不同的叙述。
  死者的音容笑容,点滴往事,在叙述者的回忆里,清晰直观的,四面八方的,形成一个包围圈,将采访者裹在其中,茫茫不知所措,又好像了解了真相。
  四个同事,在不同事件,各自角度的审视下,苗头全部指向一个人的时候,真相呼之欲出,只差一口氧气。
  众口铄金,难以招架。
  而且,嫌疑人陈美在案发后失踪了。
  一定有问题!
  网络新闻节目,以采访素材为蓝本,剪辑、变声、马赛克,堂而皇之开始播出。主持人一本正经地分析、推理、下定论。嘉宾是个退休警察,在耳麦的提示下,屈从于节目安排。
  警察局没有出现。
  “凶手一定就是陈美!”
  网友们笃定这个结论。这是网络,言论自由,来去如风。
  推理天衣无缝,找到证据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此时,一边倒的舆论,终于出现了第一个波折。
  陈美的大学闺蜜,写了一封长信,寄给电视台。
  没错。她没有寄给警察局,是寄给了电视台。
  闺蜜的信,文字平实可信,叙述了一个并不是世人所想的陈美同时,或许是无意,或许是有心,她把陈美的真名说了出来。
  说再多好话都没用,网络上和现实中的乌合之众记住的,只有嫌疑犯的名字:陈美。
  经过一番曲折,池兴展开了第二轮采访,对象是陈美的小学同学和父母邻居。
  又是一边倒的情报与描述,那种摇晃不安的镜头再度出现,带的人内心发颤。
  同学说,陈美从小就不是好人。性格孤僻,心理扭曲。她把讨厌的人叠成纸人,写上名字,大头针扎在上面,再用火烧。
  喜欢诅咒,并以此为乐,还睚眦必报。
  邻居的话更可怕:村子的祠堂,是陈美和她的朋友点火烧的。
  母亲的态度,左右摇摆,半信半疑。父亲夸张的伏地而跪,面对镜头,道歉不止。
  奶奶深信陈美不是那种人,但奶奶没有受到采访。
  只有一个人,陈美的朋友,唯一的朋友,接受了采访。
  此时镜头诡异的平静了下来,稳定,平缓。
  黄昏般的阳光中,童莉亚面对镜头说出了这句话:人的记忆都是可以捏造的,大家只挑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话来说。
  未必所有人,都能理解这句话。
  但池兴理解了,于是剧情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从这里开始,池兴诡异的消失了,剩下的只有网友的责骂以及案件的推进。
  酒店里,陈美开始回忆,画面再度进入回忆的摇晃中。
  前面所有人,回忆的所有事,在陈美的描述中,一个一个被推翻。
  真相,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全民谋杀的盛宴,即将结束。
  警察局出现了。
  以新闻的方式。警察逮捕了一名涉嫌偷窃的被采访者,李莎供述,白雪公主是我杀的。而她的叙述与回忆,与之前的一切回忆镜头都不同,稳定规范,如同现实视角。
  电视节目向陈美公开道歉,网友们玩着马后炮游戏。回到家,面对父母的愧疚,陈美无动于衷。
  而始作俑者池兴此时却不知所踪。
  看到这儿,观众开始迷糊了。
  如果说,不稳定的镜头代表着伪造的记忆,稳定的画面代表着真实的事件,那为何陈美的回忆依旧是摇摇晃晃?
  难道剧情还要反转?
  电影继续进行,陈美回到了家中,见到了父母邻居,也送别了去世的奶奶。
  夜里,她和童莉亚饰演的古溪通过蜡烛交谈。
  这里的蜡烛不再是回忆中明亮的黄色,而是诡异的红色。
  红色的烛光映衬之下,陈美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如此阴沉。
  第二天,陈美准备开车外出,而池兴却出现在了她的面前,为她讲述了一个,白雪公主被众人杀死的故事。
  张静森并非是众人口中靠着自己美貌横行霸道的绿茶婊,虽然在工作中有一些问题,但是人并不坏。
  而杀人的起因也很简单,同样是流传在公司网络上的一句流言:经理和张静森有染。
  最开始愤怒的是陈美,之后是嫉妒张静森的李莎,之后又是恼怒张静森工作能力的前辈,最后才是爱好八卦的同事。
  于是,黑色的童话便开始了。
  灰姑娘们齐心协力杀死了白雪公主,并且互相证明对方的不在场。
  李莎实际上是众人推出来的替罪羊,众人只是稍加引导,她便十分主动的去杀死了张静森。
  她还以为自己的嫁祸有效,殊不知那些都是陈美等人的计划罢了。
  白雪公主并非完美,而所谓的受害者灰姑娘也并不无辜。
  “这个童话,有趣吗?”池兴问道。
  在如血的残阳中,陈美转身微笑,露出了与赤红的烛光之下相同的笑容。
  “谁知道呢?你认为,是真是假?”
  她对准镜头,问出了这个问题。
  接着画面一黑,电影结束。
  “嘶···”
  普通观众只觉得诡异而惊悚,她仿佛直接透过银幕与观众进行交流,询问观众对这个故事的看法,直接触碰到了众人心中最隐秘的窥视欲望。
  跟电影里的网友一样,观众们接受的也是导演和演员经过调整、设计、拍摄跟剪辑所表现出来的光影记忆。
  既然人的记忆可以造假,那电影可以吗?
  这一刻,观众们也像电影里的那些起哄架秧子的网友一般,思考起了事件的真相。
  ······
  当灯光亮起,观众心满意足的走出了影厅。
  这种满足并非是看了两小时特效或者枪战能得到的,他们似乎也变成了电影中的人物,跟随着那摇晃的报道而猜测,如同网友一般,在内心里为角色下着主观的判决,认为这个角色是坏人,那个角色是好人。
  然后一反转,他们心里又觉得死掉的绿茶婊很可怜。
  直到看完,嚯,他娘的,到底啥才是真相。
  几个年轻人边走边议论:
  “最后什么意思?”
  “还用问?陈美才是最后的凶手,李莎就是个替罪羊。可怜天仙,好好的姑娘被一帮绿茶给杀了!”
  “不一定吧?别忘了前面的故事是啥样?你就能保证,池兴的故事肯定是真的?”
  “肯定啊,最后那段回忆镜头一点都不晃,还不是真的?”
  前面那人挠挠头,“是啊,还有这个提醒呢!”
  于飞鸿这次也是脑洞大爆发,搞了个真实和虚幻的花活儿,用镜头和画面来表现真伪,让电影直接上了一个档次!
  这基本算是直接告诉观众,凡是摇摇晃晃的都是假的,真相绝对是踏实稳定的。
  而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观众对电影的解读也不同,这就是电影艺术的乐趣所在。
  网络上,许多观众争论着事件的真假,就跟《盗梦空间》最后那个陀螺似的,导演的意图很清楚,可架不住网友们过度解读啊。
  于是乎,什么“池兴帮凶说”、“张静森自杀说”还有“灰姑娘杀人事件说”甚嚣尘上,成了个全民级的讨论热潮。
  有位网友的评论就写到了点子上:“一起凶残的杀人事件,风华绝代的白雪公主惨死,在精心设计下,矛头直指暗淡无光的灰姑娘,一切都那么合理,完全符合人们听过无数次的那些故事。凶手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网络时代下,我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行动在思考之前,随波逐流。那样的我们,才是事件里真正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