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上映

  9月23日,《辛亥革命》上映。
  三千万美元投资,延续《建国大业》开创的数星星模式,两岸三地六十多位明星,还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作品,程龙,这几个噱头加起来,不在国庆档拿个四、五亿票房都不合理。
  在电影的先期宣传中,试映会上影评人和影院的看片专员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都相当突出。
  这帮人跟电影节上的片商也差不多,每年的阅片量极大,眼光毒且准,对于票房的预期相当准确,跟市场上普罗大众的眼光极为相似。
  试映会上,影评人是来吹电影的,而看片专员则要对院线的排片直接负责。院线会根据他们的意见对电影的排片进行初步的安排。
  在试映会上,《辛亥革命》获得的评价相当不错,题材上很有吸引力,而故事结构也优于《建国大业》这类的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应该不错。
  除了剧情和特效之外,影片的卡司阵容也极具票房号召力,几乎把两岸三地的一线明星一网打尽。
  这部电影可是程龙从影以来的第一百部电影,足够把一堆怀旧观众吸引到电影院里头了。
  当然了,除了这个噱头之外,上影还把莲花和程龙的激情戏大加宣传,知道的这是《辛亥革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安叔再现江湖,要拍《色戒2》呢。
  宣传嘛,当然要制造新闻。普罗大众就好这口,绯闻啥的,大家都喜欢。
  甫一上映,全国的院线都被这部电影攻陷,大部分影院的排片量都在40%以上。媒体们备好了纸笔和键盘,各大门户网站也组织了观影团,准备好好的吹一波。
  可是呢,一进电影院才发现,妈蛋,排片确实挺多,但是怎么好像没啥观众的样子。
  十几个厅放《辛亥革命》,少数的几个厅给《美国队长》和《夺命深渊》留着。
  观众虽然多,但是几乎都在排队等着几部好莱坞电影开场,《辛亥革命》放映厅里称得上是门可罗雀。
  门户网站的记者对视一眼,感觉这次《辛亥革命》要扑街。
  第二天,首日票房和评价出炉。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么一部大片,六七十位明星齐助阵,还是周五,首日票房居然只有六百万。
  包括院线在内的所有人都懵逼了,这怎么可能呢?
  这么好的大片,说扑街就扑街,还有王法嘛?
  《辛亥革命》在网络上的口碑,都不能用两极分化来形容,那是一水的骂声。
  “从《建国大业》开始,国内开创了一种拍历史片的新方法:无需连续的剧情,只用大段的文字注释和事件片段就能堆砌出一部所谓‘宏大叙事’的片子。”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然后,一百年过去了,那些“同志们”还在努力??”
  “莲花真美!(片子就那样,大家都懂得)战地护士们真美!!!个人觉得这部片子女人比男人抢戏,隆裕入木三分了。”
  “龙叔当导演会是神马情况当初留下的悬念有结果了看导演无悬念的各种神游物外。昨日深夜看的电影都睡了一觉了居然还有半个小时别折腾了”
  作为本周上映影片中的最有夺冠实力的新片,影片携壮志雄心而来,目标直指之后的国庆档。本以为票房冠军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拥有程龙、李莲花、胡哥等六、七十位明星加盟的全明星航母,六百万的首日票房很难让人满意。
  今年的电影市场不再像往年一般,烂片越骂票房越高。以前大家没得选,只能看那些烂片。可是今年不一样,每个档期都有还算不错的电影,既然人家的好看,我为啥还要上杆子去看一部烂片?
  观众们也学聪明了,不再只关注明星大腕,更关注电影的制作质量。
  《辛亥革命》的票房惨败,对当前的国产大片同样是个警示。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只认明星不认片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少,像《辛亥革命》这样,虽然拥有众多当红明星,无奈影片题材所限,像这种历史战争题材,又打着主旋律献礼的旗号,不但不会吸引观众前往,更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作为商业影片,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具备类型元素,或战争、或爱情、或喜剧、或惊悚,主旋律显然不是个类型题材,而且这种模糊的归类之后,反而会被打上枯燥、无聊等标签。
  再加上之前的《建党伟业》、《飞天》、《杨善洲》等主旋律影片的轮番轰炸,观众对主旋律难免产生审美疲劳,票房自然难有作为。
  院线经理个顶个的都是人精,看《辛亥革命》这个丢人样子,别说票房破五亿了,最终能破亿都是好的。
  那么多的排片,给他简直浪费。
  刚好,今日还有一部新片要上映,那就调整一下吧。
  ······
  《升级》跟《辛亥革命》一样,在宣传中的一个噱头就是中美同步上映,这也是当初谈发行的时候,青年影视与布伦屋达成的协议。
  布伦屋有自己的发行渠道,并且对《升级》的票房很看好。他们玩的本来就是以小博大这一套,对于什么样的小成本电影能大卖,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而且《升级》是真·中美同步上映,开画院线至少有一千家。不像《金陵十三钗》,拢共在北美只有三家院线上映,也能吹北美同步。
  杰森·布伦唯一不满的就是,《升级》的尺度略小,要是拍摄中能真刀真枪、皮开肉绽的打上一场,在北美肯定更受欢迎!
  然后呢,被分类成R级,禁止在国内上映?
  闹呢?
  9月24日,上午。
  沪上的一家酒店里,郭凡、万年等几人穿戴整齐,准备参加《升级》的见面会。
  路演周期大概会持续到国庆假期结束,观影高峰一结束,再怎么宣传也是虚的。
  不久之后,几人坐上接车,准时赶到宣传现场。
  今日的路线现场是沪上本地的一家酒店,本地媒体、网站记者以及闻讯赶来的观众将舞台围得严严实实,到处都是人头攒动。
  “大家好···”
  几人在舞台上一字排开,万年是牛仔裤衬衫,郭凡还是T恤运动装,王志闻则是老干部打扮。这种活动的流程十分固定,谈谈拍戏过程,聊聊拍摄体验,最后圈一波粉,引导观众自觉花钱,这就完事儿了。
  “拍摄的时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跟张晋哥的那场动作戏。那会儿剧组还是实验拍摄方法,我们整整拍摄了三天,每天我的工作就是绑上满身的威亚,然后让剧组动作指导,也就是邹照龙老师一遍一遍的实验威亚的角度。”
  “我没什么动作戏,这个角色在电影里算是大反派,智商高,主要靠嘴皮子,不动手。不过,说实话拍了这么多年的戏,还真有点想拍几部动作片。《风云》?那不算,一点动作戏都没有。”
  “王志闻老师和万年在现场的表现都很不错,动作戏和特效戏拍摄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每到他俩对戏的时候,整个剧组都特别放心,拍摄效率特别高。总之,请大家期待电影,他们的表现真的非常不错。”
  临了,主持人又问,“今天《升级》就要正式上映,你认为观众会对这部科幻电影给出什么评价?”
  “当然还是希望大家支持,我们的路还长,指出缺点,我们能进步的更快。”
  “国庆档目前的票房状况不佳,你们有信心获得好成绩吗?”
  万年笑道,“有信心,我觉得这部电影质量很高,希望大家能喜欢。”
  “好,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科幻动作电影,也请大家多多支持。感谢几位今天的到来···”
  当万年等人赶场宣传的时候,各地的影院早已人满为患。
  今日是周六,本身就是观影高峰期。候场区中熙熙攘攘,《辛亥革命》首日表现不佳,排片被削减了不少。
  而多出来的排片全部塞给了《升级》,剩余的电影都已上映好几周,早已没了吸引力。
  “买票去吧,记得买中间的,视野好!千万别买前排,上次在第一排看电影,脖子差点断了。”
  “《升级》呗,别的电影都没啥意思。”
  “行,看完这场,下午再看《美国队长》吧,听说挺一般。”
  不多时,广播响起,“3号厅,9:30分的《升级》即将开始检票,请大家排队检票,有序入场。”
  候场区里一半多的人呼啦啦起身,跟着人群涌向了3号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