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偶遇
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台银色的相机,对着窗口细细调整着镜头。
取景器里,窗外的光线逐渐明亮起来,角落里略有一点黄斑,但是对焦很准。
对好焦,年轻人的手轻轻拨动了两下扳手,过片丝般顺滑。
调整完毕,年轻人按下快门,白光一闪,窗外的风景与行人在胶片之上定格。
“怎么样?手感不错吧?”
柜台后,老板拿着气吹,轻轻清理着桌上的老镜头。听到快门的声音响起才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说道。
当初这个年轻人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老板还挺惊讶的。
这不是那个小杨过嘛,现在转行当摄影师了?
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小子很喜欢古董照相机,平时喜欢在一些二手摄影器材店里逛。这次也是听了熟人的介绍,才来到潘家园的这家店。
老板对于自己的藏品还是很自信的,什么福伦达、徕卡,他这里都有存货。
一来二去,他也跟那个年轻人熟悉了不少。
拍了一张照,试了一下手感之后,万年转过身来,把手中的银色相机放在了桌上。
“老板,徕卡M3是不是有点太常见了?有没有更稀奇一点的相机?”
刚才万年拿在手中的就是一台徕卡M3,双拨版本,过片手感的确十分顺滑,除了取景器有一点问题之外,其他的方面都很完美。
老板道,“你看看编号,7001008。这样的机子,哪个收藏家看了不心动。”
“您这个也不靠前啊,要是连号机那还好。”
老板笑道,“连号机都是那些名人才有的,想收都找不到地方收。”
在当年生产的时候,编号为700000等连号的相机都被送给了当时的名人,800000号相机还被送给了当时的德意志首相,算是收藏价值和收藏难度最高的一个系列。
万年也没回答,在屋里转了一圈,看了看四周围柜子里的相机。
“这个卖吗?”万年指了指柜子里的一台相机。
柜子里的是一台福伦达的旁轴相机,装饰的皮革略有磨损,但却更显一种古旧的质感。过片纽有些发黄,后方的商标上也满是锈迹。
老板凑过来看了看,“福伦达至尊?这玩意不太适合现在拍照吧?”
福伦达至尊两代的观景窗都很小,调焦也很麻烦。打开相机后,镜头组会在铰链的带动下自动伸出,定位于设置好的对焦距离上。对焦时转动拨盘,铰链会带动整个镜头前后移动,藏在前组下面,平时是看不到的。
对焦利用一个标准的测距仪,观察窗中上下影像重合后即合焦。测距仪的体积并不大,但里面的精密度不可低估。
福伦达虽然把自己当时的所有尖端技术都塞了进去,让这台相机成为了当时最为高端且前沿的产品。
但是,再尖端,这台相机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产品。
现在看来,这台相机的操作简直繁琐至极,调焦麻烦导致废片率极高,带着一种古典时代的优雅式繁琐。
“谁还拿这玩意拍照?我买回家供起来都行。”万年兴奋道,这玩意在后世可是有价无市的,光是看看相机上的皮革都值回票价了。
福伦达的制皮工艺世界第一啊。
老板有些为难的说道,“这可是我的挚爱相机啊,要把它卖出去,我还是不忍心啊。”
万年撇撇嘴,了然,得加钱嘛!
“两万,行不行!”后世市场上的福伦达也就这个价钱,虽说压根买不到就是了。
老板摇摇头,“两万五,我多送一个镜头。”
“两万五,你送我一个镜头,然后那台徕卡也归我。”
万年补充道,“这价钱出门都能买两台福伦达了,您可别坑熟人啊。”
“你一大明星,还在乎这点钱啊?”
万年瞪圆了眼睛,“演员怎么了?演员的两万块钱也是两万块钱啊。”
“怎么样?成不成给个准话!”
老板摇摇头,“至少得两万八,那台徕卡卖出去也得四五千块钱呢。”
“嗯···”
万年考虑了一会儿,“行吧。不过,徕卡也得送我一个镜头!”
老板摇摇头,“还以为碰上一个有钱冤大头呢,没想到你小子比我还扣!”
“我已经溢价不少了,咱以后还得做生意呢,多送个镜头怎么了?”万年笑道。现在的两万块钱可不是后世的两万,购买力很高的。
“等着,我给你打包去。”
万年拿起了桌上的徕卡M3,“这台不用了,我自己拿着就行了。”
说罢还看了看柜台,“再饶我一盒胶片呗!”
老板斜眼看了一眼,伸手扔下一盒胶片,“五十!”
“一起算,”万年撇撇嘴,“看您这个抠门样!”
趁着老板打包相机的间隙,万年拿着手里的银白色相机又拍了几张照片。
徕卡M3的独特之处就是更大的取景器放大倍数,达到了0.91。据说,这个制作工艺在后来失传了,后世的徕卡相机,取景器放大倍数最大就是0.85。若是想要定制0.91,那就只能从老M3上拆零件了。
刷完卡,结完账,万年提着手里的箱子走出了店门,临走还没忘记再饶一盒胶片。
今天这生意做的不亏,不说徕卡,后世福伦达这台相机可是不好买。
手里提着箱子,脖子上挂着相机,万年溜溜达达的往路边走去。
半年多没开车,那辆mini已经从奶白色变成了咖啡色,看来是时候去洗一洗了。
正这么想着呢,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潘家园里头卖什么的都有,大到古董家具,小到飞鸟鱼虫,就没有这地方的老爷们不敢卖的。
刚才万年经过的铺子就是一家卖二手音响的,除了喇叭音箱之外,店里还存着不少的老磁带跟老唱片。有人若是想收些老磁带,一般都会来这家店。
半开的门里,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正在跟老板争执着什么。
“我说老板,以前磁带也不是这价钱啊,怎么突然涨价?”
留着一头长发,长发中间露着一张胖脸的老板解释道,“姑娘,你也知道磁带现在不好买了。你来潘家园也挺长时间了,除了咱们这儿,别的地儿都没这么全的种类。”
“俗话说,这物以稀为贵。稀少的东西,咱肯定得涨价啊。”
“我看,你就是觉得只有我一个人买,现在想涨价!”
老板还是一脸乐呵呵的表情,吃定了这姑娘要买。
“您要是嫌贵就别买呗。我卖西瓜你嫌贵,你就要杀我呀?不买不就成了嘛!”
俩人正说着呢,门外又走进一个年轻人来。
“有磁带吗?”
“有,要什么种类的?”
“岛国那边的老歌,有吗?”
老板笑道,“巧了,这边都是,您看看。”
年轻人背着手走了过来,姑娘本来想开口,却看见年轻人在背后做了个隐秘的手势,于是就没说话。
“哟,还真挺全啊,都能放吗?”年轻人问道。
“肯定能啊,我们这儿可是潘家园磁带最全的,质量也最好,算是潘家园驰名商标啊。”
年轻人拿起几盘磁带看了看,又随手丢在桌上,“老哥,你这个尽是盗版啊,好不容易有一盘正版,还是开过封,有划痕的,好意思卖这么贵吗?”
后世磁带也成为了一种收藏品,市场上很多初版磁带的价格还被炒到了几万元。但是,价格高的磁带大都是80年代的港台音乐磁带。
那会儿大陆正版引进的音乐不多,港台也好,日韩也罢,大部分的磁带都是盗版,根本没什么收藏价值。
“哟,碰上懂行的了。”老板眯眯眼睛,撇了一眼旁边的姑娘。本来还以为能坑个山炮呢,没想到碰上熟手了。
“五十,都处理给你得了。”
年轻人也没说什么,掏出五十块钱就递了过去,拿起桌上一箱子磁带就走。
待他走后,姑娘又走上前来,“除了那些磁带,还有吗?”
“没了,烦人!刚才让你买你又不买,现在没了吧。”老板挺心疼,他刚才给姑娘的报价可是两百,少挣了一百五,亏了,亏了!
姑娘笑笑,转身走出了音像店。
街边,万年靠在咖啡色的mini旁边,手里拿着一箱子磁带等着后边的姑娘。
“要不是碰上我,估计你今天得多花不少钱。”
刘思思嘟嘟嘴,接过万年手里的箱子,“我也不懂这些,就是想买点能听的老磁带,没想到奸商居然涨价!”
“我家里有挺多正版磁带,要不是玩的多,我也看不出那店里的都是盗版。”
万年笑道,他家书房里一堆磁带,都是陈倩蓉当年托人买来的正版。听了这么多年,拿手一摸就能感觉出正版跟盗版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