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牧久安

  第一百八十四章欲救朝鲜重订策略
  千重根坐在椅子上,抱着水碗,泪流满面,表情悲苦,虽然努力控制,可呜咽之声和泪水,还是止不住。
  突然,千重根的喉咙中,发出了如悲鸣一般的哭腔,吟诵道。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说完,再也控制不了,哇的大喊,痛哭失声了起来。
  一首大宋状元陈亮的《水调歌头》,听得朱佑俭只感觉头皮一阵热。前世,这一首词,还有《正气歌》、《出师表》,每每听到,都让朱佑俭感受到无尽悲壮。
  如今,一个身着异族衣装的人,居然背诵此文,这让人如何不动容。
  不知不觉间,朱佑俭居然站了起来,并走向了千重根。看到皇帝站了起,其他人也是纷纷起立。而这个千重根因为一直低头哭泣,一直抹眼泪,因此,没有发觉皇帝有什么不寻常的举动。
  直到大明皇帝走到了他的面前,他才看到了皇帝龙袍的一角。
  “扑通。”千重根发现大明皇帝就在面前,赶紧跪在了朱佑俭的面前,哭着说道。
  “陛下,奉吾王口信,自丁卯胡乱、丙子胡乱,我朝鲜君臣虽表面投降后金,然心向九州,心向大明!想当年,后蛮夷胡皇入侵我高丽,十二万铁骑,如狼似虎,安州、定州、全罗道无力抵抗。”
  “百姓被杀被俘,不计其数,我朝鲜王氏也被俘,只得投降。如今,高丽二王子尚在盛京之中。”
  “然,我高丽军民,仍未忘大明自倭乱以来的再造之恩,未忘中华诗文之礼!望大明皇帝出兵朝鲜,重现万历朝鲜之役,斩胡虏头颅于牡丹峰下,葬蛮夷残肢于鸣梁海中!救高丽百姓于蛮夷铁蹄胡尘里!”
  说完,千重根又是大哭不止。
  朱佑俭听了,也是颇为感动。弯下身,将千重根抚了起来,关切地说。
  “千卿,你的心意,朕已经知道了。不过,现在,我大明也是内忧外患。不过,你放心,千卿,待大明讨贼兴兵之日,汝定为先锋!”
  听了朱佑俭的承诺,千重根的脸色有了一丝希望的光彩,方要再拜,被朱佑俭阻拦下。之后,朱佑俭命千重根先去休息,自明日起,千重根随驾。
  待安排千重根退下休息之后,朱佑俭坐在椅子上,脑子里开始想着朝鲜的事情。
  这朝鲜对于大明,可谓是唇齿相依。清廷之所以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南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摆平了朝鲜。
  而袁崇焕被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擅自斩杀了皮岛的毛文龙,为后金拔掉了来从朝鲜海上的威胁。若是这皮岛上的毛文龙不死,不仅孔有德几人不会投降,更重要的,是明军可以在海上骚扰、打击后金,并可与朝鲜在陆上的军队相互呼应。
  如今这个千重根只身前来,虽然不能给大明什么军事上的援助,却给了大明一个出师朝鲜完美理由。
  可就如他朱佑俭自己说的,现在,大明还是内忧外患,怎么又余力去帮助朝鲜呢?
  “陛下,今日还是先用晚餐吧,朝鲜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说话的,是钱谦益。
  不仅是他,所有人都看出来,皇帝是动了帮助朝鲜的心思。可是,现在怎么帮呢?还是先解决了李自成、张献忠再说吧。
  而朱佑俭却是意犹未尽的感觉,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说到吃饭,大家可知,我成祖,最喜欢吃什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皇帝问的是什么问题。
  看众人疑惑,朱佑俭道自问自答道:“那就是高丽的泡菜呀,哈哈,对此,朕也甚爱之。”
  这句话,还是很好解释的,成祖朱棣,喜欢征战,也爱吃高丽泡菜。如今,皇帝把这位好战的祖上和朝鲜联系了起来。那就是说,这朝鲜之战,必打。
  听皇帝的意思,是要用兵朝鲜,于保、释衍和尚还有钱谦益三人同时站了起来,异口同声道。
  “陛下!”
  三人站起来之后,其他人也有要起身的意思,貌似要劝说朱佑俭不要用兵朝鲜。
  朱佑俭当然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一摆手,说道:“众位爱卿,哈哈,坐下吧。朕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朕之前也说过,《皇明祖训》有训诫,朝鲜等之地不可征伐。放心,朕不会像你们想的那样发兵朝鲜的。”
  “像……像你们想的那样?”钱谦益奇怪地问,“陛下,我们如何想,您可知?”
  “当然知道了,”朱佑俭笑道,“哈哈,你们一定是认为朕会为朝鲜,出兵伐清,或者用船运士兵入朝作战,比如登陆仁川,是与不是?”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他们基本上,也都是这么想的。
  朱佑俭继续说道:“朕知道,现在我大明自顾不暇,哪有兵力分去辽东和朝鲜?我们原定的方针,攘外必先安内,内不定,朕自然不会发兵朝鲜。而且,即便发兵了,这发兵的方式较之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也是会有很大的不同。”
  众人不明就里,抬头看着朱佑俭。
  只听朱佑俭道:“叫华梅提督来。”
  听皇帝叫长平公主,众人更是看不懂,狐疑地看着朱佑俭。难道,陛下要和清军海战?可现在的清廷,还没有海军。
  稍顷,阿九一身黑色官服,腰佩问天剑,上到了水榭之中。
  “臣水师提督朱华梅,拜见陛下!”
  对于阿九的言谈举止,在平日里如何,朱佑俭并不多言。而上了殿,议论政事的时候,朱佑俭要求她一定要言有所物,且态度肃穆。
  这一点,阿九把握的还是很好的。
  “诸位爱卿,”朱佑俭道,“朕答应进军朝鲜,可并不是要派兵入朝作战。”
  听皇帝这么说,大家都是一愣,不入朝作战,那是怎么作战?真的打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