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文道修为剧增

  龙剑秋收起了笔墨,将手中的正气歌往天空中一抖,更加猛烈的浩荡正气长河冲刷了过来。宏毅发出了阵阵惨叫,整个人蜷缩在地上,身上的魔气全部被引爆了。
  所有人都一片哗然。就连那些跟宏毅同伙而来的大臣们都变了脸色,不敢再与他同流合污。毕竟这涉及到了域外魔族,可是整个至圣先师大陆的大敌,若是自己还跟宏毅站在一边,那岂不是羊肉没吃到反而惹一身骚。因此众位大臣纷纷跟他们撇清关系,拉开了距离。
  “宏毅,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你居然当了魔族的走狗,老夫竟然受你的蛊惑,哼,以后我们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一位大臣义正言辞的说道。
  “宏毅,你这狗贼还不快快交代你背后的魔族之人在哪里,老夫与魔族贼子不共戴天!今日就是拼死也要让魔族贼子付出代价!”户部尚书吼叫道。
  “龙剑秋贤侄,你是好样的,是我们人族的英雄。本官受到宏毅这狗贼的蛊惑,还请你原谅。”另外几个官员拉着龙剑秋舔着脸拉拢关系。
  其中几个人冲上前把宏毅、李玄机、杨益之等人给抓了起来,喝道:“李玄机、杨益之,你们二人作为宏毅的爪牙,跟着他为虎作伥,今日在劫难逃!”
  李玄机、杨益之二人都完全懵了,没想到局势顷刻之间就逆转了过来,他们完全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二人挣扎着不断叫屈,也开始极力地跟宏毅撇清关系,不过众人根本没有理会他,反而恨不得把他们一脚踹进深渊之中。因为这种事情总是要有人负责的,光是一个宏毅恐怕无法平息至圣先师庙的怒火,恰好李玄机、杨益之二人也对龙剑秋动手了,正好让他二人去抵罪,也好把自己撇清出来,减少一点自己的罪责,免得受到迁怒。
  此时,至圣先师庙的圣贤文宗也已经带着强者们到来。圣贤文宗相当于大帝境强者,因此对于空间法则有着一丝丝掌控,一步跨过,越过重重空间,即刻来到了大宋皇都的贡院上空。
  此时,众强者的神念一扫,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始末。至圣先师庙的圣贤面带欣慰地看着龙剑秋,仿佛在看着一个成才的晚辈,目光中透露出欣赏与慈祥。毕竟至圣先师庙要挑选天才进入玉皇大陆,不过这天才是有年龄跟修为限制的,所以能够出现像龙剑秋这种天才,令这位首领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同时他的目光如眼霜一般地盯着宏毅等人,令众人的心头一阵发颤。这时候,至圣先师庙首领的眼中射出两道神光,向着宏毅射去,宏毅顿时变得痴痴呆呆起来,将他通敌卖国,打压暗害文道天才的事情全部抖搂了出来,不过当他说到臣服于魔族的时候,正在描绘那魔族的模样之时,忽然脑子里一片模糊,根本记不起那个魔族的样子了。
  宏毅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眼神变得清明,看见周围人目光不善地盯着自己,他知道自己这次在劫难逃了。他不想死,这种情况下,能够拯救他的只有那魔族的强者了。于是他大喊道:“请魔神救命!伟大的魔神,救救你的信徒吧!伟大的魔神,宏毅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你,我愿意舍弃这卑贱弱小的人族之身躯,化身成为高贵的魔族,求求魔神大人成全!”
  听到宏毅的嘶喊声,至圣先师庙的众强者也都神色凝重地戒备起来。至圣先师庙的首领暗暗准备启动至圣先师所遗留下来的秘宝。他们曾经与那两个魔族有过短暂的交手,明白这二人的实力极强,他们完全不是对手。这至圣先师遗留下来的秘宝非到人类灭族危机的时候不能都用,所以首领也不知道这件秘宝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能不能抵挡得了那魔族强者。
  不过龙剑秋的神色相对最为轻松,因为他知道不管是清风魔神还是珈蓝圣魔他们都不会露面的。因为他们的计划是通过至圣先师庙的儒道文士选拔,进而进入玉皇大陆,好去寻找玉皇大帝的宝藏。
  所以他们是不可能跳出来跟至圣先师庙的强者作战的。不是他们打不赢,而是不能打,不然他们就会失去进入玉皇大陆的资格。相比起寻找玉皇宝藏的重要性,宏毅这样的小卒子根本微不足道,不值得他们出手相救。
  更何况他们的目的是阻止龙剑秋成为圣前进士,如今宏毅的行动失败,他根本没有了利用价值。如今珈蓝圣魔与清风魔神想的是尽快在文道修炼方面追上龙剑秋,别被他落下太远,否则就得不到进入玉皇大陆的名额,只能跟玉皇宝藏擦肩而过了。
  珈蓝圣魔遥望了宋朝皇都方向一眼,然后没有再关注这边的事情。他此刻正化身为一个大元朝廷的学子,从最低下的童子试开始,一步步考了上来。此刻他正在进行举人考试,已经比龙剑秋慢了一步了,他正在奋起直追,没有兴趣关心其他与己无关的事情。清风魔神暗暗骂了一句废物,转身就走了。他已经通过了金国举办的府试,成为了一名举人,如今正在努力攻读,准备考取进士。此两魔的这股学习劲头,就连他们当初学习魔功都没有这么努力过。
  在至圣先师庙处理了宏毅跟李玄机、杨益之后,这些平日里跟他们同流合污的大臣也遭到了处罚。这样一来,大宋朝堂之上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大宋皇帝赵煦立刻安排心腹,占据了朝堂,从而将大宋遗失了多年的皇权从朝臣们手中夺了回来。
  赵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捡了个大便宜,他原本只是想拉拢一下像龙剑秋这样的天才的。他郑重地感谢了至圣先师庙的强者与龙剑秋,还想聘请龙剑秋担任大宋的宰相。只是至圣先师庙的圣贤首领对龙剑秋道:“以你如今的实力跟天赋,最好还是去至圣先师庙修行,才能得到最好的安排与最快的成长。”
  龙剑秋当然不会拒绝,得到至圣先师庙的培养,他的文道修为会增加得更快。更何况进入玉皇大陆的钥匙就掌握在至圣先师庙手中,他不能不去。赵煦也知道不能阻拦龙剑秋的前程,所以再次感激了龙剑秋一翻,又赠送了许多大宋皇室收藏的文道至宝给龙剑秋。
  龙剑秋跟随着首领来到至圣先师庙之后,在文气的熏陶之下,很快地,他发觉自己对于经典的理解在加深,就连前世所学过的那些诸子百家圣贤的典籍都逐渐地能够与之神魂相合,可以写出来了。
  在这个世界要写出从未出现过的经义典籍,那么就必须本人对这些经义典籍有着很深的理解,同时自己的三观、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神魂能够与这本经义经典相融合。这样才能将之写出来。当然,其他人不存在龙剑秋的问题,因为文章本来就是他们自己写的,他们当然能够明白其中的思想含义,能够与之神志相融。而龙剑秋不同,他只是一个文抄公,所以就必须能够在思想上达到原作者的高度,才能将之写出来。文抄公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不是随便就能抄的。这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其他人是一步步从过程推导答案,而龙剑秋是知道了答案,再来一步步推导解题过程。所以他的修行比起其他人来还是快了无数倍。
  况且龙剑秋到达至圣先师庙的两三年内,因为有着“阿谀奉承”的技能,加上本身又是天才,所以很快跟这些天才、强者们打成了一片。他忽悠了许多人跟他结拜,从而从那些人的身上复制到了许多文道修炼的天赋技能,从此龙剑秋再文道修炼之上更进一步,变成了独步古今的绝世天才。
  这期间,龙剑秋写出来了许多的前世诸子百家的典籍面世,每一次都引得百圣齐鸣,文运灌顶。他为整个至圣先师大陆开拓了许多条文道修行道路分支。
  比如他写下了《孙子兵法》,为文道之中开辟了兵道,天地之间多了一种叫作军气的文气。天下各国的统兵将领如今几乎大半开始修行兵道,修炼军气。比如他将《商君书》与《韩非子》等法家著作融合为一体,写出了一本圣贤级别的经典,为文道之中开辟了法网,文道修士又多了一种律令真言可以修炼。比如他写了《南华经》,天地之间多出一种道家清灵之气。龙剑秋讶然地发现这股清灵之气很像是天武大陆的天地灵气,不过又有着略微的区别,其中包含着文气的特性。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百家经典出世,使得天地本源急剧增强,文曲星大放光明,比太阳月亮都更加耀眼,哪怕是白日都清晰可见。
  在无穷文运的灌顶之下,龙剑秋的文道修为一路飞升,很快从进士突破到了翰林,然后突破到了大儒,又从大儒直达亚圣。若非龙剑秋死死压制着,没有进行突破,恐怕他就是一举达到圣贤境界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在龙剑秋频频突破引起的异动之下,令得全天下的强者都沸腾了起来,对他充满了崇拜之情。珈蓝圣魔与清风魔神更是羡慕嫉妒恨,然后各显手段,加快了文道修炼,从各自的国家里面脱颖而出。他们目前已经达到了大儒境界。两年时间,从举人达到大儒,中间跳过了进士、翰林,连升四阶,虽然这速度远不及龙剑秋,但是比起整个大陆上的其他文道修士来,却是快得没有边了,这速度简直是离谱。要知道他们可没有像龙剑秋那样,有着这么多的圣人经典问世。所以他们能够晋升,必然是通过魔道的隐秘手段办到的。
  一年后,当至圣先师庙从整个大陆之上选拔天才的时候,龙剑秋又写出了《道德经》与《心经》。《道德经》是道门祖师老聃所著的经典,微言大义,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心经》是佛门禅宗的思想精华,同样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当龙剑秋分别著成了这两本典籍的时候,只见文曲星璀璨得如同太阳一般,天花乱坠,无数的文气化作金色的小花纷纷扬扬洒满整个大陆。那天花融入身体能够强身治病益寿延年,能够提升文道修士的修为,开悟智慧。同时天空中紫气横贯三万里,天乐奏响,敲大鼓,大吹法螺。整个大陆的文气浓度都在上升,变得更加浓郁。
  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龙剑秋。他此刻被天地本源包围,灵魂恍兮惚兮,仿佛跨越无穷的时光,与至圣先师面对面的交流。他的文道修为再也压制不住,开始蹭蹭蹭猛涨,一路达到了圣贤境界,也就是相当于大帝境,而且还不是初入状态,而是高阶圆满状态。
  这一下子,龙剑秋的本尊所修炼的武道,魔道分身所修炼的魔气,以及这个文道分身所修炼的文气,全部都达到了大帝境高阶。每一道分身都有初入圣境的战斗力。只有神道分身稍微拉垮,因为他还没有去修炼神道分身,只是将之当做一个结拜用的工具。等回去之后,以他如今在武当派的权势,绝对可以迅速地推广自己神道分身的信仰,那神道分身相信很快也会成长起来。
  龙剑秋感受到浑身缭绕着的神圣的文道气息,心里非常满意。他心中想:“光是这百家经典就让我突破了大帝境,若是我把前世号称百经之首,万经之王的《易经》写出来,会不会在文道修为上面一举突破圣境呢?”
  《易经》号称百经之王,在各家各派之中都是至高经典,因此它也包含了各家各派的思想。所以龙剑秋现在还无法将之写出。实在是《易经》的变化太多了,包罗万象,他根本无法将神魂与之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