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混乱的前兆
就像是突然发生的一样,没有任何的征兆,也好像没人任何幕后黑手在操纵。
一切都是人民自发的行动。
“让他们开工,所有的许可证都已经签署了,这里是合法区域,这里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没有一个人有权利阻止他们…”
“还我的工作,你们没有任何权利,关闭工厂…”
“把这些建筑都推到,这里不应该建任何建筑,即使是教堂…”
“反对种族歧视,反对性别歧视…”
“…”
一大堆人们不知道咋的,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通通涌上街头,发起抗议游行。
有抗议这个的,有抗议那个的,各种各样的理由。
这些人举着牌子,高声呼喊,情绪高涨,完全不理会警察的阻拦,聚集在一起,发起大型抗议游行。
望着周围一张张愤怒的脸,莎伦的脸色有些担忧,她觉得事情要超出他们的估算了,这些人的情绪太过于激动,很有可能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
“史蒂夫,我们得阻止他们,他们都要打起来了。这不是游行,这是骚乱,这是动荡。”莎伦背靠着美国队长,担忧的说道。
“不,莎伦,这是民主,不是骚乱,抗议聚会是每个公民拥有的权利,而聚会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是安静的聚会…”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的美国队长反驳道,他经历过这种事情,当年他那个年代抗议游行就是和这个差不多。
虽然规模上稍微小了一点,但应该没什么问题。
“随你怎么说,我反正觉得这是一场动乱。”莎伦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时刻观察着周围,随时准备应对在她看来即将来临的骚动。
也许是女人的第六感确实有时候会很准,在两人的对话结束后,没过两分钟,不远处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怒吼,然后场面立刻变得混乱起来,并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等两人反应过来,现场已经失控。
“退后,退后!”
防爆警察们大吼道,并使出浑身解数,举着盾牌对扛着想要冲上来的暴民。
其中几个警察甚至还拿出了辣椒水,朝着几个冲在最前面的暴民喷去。
也许是他们的举动惹起了众怒,大批大批的人涌上来,将警察们瞬间淹没。
“发射烟雾弹!”
还没遭到人群淹没的警察,看到被卷入人群脚底的同事们,顿时发起命令,发射烟雾弹。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容他们和平解决了,需要暴力镇压。
“别打了!”美国队长史蒂夫和莎伦在人群中想要阻止这场突如其来的暴力冲突,可周围的人实在太多了,每个人都像疯了一般,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也要和着压迫者们斗争。
一个记者把自己的身体藏在角落里,报道着眼前的暴动。
“似乎是一个示威者袭击了一个警察导致的…”
“现在现场的局势已经失控,所有的人好像都加入可以这场暴动…”
女记者对着话筒大声喊着,实在是现场太过混乱,如果不大点声,根本听不到她的声音。
“等等…”
就在女记者想要继续报道时,旁边的摄影师打断了她的讲话,示意她看一下身后,并将镜头转向那道身穿美国国旗样式制度的强壮男人。
男人正在将两个正在互殴的男人拉开,准备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队长,你是美国队长吧?”
女记者的话虽然是问句,但语气确实十分肯定。
他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都是听美国队长的故事长大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认识美国队长的模样,和他那标志性的制度。
女记者的内心有些兴奋,美国队长的出现,让她对今天的新闻更加有信心冲上今天的头版。
“队长,请问你在这场争端中,站在哪一方?”女记者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
这个问题让史蒂夫有些惊愕,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提这种问题,没看见现场这么乱吗?
“你在开玩笑吗?”
“我是来阻止这场骚乱的,你现在应该离开这里,这里太危险了。”心里是这么想的,史蒂夫也是这么说的。
“队长…”女记者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不过,没等她说出口,意外就发生了。
“呃啊!”
不知道从哪儿飞来的一块儿砖头突然砸了过来,正巧砸在了史蒂夫的额头上。力道之大,直接将毫无防备的史蒂夫砸到在地上。
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女记者和摄影师吓了一跳,话筒和摄像机从手中脱落,摔在了地上。
“嘿,你没事儿吧。”
就在记者和摄像师纷纷跑路的时候,刚才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的莎伦出现在史蒂夫的身边,看着有些狼狈的史蒂夫,连忙问道,并将他扶起来。
“没事儿,我只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史蒂夫擦了擦脸上和额头上的砖块儿碎末,刚才的一击并没有对他造成什么伤害,只是刚才没有防备,这才被打到了。
“怎么办,这场暴乱还没有结束,甚至更严重了。”
看着已经开始使用武器,暴力冲突不断升级的现场,莎伦忧心忡忡的问道,刚才她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去阻止混乱,但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以至于她有些气馁。
“坚持,不要放弃,我们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阻止这一切。”
“还有向复仇者和神盾局发送消息,让他们火速赶往这里,阻止这场暴力冲突。早来一会儿,就会有一个人免遭伤害。”
这场暴乱发生的太过于突然,让史蒂夫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过,现在他想到了办法。
目前最重要的终至这场混乱,然后再去调查这件事情幕后的真相。
“是,队长。”莎伦应声道,然后拿出腰间的通讯器,拨打电话。
“我是莎伦,曼哈顿这边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暴动,我们现在需要支援。”
“具体位置,我已经发送了过去,请尽快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