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所谓圣人之道

  “学生王绅,见过太子殿下!”
  王绅,字仲缙,其父便是与宋濂齐名的硕儒王袆。
  王袆师事柳贯、黄溍,学有原本,兼优谋略,以文章名于世,与宋濂乃是同门师兄弟,并称“浙东二儒”,同任《元史》总裁官,同为当今天子恩师。
  面对这位殉国云南的真正大儒,朱雄英也是钦佩有加,而眼前的王绅颇有乃父之风,其人至情至性,之后跟从宋濂受业,与年长三岁的方孝孺成为同学,两人互为知交,相与友善。
  而王绅亦是不负师友厚望,刻苦求学,卓然超群,文章学问著称于时,为一时同流之辈所不及,贤名天下传扬。
  这样一个好苗子,早就落入了朱雄英的慧眼,准备将其打造成改变程朱独霸理学的当世圣人,以此分化正报团打压勋贵武官的文臣集团。
  “仲缙,竹子格得怎么样了?”
  虽然朱某人早就清楚,这个憨憨跑去不眠不休地盯着竹子看,能格出点屁东西来才有鬼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借此机会替其传道解惑。
  果不其然,王仲缙闻听此言,似乎回忆起了被格竹子支配的恐惧,当即面色一苦,期期艾艾地回答道:“学生……学生……不眠不休地格了六天六夜……”
  “第一天学生想着竹子的理,竹子看着学生……第二天学生依旧思考竹子的理,竹子随风对着学生摇摆…………第三天……直到第六天,学生非但未能格出其中的至理,反倒是觉得头晕脑胀……眼前一黑,便晕到了……”
  战战兢兢地说出了这番解释,王仲缙面色涨红地低下了脑袋,显然羞愧到了极点。
  他身为硕儒王袆的儿子,自幼深受先生同门的厚望,身边之人总会因为这个身份对他高看一眼,充满了期待。
  而他先前也通过刻苦求学证明了自己,不负师友所望。
  但是现在面对眼前这位太子殿下,王绅却是感到了莫名的自卑,这种情绪在格竹失败之后更加强烈,令他如同做了什么恶事一般,羞愧到了万分。
  朱雄英见状心中早就乐开了花,强忍住才未笑出声来。
  废话,能不头晕脑胀吗?
  不眠不休地盯着竹子看了六天六夜,那铁人也顶不住啊!
  真不知道这个孩子究竟哪儿来的那般坚定意志,硬生生地盯着竹子熬了六天六夜,都快赶上王守仁那位大佬了。
  “仲缙,你的文才孤早有耳闻,孤也相信你早已将朱夫子的所有著作都记得烂熟于心,那你就没有产生过疑惑,天理在何处?圣贤之道在何处?难道朱夫子的格物之说错了吗?”
  “儒学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你连前面的格物致知都做不到,该如何正心?如何修身?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如何追寻那圣人之道?”
  面对太子殿下一连串的质问,王仲缙彻底陷入了痛苦的纠结当中。
  朱夫子的格物之说……错了吗?
  不!
  不可能!
  他可是朱夫子,与孔圣并驾齐驱的圣人,他怎么会有错?
  那为什么自己原原本本地践行朱子的格物之说,却没有得到至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圣人之道究竟在哪里?
  一时之间,王仲缙心乱如麻,脑海之中一片混沌,似有某种信念在悄然崩塌,令他有些无所适从。
  他茫然未觉间抬头看了一眼太子殿下,却见后者正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当即纳头拜道:“还望殿下教我!”
  为什么王仲缙会认为朱雄英懂得这些道理?
  因为朱雄英是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
  在这个君权神授的年代,百姓士子本能地便会对君王产生敬畏崇拜之心,这正是帝王一直乐于见到的事情,通过制造神秘与威严来强化自身的正统地位。
  朱雄英看着这个神情痛苦的名士,决定帮他走上一条正轨道路。
  “格物的确可以致知,但也要看是怎么个‘格’法,前提是你的先明白,所谓‘圣人之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何为圣人之道?不是私利之道、不是私欲之道,不是小我之道,也不是谋求功名利禄之道,而是成就圣贤之道!”
  “那么这条成就圣贤之道,又是什么呢?无非就是立功立德立言这三种途径,仲缙你以为呢?”
  王绅先前早就陷入一片混沌,骤然听闻这“圣人之道”刹那之间心神剧震,根本没有一丝抵触的心理,全盘接受了太子殿下的说法。
  而且先贤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太子殿下这些话,可都是有理有据的先贤圣言啊!
  没毛病!
  眼见王绅如小鸡啄米一般地疯狂点头,朱雄英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这才继续蛊惑道:“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当然得是那种足以彪炳千古之大功绩,立言即著书立说,立德即德行过人,为世人敬仰……”
  朱雄英口干舌燥地讲了大半个时辰,自己都快听不下去了,终于绕回正题道:“成就圣人之道,实则便是治世之道,与治国平天下之思想完美契合,而这治世之道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谓圣人之道便是治世之道,而治世之道便是大同之道,直白一点来说,就是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
  王绅闻言,如遭雷击!
  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就是圣人之道!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天下间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天道的奥秘,格物致知的方法便是去认识了解自然之理,如那尝遍百草的圣贤神农一般,运用这些自然之理为百姓谋福利,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之志!”
  “仲缙啊!治国,平天下,并非需要步入仕途,执掌朝堂,即便身居乡野亦能治国安邦,平定天下!”
  “如那正在不辞劳苦地治理黄河水患的宋礼白英等人,若因他们长年之功,成功治理好了黄河水患,救活成百上千万沿岸百姓的生命,你觉得他们是圣贤吗?”
  朱雄英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位名士,后者冥思苦想良久之后,双眼之中陡然迸射出道道精光,神情凝重地认可道:“是!”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