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山村来客
在中洲城享受了一顿当地的特色美食,云懿临时决定去全国各地去看看,视察下目前百姓们的生活状态,天京城只能代表着帝国的某一方面,想要了解的更多,只有去不同的地方去看看。
……………
大明万年县临江村,这个村子只有800不到的人口,更加让外人鄙视的是,他们绝对是大明国内最穷苦的地方之一,先不说青壮,很多的老人都孤寡终老,要田没田,要地没地,哪家的姑娘愿意嫁进这个穷苦的山村?当然,并不是说临江村原本就这么穷,那要从几十年前说起。他们这村的人都姓梁,据说是同个祖宗的族人,也就是传统的家族式村落,自从八十多年前,现在的梁员外爷爷突然脑袋开窍,读了书,一路顺畅的中了举,虽然未能更进一步,但明政府对读书人的优待之下迅速发家致富。原本来说,家族中有人中举绝对是一件幸事,可对于临江村的人可未必,梁家爷爷读书有个聪明的脑袋,收敛钱财更花样百出,原本同族同村之人的私田渐渐都变成了他家的田产,自家的财产也变成了他的,他是越过越兴旺,但村里的人却越过越穷,只能替他种田度日,填不饱肚子不说,还欠了梁员外一屁股的高利贷,原来1500多人的大村,被梁员外祖孙三代刮了一层又一层地皮后只剩下了满村孤寡。
几年前,临江村最后一名拥有私田的梁进明一家被梁员外弄得家破人亡,家主梁进明更是深陷大狱,冤死在其中,只留下一无所有的老妻梁氏和16岁的独子梁兴,实在走投无路之下趁着夜色逃亡而去,再无任何消息传回来。
这件没有过去几年的冤事,当地流传甚广,村民们也是敢怒不敢言,个个自身难保之下谁又能出头为他们孤儿寡母讨回公道?只是希望他们俩能够平安的活着。
1627年4月下旬,朝阳还是如往常一样准时的唤醒了村民,有条件的吃点粗粮糊糊拌野菜做成的硬饼,没有条件的喝口野菜汤便匆匆地下了地,虽然种地只能勉强饥一顿饱一顿地够一家人活着,但日子还得继续,如果不努力,交了梁员外的租子,剩下的粮食可能会让自家年节中饿上更多的日子,辛苦些,多收些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麻木的村民各自奔向自己租种的地头,相遇也只是点点头,没有多余的话可说,也没有话题可说。
初夏的阳光对城中的居来说来可能是暖洋洋的很舒服,但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已经足够的毒辣,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的村民们并不愿意坐下休息哪怕一会儿,精心伺候着那长得并不旺盛的禾苗,期望着秋天能够多收一粒的粮,让同样麻木着做着活着的妻儿能够少饿哪怕一分钟。
“驾……”
远处传来了马车的声音,奇怪的村民抬头向大道远处看去,阳光的反射下朦朦胧胧的看不太真切,只见一架马车正缓缓的向村口驶来。
“吆儿,去看看谁来了,我们村除了梁员外家的那些狐朋狗友,应该不会有其他人来,你跑快些去报个信,可能梁员外心情好,会赏你块粗粮饼子。”
离得近的梁老三对身旁正努力帮忙抬着小木桶的小女儿吩咐道。
“哎。”才9岁的吆儿并无全名,面黄肌瘦的严重的营养不良,咋看之下让人分不清男女,得到老爹的吩咐后才恢复了点点少女该有的活力,向马车驶来的方向迎面跑去。
梁老三对自己的吆儿能得到粗粮饼子的可能并不抱多大的希望,只是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妻儿可是已经饿了好些天了。吩咐过吆儿,他又转身来继续地干着活,并不关心马车中到底坐的是哪位?但他剩下的两个儿子可是满脸羡慕的看着奔向远处的小妹,虽然他们也清楚得到吃食的机率不大,他们也同样想去试试。
半晌,吆儿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边跑边大声地喊道:“老爹,老爹,梁兴哥哥回来了,而且是坐着高头大马车回来的。”
“老爹……”
距离偏远听不真切的梁老三还以为吆儿出了意外,快速的迎向自己的丫头跑去,离得近了才听清她喊的是什么。
“吆儿,真的是梁兴小子回来了?他们还活着?”
吆儿手中捧着一把不知名包装包裹着的颗粒物,兴奋的大喊道:“是的老爹,梁兴大哥和梁大婶都回来了,而且坐着大马车,身上穿的还梁员外还好。”
吆儿回答完老爹的话,气喘吁吁的未待平复,又举起手中的彩色包装纸叫道:“老爹,你看,这是梁大婶给我的糖,他们说这是糖,可好吃可好吃了。”
“乖,你吃,再给你哥哥和娘吃一点,老爹去看看你梁兴大哥。”
“哎,”答应了一声的吆儿欢快地跑向了自己的两个哥哥,从未见过的糖果让他们有些无从下手,好半天才卸掉了包装纸,迫不及待地塞进了嘴里。
“娘,好甜。”
从未吃过如此味道的吆儿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赶紧再拆开包装纸,把糖塞进了梁氏的嘴中,问道:“娘,甜吗?”
“甜、甜……”
梁氏一把抱住了吆儿,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也不知是为了什么而流,是因为糖果的甜美?还是因为这不公的世道?
吆儿擦了擦梁氏脸上的泪水,问道:“娘,是不好吃吗?”
“吆儿,很好吃,娘是被甜的流泪了,走,去看看乘坐大马车回来的梁兴哥哥。”
梁氏擦了擦眼泪,带着两个满嘴吞咽着糖水的儿子和吆儿走向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