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日朝新况

  大内政弘带着兵马上洛去了。
  所谓的“上洛”,指的是去日本的京都。
  毕竟日本的都城就是仿效大唐的洛阳城修建的,大的建不了,就弄了个小的出来,连街道名称都照抄的洛阳城。
  不过即便是劣质的抄袭作品,也因为远超日本本土的城池而受到了日本人推崇。
  等到日本乱了几次后,“上洛”的意思已经发展的跟“问鼎中原”差不多了。
  由此可见,大内政弘响应山名宗全邀请出兵,意义是很不一般的。
  他绝对会成为这场乱局中的主要人物!
  而作为一场拉开日本战国时代的大乱斗,一个大人物涉及其中,没个几年能轻易脱身?
  开玩笑!
  等大内氏的大部分兵力跟随家主而去,大内氏的地盘也随之空虚了起来——
  领地和领主的关系,就跟丈夫和妻子差不多。
  领主是需要像守卫家人一样,保住领地的。
  现在领主带着一大波人离去,妻子独守空房,能不寂寞?
  面对这种情况,大明很有义务帮忙解决!
  反正日本从古至今,在中国面前都有一股奇怪扭曲的心理。
  一面念叨着自己也是“大国”,不能以臣属的身份摩拜中国王朝,一面却又疯狂的从中国那边偷东西,拿到手后伪装一下,就说成是自家出产的了。
  在血统方面,也是一样!
  怂如大宋,那些出海而来的商人也是受到了日本人欢迎的。
  为了让自家那又矮又小的基因得到改良,当时的日本人还很倾向于让老婆给大宋商人陪睡,等怀上了就喜当爹,到处说这是俺滴崽子。
  有鉴于此,那么多年下来,某些日本人的身高的确拔高了一点点。
  起码是从一米三四变成了一米五的样子,足够在岛国当“巨人”了。
  所以中华帮扶日本实现各方面发展,这是“古已有之”的!
  而大内政弘一去,大田市那边便迎来了火热的开工,拔起不少崭新的大明形式的楼阁,涌入大明商人居住。
  有一些家臣被留下来替大内政弘看家,其中自有收受了明人极大的贿赂,从而被糖衣炮弹腐蚀,维护起明人的那位。
  有这人的掩护,大明商人修建大田市的行动虽说急切了点,可也没有引起大内氏激烈的反应。
  “以平户港为基地,以大明水师为臂膀,把控日本东部沿海之地,都能为之。”
  “只要日本继续内乱下去,各方大名无力为我阻碍,等我国于大田市立稳脚跟,于银山自然无忧矣!”
  周如他们给朱见济的汇报上,如此得意洋洋的写道。
  作为对外处事上的激进分子,虽然朱见济没让他们直接去打击日本本土,抢夺一些矿产源地,只让他们趁势而为。
  但这并没有削弱周如他们对岛国那些矮子的蔑视。
  要知道,在大明灭亡前的二三十年,还有个万历三大征呢。
  而这三次大战之一,就是打击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渡海进犯朝鲜的军队。
  那时候的日本军队,经过了百年战乱的磨练,动员数量和战斗力都能算作日本有史以来的最佳状态了。
  要不然,猴子太阁也不会膨胀到说出“要灭亡大明,去杭州建立新国都,自己当世界第一太阁”的话。
  结果上了岸,距离完蛋就差二十来年的大明天兵还是把人按着打。
  在后世享有诺大名声的武士刀连大明将士身上的甲胄都劈不开,那差距惨烈的,让猴子太阁手下的将领都为之胆寒丧气,从进攻派迅速转为了和谈派。
  现在日本还没发展到猴子太阁时代,比后者要更弱更混乱。
  而大明却是远超万历之时的强大。
  这还怎么比?
  当然只能是“鄙视”的鄙啊!
  朱见济看完了石见银山方面的进度,批了个“朕知道了”的留言,没再去多说。
  毕竟银山刚刚入手,开发起来还是个耗费时间的大动作。
  他现在在这事儿上着急也没用。
  于是朱见济又拿起来锦衣卫关于朝鲜的汇报。
  朝鲜的李瑈在被唬弄的废除“训民正音”后,成功拉拢到了一些半岛上的守旧儒家士大夫。
  世宗大王搞“训民正音”,那可是严重违背了朝鲜立国以来的“事大”思想,让长期自诩为“小中华”的朝鲜士大夫面上无光。
  现在李瑈废此政策,放在这群人眼里,完全是“拨乱反正”的明君作派!
  这是值得自己拥戴的好大王啊!
  所以一些原本批判李瑈篡位的士大夫,转过头又吹捧起了李瑈,削弱了大家对他“正统性”的讨论。
  李瑈对这种转变表示非常高兴,毕竟“篡位自立”是他心里永远的痛点,别人越讨论,他那伤口就越痛。
  而李瑈是个心理温柔的人,忍不得一点痛楚。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接触到这世界的黑暗,他此前在国内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搞死了不少人。
  现在不用杀人就换来一堆文人对自己的歌功颂德,让李瑈感觉心上的疤痕都浅了不少。
  由此,出使大明后给自己带回来这么个好主意的朴珍樉也得到了李瑈的重用,让后者从一个曾经被人当做弃子对待的小官,成为了朝鲜国内颇有权势的新贵。
  心里明白自己的机遇源于上国指点,朴珍樉自然要投桃报李,努力推行上国的要求。
  国内但凡还有人说土话的,轻者杖刑,重者处死。
  学汉话学得快的,会有物质奖励,极个别学习优越的,还能实现阶级跨越,从平民成为一个小吏。
  虽然朝鲜两班贵族垄断官位的情况根本打不破,李瑈也没有搞大改革,让朝鲜走入新时代的想法,但贵人们怎么可能事事亲为呢?
  一些杂乱麻烦的小事,分给手下的小吏处理,并不过分。
  两班贵人们,只需要认真学习理学名著,把“忠君体国”四个字还有侍奉天朝的想法刻到自己骨子里,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美事了!
  “日朝两边的局势都不错,继续保持下去即可。”
  朱见济给潜伏在那边的锦衣卫们做出了指令,同时还大方表示,在那边缺了什么直接给皇帝打报告,自己会尽量安排。
  搞情报和舆论信息,最重要的是维护好织出来的那张网,保证自己的耳目能够覆盖足够大的范围。
  然后,才是想办法提高消息的真实性,不至于出现耳聋眼瞎的情况。
  在这两个方面,朱见济干的一直都还算可以。
  他做得也很简单,在提拔了卢忠、阮伯山和仝寅等足够有能力的人后,就是给手下的人发好工资,赏罚分明。
  对远离故土去外国搞事情的特务们,更要注重待遇这方面。
  看完了外国的事,朱见济又看起了国内的情况。
  他的官绅一体纳粮,推行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