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赤脚医生手册

  “这是一个毫无悬念的结果!”在得知黄鹤化学奖颁给了徐光宪之后,许多人都非常淡定的表示。和之前魏巍的出人意料不同,60多家媒体里面,有42家都将化学奖预设在了徐光宪的身上。
  没办法,谁让徐光宪在化学界的地位摆在那里,而且又红又专,除非黄鹤把侯德榜给找出来,否则还真找不到一个有资格比徐光宪还要提前得奖的人。
  所以这个奖项毫无悬念,基本上所有人都猜到了。
  “接下来颁发的是黄鹤生物学暨医学奖!”领导接着说道。
  “又到了这个奖项了呀!不知道今天会不会又是一个冷门出来!”台下的媒体记者们议论纷纷道。
  “是呀,去年的屠呦呦可把所有人都给吓了一跳,如果没有这个奖项,我们根本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我看今年不可能爆冷门了,毕竟前两个一个大热,一个虽然稍微有些冷门,可却也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名字,名副其实的泰斗。所以我猜这一次医学家就算搬给一个冷门,但也必定是泰斗级别的人物!”
  “有道理,那你说今年有资格获奖的泰斗都有谁?”
  “我就说三个人,皮肤科的朱钵先生,“国医大师”张磊先生,还有眼科的张效房先生。
  “等等,朱钵先生和张效房先生我都是服气的,可是你别把什么国医大师拿出来好不好,中医有什么资格获奖?”
  “中医怎么就没有资格获奖了?”
  “你不记得上一届获奖者鲁迅先生说的话吗,叫做中医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他们根本只会说一些模棱两可的东西,根本不会治病,不然现在平时日常用的那些药,不都是西医的药吗?”
  “你根本不懂中医,你个白痴!”
  “你……”
  眼瞅着台下的两个记者都快要打起来,好在他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地方,最后也只是怒目而视而已。
  在医学奖这一块,竞争是比较激烈的,60多家媒体足足列举了30多位获奖候选人出来,没有一个候选人能够得到10家以上的媒体支持,总而言之,就是看上去谁都可以获奖。
  所以这个奖项颁给谁,更加的让人感到悬念频繁。
  很快,领导拆开了手中的信封,看到信封上面的名字,这位一直面带笑容的领导,整个人直接愣住了。
  然后,众人惊讶的发现,领导的身体居然微微有些颤抖,眼角似乎还有些湿润,他还特意回头看了黄鹤一眼,向黄鹤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领导才握着信封笑道“不好意思,看到这个结果,让我的情绪微微有些失控,让我想起了30多年前激荡的岁月,充满了热情与奉献的人民,还有,我没想到,现在居然还有人能够记得他们。”
  “我认为这是一个最棒的结果,现在我宣布,获得了黄鹤生物学暨医学奖的是,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王桂珍女士共同获得。”
  “什么,居然有三个单位获奖!”听到这个结果,众人一脸懵逼,如果说之前的魏巍还有两家媒体猜到了的话,那么这个这一次生物暨医学奖又一次爆出了大冷门,不但下了个三黄蛋,而且三个获奖者没有一个在60家媒体预测的名单上面。
  更多人的媒体,也依然不知道这三个媒体获奖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记者,在听到了王桂珍这个名字之后,脸上露出了回忆与沉思的表情。
  “老刘,这个王桂珍是谁呀,你认识?”旁边一个年轻人问自己身边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道。
  “我不认识,但我小时候听过她的名字,她可是上过粮票的人呀!”这个中年人感叹道。
  而此时,领导在继续念着颁奖词。
  “在以前的旧社会,有这样一个时代,全中国只有100多万名医生,其中90%集中在城市与乡镇,只有10%的医生,在占据了70%的人口的农村。大量的农民缺医少药,看不起病,更看不到病,只能够在病痛的折磨中痛苦哀嚎。”
  “在30多年前,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背着一个简单的医药箱,带着一个草帽,光着赤脚,行走在田间地头,给一个个在病痛中饱受折磨的农民看病,每年有上千万人因此得到了救治。”
  “在30多年前,有这样一本书,紫色的封皮,没有过多的华丽的词藻,只有一个个简单的词句组成的药方,病症的形容,以及救治的办法。”
  “这样一个群体叫做赤脚医生,这样一本书叫做赤脚医生手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群体的存在,有这本书的存在,大量的中国农民得到了救治,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了3.7年,而一位位赤脚医生,也将自己的人生与青春,奉献在了这田间地头之上。”
  “今天,请允许我们向这些为了中国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最普遍的农民群体,奉献出自己一生的赤脚医生,以及他们手中活人无数的赤脚医生手册表达感谢!”
  “让我们感谢赤脚医生手册的编撰单位,上海中医学院和浙江中医学院,也让我们感谢赤脚医生中最杰出的代表,王桂珍女士!”领导用饱含感情的声音说道,看得出,这位60岁出头的领导,对于赤脚医生群体的印象很深,毕竟他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
  “快点查,快点去查这个赤脚医生和赤脚医生手册是怎么回事!”台下的记者们都行动了起来,纷纷偷偷的给自己在外面的同伴发消息,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收集赤脚医生和赤脚医生手册,还有王桂珍的情报。
  他们有种感觉,这一次的假象又会创造去年一个屠呦呦的奇迹,让全国人民再一次认识一个充满了光明与希望和回忆的群体,这恐怕是这一次黄鹤奖最大的新闻了。
  在记者们忙着做调查的时候,下一个奖项也开始了,接下来颁发的是黄鹤数学暨工业奖。
  当领导从口中念出华罗庚的名字的时候,就证明这又是一次被大部分人猜到了的结果。
  确实,在数学领域,没有谁比华罗庚更加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的。
  接下来是黄鹤人物奖,领导轻松的撕开了信封,看到上面的名字,微微的点点头。
  这大概是最没有悬念的一个奖了,因为领导已经提前知道这位获奖者是谁了。
  当然了,不是说有人提前泄密,而是之前黄鹤特意通过途径来问过了,说能不能够给这位颁奖,毕竟对方的身份实在是有些机密,万一泄露了国家秘密就不行了。
  结果是这位领导亲自批复黄鹤的,只有一句话“必须给!”
  于是领导笑着说道“我宣布,获得黄鹤物理学奖的是于敏先生!”
  “1926年余敏先生出生于天津的一户普通人家,一直在天津当地读书,1944年考上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转入物理学院,1949年本科毕业考取研究生,1951年在北大研究生毕业,之后一直在物理研究所工作,成为了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和两弹一星大部分的功勋科学家不同,于敏先生没有任何在国外读书生活的经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外国的系统教育,他是一位由中国的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土生土养的中国科学家。”
  “也正是这样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在面临氢弹的研发受到限制,世界各国不肯将他们的构型交给我们的时候,他一个人带着团队,独立的搞出了于敏构型,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让氢弹随着原子弹一同爆炸,让全世界惊叹。”
  “美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是6年零3个月,法国是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
  “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与功劳,但于敏先生一直甘于默默无闻,他一直都对自己的亲人和家属保守的这个秘密,哪怕在氢弹爆炸后的28年,也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身份和工作是什么,他是一个将个人荣誉完全丢到脑后的伟大的人,这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
  于敏的获奖让众人惊讶不已,就像这位领导说的一样,于敏先生一直都处于隐秘的状态之中,为了保护他的安全,哪怕他获得了功劳无数,但一直都默默无闻。
  虽然从90年代开始,相关的资料开始解密,也不用一直默默无闻了,但是于敏先生却依然躲避着媒体,依然让不发出任何的声音。
  所以现场很多媒体根本就不知道于敏先生的名字和功劳,知道这位领导念出了颁奖词,知道在中国还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两弹元勋。
  而通过这一段颁奖词就知道,于敏先生获奖是当之无愧的,同时也可以想象,未来于敏先生要名震海内外了。
  这也是为什么黄鹤要提前问一下官方意见的原因,实在是这种事情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