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无法理解
然而在读书人眼里,只要不是士人,那么就是卑贱,所以匠作子孙便只能一辈子匠作,当兵的本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然而在你们眼里他们却是匹夫,世世代代都是匹夫,何其之可笑!”
“陛下之言,臣以为不妥。”梁储起身道:“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古皆如是,大明户制并未禁绝非士人读书并参加科举,历年来寒门子弟读书出仕者亦不在少数,所谓阶层,自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朱厚炜无语,大明的户籍制度在后世被评为最坑爹的制度之一,然而在如今却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包括深受其害却没意识到户籍世代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的百姓。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想要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在这御书房和几个老头扯皮就能扯的清楚的。
所以朱厚炜直接选择不谈,他要改变的事太多,户籍制只不过是小事罢了。
“把盐政的银子全部给户部也无不可……”朱厚炜顿了一下。
内阁七老城府何等深厚,当今天子腹黑的很,他能那么痛快?
肯定不能,所以七老没一个激动,静等天子下文,然后再计算得失。
“首先呢,朕要改编京营二十六卫,如神策军一样,整编为天策军,成立京师军区,二十六卫满编差不多十五万人,朕觉得拱卫京师用不到这么多人马,裁撤掉老弱之后,保留十万编制,如果不足则招募新兵。”
七老还是没开口,天子整编三营之后,迟早会对二十六卫动手,这一点七老心知肚明,所以并不惊讶。
不过整编神策军花的是皇帝自己的银子,外朝并不心疼,可现在整编二十六卫,皇帝很显然是打算用盐政得来的银子。
这让七老多少有些不爽,毕竟他们已经把盐政的银子自动划给了户部,哪怕天子还没答应,他们也可以磨皮,当皇帝的都怕麻烦,那他们就要让皇帝烦不胜烦,最后缴械投降。
可七老还是很默契的没开口,因为皇帝刚才说了首先,也就是说他要用盐政的银子,除了整编天策军以外还要干别的。
他们要等皇帝把所有的牌打出来以后,再计较不迟。
“军队关系到大明的社稷安危,禁军是拱卫京城的最后力量,边军是为不让内地百姓不受荼毒,至于屯兵的作用则是安靖地方。”
朱厚炜转身坐下道:“所以在朕的眼里,禁军、边军和屯兵都很重要,也正是因为重要,所以才要改,改了禁军三营再改二十六卫,接下来就是边军。
草原上的鞑子每隔几十年就会强盛,他们侵入中原的野心从未有过一天断绝,大明自土木堡一战后军事不振,早已经失去了远征草原的雄心,于是就只能看着草原政权崛起。
如今达延汗崛起,麾下雄兵十万,寇边已成常态,九边边军以守待战还多有败绩,以至于让大明无数男子成为草原鞑子的奴隶,无数女子沦为鞑子肆意凌辱,生育的机器。
长此以往,大明国威何在?再过个几十上百年,如果草原诞生出一个雄主,提数十万控弦之士征伐大明,难不成大明就一定不会重蹈前宋的覆辙?
所以九边必须要改,朕要的是能打硬仗,能以攻带守的强军,不是几支只有家丁能战,其他战兵都是废物,还给将领光明正大吃空饷的无用之兵。
朕会将神策军调往边境,让前锋营打散入驻九边军镇,完全实行神策军制度……
至于屯兵,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两年内朕不会动,不过以后肯定要改制,至于怎么改届时再说不迟。
朕给诸位爱卿透个底,等到完成军队改革,那么大明一年的军费将会不低于两千万!”
七老面面相觑,一年两千万军费?
天子这是要整编出上百万如神策军这样的精锐之师。
大明如今一年军费开支才多少?差不多三百五十万两,天子这一改就提升了七倍!
天子这是要干啥?
杨廷和沉声道:“敢问陛下可是打算远征大漠?”
“自然。”
杨廷和摇了摇头道:“草原鞑子就跟百足之虫一样,能剿却死而不僵,陛下若是想要边军安靖,臣以为三十万雄兵足以,至于屯兵不废朝廷粮饷,完全可以不动,如此一来,每年军费至多千万两,多出来的千万两银子可以干太多之事了。”
朱厚炜呵呵笑了笑道:“草原不靖,不在于能不能把鞑子给剿灭或者打疼,而是在于他们能不能活下去。”
七老目瞪口呆,中原人都知道草原是祸害,祸害了中原数千年,但不管是大汉还是大唐都没能让草原绝种,当然,中原百姓巴不得草原能绝种,现在皇帝竟然说草原人能不能活下去,简直无法理解。
朱厚炜没有解释的意思,因为这涉及到通商,很显然和七老谈和草原通商,纯粹就是对牛弹琴,也肯定会被拼命反对。
现在的问题是朱厚炜对外朝的拳头和对草原的拳头都不够硬。
如果对草原的拳头够硬,他完全可以把草原先打趴下,然后再去谈其它。
如果对外朝的拳头够硬,那么他可以用高压政策来逼迫文官妥协。
“陛下。”杨一清起身道:“如果只是军费,户部愿意承担。”
盐政最少每年两千五百万两银子,而军费最多只有两千万两,这还是天下所有军队整编之后的成本,虽然以后每年也就结余五百万两,和皇帝开出的价码一样,但是今年至少能让户部增加千万两的收入,怎么算这笔账都划算的很。
而且内阁算是看出来了,今上十有八九是大商人投胎,赚银子的办法多的很,这盐政要是归于内库,今上以后要是再玩出什么花样,他们要还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