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顶梁支柱不会倒

  “怎么样了?”
  外面的众人,一直揪着心。
  一看到医生团队出来,无数人的目光,唰的一下汇聚过来。很多人的目光,直接看向邹斌院士。
  邹斌院士笑道:“手术很成功,大家请放心。”
  一直紧绷着神经的家属,顿时流露出欣喜欣慰的神色,眼角有泪珠不自觉的滑落下来。
  手术期间的她们,脑子里一片空白。
  此刻听到好消息,才突然感觉到害怕,才突然想到,万一失去了里面的亲人,会有多难受、多后悔。
  科研所的领导,也长长的舒了口气。
  上来紧紧的握了握邹斌院士的手。
  “邹院士,辛苦了!各位医务人员,辛苦你们了!”
  邹斌院士笑着握握手,道:“我可不敢称辛苦,这台手术的主刀,是赵培儒院长和许芹院士他们,他们才是主力军。”
  科研所领导冲着赵培儒点点头,也上来和赵培儒握握手。
  感谢完医生团队后,科研所领导拿起手机来,给同僚们发信息,报喜。
  那边科研所的一众同事们,还都在担心着梁中岳的病情。
  一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也都无比振奋。
  上级各部门官方领导也都过来,挨个和赵培儒、邹斌院士等人握手。
  每个人都向医疗工作者们致谢。
  ……
  此刻,依然滞留在国外机场的彭舒院士,手机突然响了。
  他和几个学生弟子,一看到是从国内打来的电话,立即接起来。
  “梁中岳的手术,怎么样了?”
  彭舒一边询问电话那头,一边扫了眼手机上的时间。
  距离上一通电话,说要手术开始时,是过去了三小时二十分钟。
  比他预计的手术时间,要短半个小时左右。
  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该不会是手术出问题了吧?
  几个学生弟子,也明显意识到了这点,脸色也都是一变。
  就听国内那头声音愉悦道:“没出问题,我是向您报喜的,手术很顺利!新吻合技术也很成功,邹斌院士特意让我给您带话,说让您别着急了。“
  彭舒听到这消息,顿时心里松了口气。
  手术成功就好。别因为自己,而耽搁了国内的大事。
  把国家贵重人才救回来就好了。
  只是……
  彭舒院士心里隐隐有些担忧。没用他的捆绑术式,那胰瘘胰液渗漏问题,岂不是更糟糕?
  彭舒院士直接问道:“手术结果如何,病人的胰液渗漏状况如何?”
  那边道:“您请稍等,我把病人术后数据,给您发一份过去。”
  手术技术是需要保密的,因为要防止电话被人窃听,防止技术泄露。
  但这术后数据,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数据罢了,即便泄露了也无所谓,是可以放心的传送过来的。
  甚至,还有人专门拿数据造假,弄出一份看似华丽的数据来。让别人去分析。
  片刻后,彭舒院士看着手机上的数据。
  目瞪口呆
  他身后,几名学生弟子,也都呆了。
  这数据……比他们捆绑胰肠吻合术,还要优秀很多!难道这种技术,比他们彭老师的术式还要优秀?
  难怪,国内不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
  “这到底是什么新技术?”
  彭舒院士此刻,反而越想回国了。
  他急切的,想要去看看,国内到底用了什么新吻合技术。
  ……
  梁中岳的手术成功后,合协医院在第一时间,公布了手术成功的消息,以回应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随后,各种官方的、非官方的新闻,也跟着大肆报道起来。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新闻,席卷全国网民的手机。
  一夜之间,几乎全国都知道了,芯片大佬梁中岳,手术治疗胰头癌成功了!
  全社会,都为之一振!
  ……
  乔一博是一名视频up主。
  他通常做的视频,是手机横向评测对比。
  他最火的几个视频,都是国产芯片和国外芯片的对比。
  他这几天,专门搜集了无数关于国内芯片大佬梁中岳的资料,正想着出一期,专门介绍这位芯片大佬的视频。
  正这时,他看到了梁中岳手术成功的新闻。
  激动的,差点从椅子上跳下来!
  “太好了,太好了!”梁中岳不停的挥舞着拳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他越是对梁中岳这位芯片大佬了解的越多,便越是佩服这位国产芯片的带头人。
  这样的大佬,是国家最稀缺的人才,万千不能损失掉。
  乔一博的眼眸里有几分狂热:“我一定要出一期热门视频,专门用来介绍你的成就,让所有人,都能认识到你在幕后默默做的那些贡献!”
  ……
  海市,摩天商业大楼的88层,一处明亮而宽大的落地窗前。
  一袭白色中山装的白艺鸣,看到手机上梁中岳手术成功的新闻,不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是个巨商,也是个电子科技领域的投资人。
  别的投资商都说,投资无国界。
  要投,就投国外最优质的电子科技项目和产业链。
  但他,就是想在赚到钱的同时,能顺带助力一把科技强国梦,能让这条产业链,惠及更多祖国同胞。
  而这个念头的底气,也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梁中岳这位芯片大佬带给他的。
  自从传出梁中岳生命的消息后,他心里一直些忐忑。
  如果失去这位,那国内芯片产业还能否继续保持蒸蒸日上?一切都要打个问号。
  而现在,随着梁中岳的手术成功,一切又能回归正轨!
  ……
  华中理工大学,一间男生宿舍。
  小翟是个普通的大学生,他把玩着刚买到手的手机。
  “这块国产芯,对比国外的很多手机芯片,性能能打,耗电续航还更好。”谷遯
  他买这台手机时,在网上对比了很多很多。
  国产芯片,无疑更有性价比。
  唯一可惜的是,国内芯片产业顶梁支柱,梁中岳给病倒了,也不知道,以后这国产芯片,是否还能继续给力了。
  一旦国产芯片倒下,国外的芯片势必会涨价,而且还会开始挤牙膏,不思进取,摆烂。
  这时,他刷到一条新闻,顿时眼前一亮。
  “芯片大佬治疗成功了?不错呀!看来以后,咱国产芯片还是继续能打的!”
  ……
  社会各界,在看到梁中岳治疗成功的消息后,无不振奋!
  甚至当天,连电子科技类股票,都是爆红。
  网友们,纷纷在新闻下面留言。
  “恭喜!希望梁大佬能早日出院!继续带领国产芯片产业崛起!”
  “感谢医护人员!把我的偶像给救回来了!”
  “合协医院的技术,就是牛逼,连癌症都能根除,赞一个!“
  与此同时,另外一则新闻,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原定为梁中岳做手术的主刀医生彭舒院士,至今仍然滞留于国外机场,未能回国。为梁中岳手术者另有其人。”
  这消息一出,不少一直在追新闻的人,都有些心里发奇。
  之前不是说,这台手术中,最关键的主刀医生,就是彭舒院士吗?怎么彭舒院士没回来?
  那做手术的是谁?
  随后,关于这台手术的更多消息,才逐渐浮出水面。
  更多的新闻报道出来:”据悉,为梁中岳主刀的,是许芹院士和赵培儒院长。原定于彭舒院士负责的部分,改由赵培儒院长主刀,由邹斌院士为其助手……“
  “据悉,赵培儒院长在这台手术中,使用了一种新的吻合技术,以彭舒院士的捆绑式胰肠吻合为基础,更更一步做出了四步改良,这些改良会对胰头癌根治疗效更好。”
  关于更多赵培儒的信息,也被爆出来:“为梁中岳手术的主刀医生赵培儒院长,是我国科学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曾负责过国内863医疗科研计划……”
  网友看了这新闻,不由得露出笑容。
  笑容中带着欣慰、自豪。
  自己国家,牛人还是多啊,一个彭舒院士因为种种原因回不来,另外一位牛人,直接站了出来,用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来做。
  医学,是越来越发达了!
  以后说不定,所有癌症都能根除呢。
  而相比起其他尖端领域的医生来,更具有亲民形象的赵培儒,显然更受广大网友的喜欢。
  “以前我总觉得,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只会用在梁中岳这种国家特殊人才身上。只能用在少数人身上,是轮不到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咱普通人,也负担不起那么高的医疗费用。“
  “可自从看了这位赵培儒专家的微博后,我的看法改变了!”
  众网友翻看赵培儒的微博后,发现这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医生!
  他曾经多次致力于压低医疗成本,甚至用几毛钱的“线”,去代替上万的设施器械的人。
  只要把他的所有微博,都浏览一遍,就会发现这是一位真正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伟大医生!
  有他这种人在,或许,将来那些尖端治疗技术,也能一步步下放,让普通癌症患者,也都能以很低的费用,获得癌症的根除治疗!
  赵培儒的微博粉丝,又暴涨了一波。
  ……
  一天后。
  彭舒院士的回国手续,终于不被卡了。终于能如愿的乘机,飞回国内了。
  彭舒院士风尘仆仆的抵达京都机场,在医学会领导的迎接和陪同下,直接赶往合协医院。
  邹斌院士一见面,便是哈哈笑道:“都和你说了,这边你不用回来了,这怎么又回来了?”
  他边说,便上去,和彭舒院士握手。
  两人也是许久没见的老熟人了。到了这个岁数,各自还都奔赴在科研和临床一线,能见一面也不容易。
  彭舒院士眼睛不去看邹斌,而是在四处找着另外一道身影:“赵培儒院长呢?或者是梁中岳手术的资料呢?赶紧让我看看!”
  他飞回来的第一时间,便打听到了关于这台手术更多的消息。
  主刀是赵培儒,并且所使用的术式,竟然是改良自他的捆绑式胰肠吻合!
  这更是把他给惊住了!
  他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式,连他自己本人,都对该从什么方向改良改进没什么思路。
  所以他这一回来,就急不可耐的要找赵培儒,要亲自问问。
  邹斌院士笑道:“赵院长在旁边休息室呢,他这几天忙坏了,让他多休息休息。”
  “这是手术资料,你先看吧。”
  彭舒院士接过资料,眼睛一下子就移不开了。
  “鱼口状断面,保留较长胰管……”
  “胰管内支撑管流入远端空肠……”
  “乏血供断胰……”
  “电凝半凝固状态……”
  彭舒院士看着每一条改进方法,越看,脑海中越是翻江倒海一般。
  在此之前,他自认为,没人比他和团的团队,更懂捆绑式胰肠吻合法。
  可现在,他觉得,赵培儒可以算一个了。
  甚至看着这些改进之法,彭舒院士都想把赵培儒引为知己了!
  这绝对是对捆绑式吻合法了解的非常透彻,钻研到极致的人,才能从无数细节中,抓出这么四条改良之法来!
  这种抓取细节的能力,就像是下雨时,从无数看似一样的雨点中,寻找出有些许细微不同的四个小雨点,一个不慎,就会从茫茫倾盆大雨中错过这四个小雨点。
  最终,彭舒院士抬起头来,语气无比认真道:“我想见见他。”
  邹斌院士看了看时间:“行,这个点,估计赵院长也醒了,小刘,你过去看看。”
  小刘跑过去敲门,片刻后,屋外传来了说话声。
  随后,小刘身后跟着一人进来。
  彭舒院士心里有些激动,下意识的就站了起来。
  这是要见知己,才会有的反应。
  赵培儒从门口进来,一进门,看到彭舒院士,稍稍反应一下后,很快笑着伸出手来:“彭舒院士,久仰大名!”
  赵培儒在无数新闻上,都见过彭舒院士的采访视频,自然一下就认出来了。
  邹斌适时的笑道:“这位就是赵培儒院长。”
  彭舒院士伸出手去,和赵培儒紧紧握在一起:“你的改良方案我看了,改良的太棒了!”
  “那四个点,尤其是鱼口状断面……“
  一说起改良,彭舒院士的话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说了二十分钟,这才口干舌燥的停下。
  赵培儒也笑着,适时的对答几句。
  这一顿聊天聊下来,彭舒院士更是惊喜万分!
  从这二十分钟的聊天中,他能感受的出来,赵培儒对这套吻合术式的了解,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