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唇枪舌剑

  周丹丹教授:“赵院长的这两种治疗思路,我觉得,不仅能用在这台手术上,在其他的胰腺手术,都能借用,来构建局部血供。”
  众人都跟着点头。
  这两个思路,注定要改变胰腺领域,甚至能让很多尘封的手术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
  这其中,还不知道会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来!
  能为整个胰腺外科界,盘活很多新术式,新治疗思路。
  这可是大功德了!
  总结下来……
  他们这次项目,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项目本身……
  还衍生出了两个巧妙的改变血供的思路。
  这台手术的含金量,太高了!
  众人看向赵培儒的目光中,充满了炽热!包含着敬佩、崇拜、敬重!
  手术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到江新医院的高层。
  院委会中,宋校文、潘明德等人,听到这消息后,心里顿时一松!
  这是他们新医院成立后,承载的第一个医疗科研项目,具有“开门红”的标志性意义。
  副院长潘明德:“听说,这个项目极其重要,不仅葛会长他们关注着,就连更上面的组委会领导们,也一直在盯着。”
  “咱这江新医院,成了对抗苏省的前沿阵地了。”
  宋校文也点点头,他释然的放下心来。
  “看来,我的选择没错。”
  “这下,我不会被别人用异样的眼神来看了。”
  宋校文当初面临着极其诱惑性的选择,很多同层级的其他人,都劝说他趁着这次机会,去捞一个省级综合型大型医院的“肥缺”。
  可宋校文拒绝了那些提议。
  依然选择留下来,因为他相信,有赵培儒的四院就能不断出新成绩,终点绝不会止步于一个省级综合型大型医院。
  这次项目的成功,无疑能止住那些异样的眼光。
  ……
  省医学会,葛建明听到消息后,大喜过望。
  “好,好啊!”
  “手术顺利就好!”
  葛建明笑道:“最起码,咱的项目是完成了,而且还比苏省更快。”
  “接下来,就看两省项目成果的对决辩论了。”
  “看看到底是他们苏省的底蕴强,还是咱江南省的新技术优。”
  葛建明想起之前,高显民院士和周丹丹教授,夸赞赵培儒新方案的那些话语。
  心中不禁期待起来。
  也不知道这次他们,能否对抗得过家大业大,底蕴深厚的苏省。
  ……
  广仁医院的莫畅,听到消息时,都傻眼了。
  “实例手术,都已经成功了?”
  “赵培儒速度这么快?”
  他现在还依然身在广仁医院呢,这江南省的项目推进速度,怎么就突然就加快了?
  要知道,他临走之前,江南省专项组,连第一个阶段的理论部分的雏形,都还没有出现。
  结果这才走几天而已啊!更关键是……
  “这下怎么办?”
  莫畅有些傻眼。
  他人在广仁医院,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不论江南省是输是赢……
  他连参与都没有参与。
  而广仁医院的老领导这边,可是要看他这次外援工作的参与结果,来判定他的成绩的,来考量他是否可以晋升他们胰腺三科的科主任的。
  现在,他连参与都没有,老领导会怎么想?他该怎么办?
  ……
  苏省。
  一群专项组成员们,废寝忘食,加班加点,不眠不休。
  不停的往出赶进度。
  就是因为第一个项目拉胯了,让他们化难过为动力,誓要在这项目二中,把面子给挣回来。
  不仅要在质量上碾压江南省,在速度上、效率上,也要把江南省彻底比下去!
  以此来给整个东南地区看看,来彰显他们苏省,依然拥有医疗强省的水平!
  终于。在一群头发半白的老专家们辛勤的奋斗后,一个个盯着熊猫眼,走出了手术实验室。
  每个人,都面容憔悴,脸色枯槁,精神疲倦,眼袋耷拉。
  可每一双眸子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成功了!
  他们的项目二临床实例手术试验,终于成功了!
  “不容易啊!”
  “咱这临床项目二的实例手术,其实早就可以成功了,可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治疗效果,咱一而再,再而三的推翻了第一阶段的理论部分。”
  “精益求精,难上加难。”
  “不断加码!“
  “就是为了拿出更好的成绩,更高明的方案来。”
  众人的都很激动。
  他们要证明自己的水平,要为医疗强省的名号,争回脸面来。
  而随着这台试验手术的顺利完成,他们心中,终于能踏实了!
  “这次,肯定没问题了。“
  众人彼此看看,都是互相点头,相视一笑。
  “这临床一期的初期效果,算是做出来了。”
  “能把科研经费,给争回来了。”
  众人互相一笑:“接下来,就是等拿到科研经费后,分出一部分人手来,继续做临床二期。”
  “反正,项目三也不需要这么多人手,靠一个远大医院,就能把项目三给拿下来了,我们到时,完全可以兵分两路,同时开展。”
  众人显得非常自信。
  甚至,都已经开始在规划项目二的临床二期,和项目三的后续工作了。
  正这时,专项组的组长董元恒教授,接了个电话。
  接完电话,董元恒的脸色就有一点不太好看了。
  “江南省,竟然也完成了……“
  “而且比咱们还要快两天?”
  他们苏省专项组,这几天都在加紧最后的冲刺,此刻才得知了这消息。
  “他们又先完成了?”众人眉头,稍稍一皱。
  他们这次加班加点,就是为了在速度高效,质量效果两方面,全面超越江南省。
  结果,又让江南省给抢先了?
  众人心里,闪过一丝不妙的念头。
  上次的项目一,几乎也是这样的发展走势。
  先是江南省在速度上超过他们,随后,又曝出质量评分上也远超他们。
  这次该不会……情景重现吧?
  江南省不可能接连发生奇迹吧?
  上天总不可能一直眷顾着江南省吧?
  董元恒教授很快调整好表情,笑道:“大家别在意。这速度比拼,本来就只是咱们给自己定的目标,不在质量评分范围内,。”
  “咱这次项目二的质量,完成的极其出色,连我都要忍不住为大家点赞,鼓掌了!”
  “我相信,项目二肯定能取得高评分!”
  众人都笑着点头。
  这次他们做出来的硕果,有目共睹!比起前几年的“步伐缓慢”,今年的突破程度,是跨度极大的,甚至是全方位的进步!
  这次,他们信心极大!
  董元恒教授,直接点名了几个核心组员。
  “王教授,郑主任,刘所长。”
  “你们三个,和我一起去联席组委会大楼。”
  “我们就在那里,和江南省进行一场专家辩论会议。”
  “让江南省看看,他们拿出来的所谓项目成果,在我们苏省面前,有多么差劲。”
  “让他们见识真正先进的医疗技术。”
  ……
  在两省都把项目成果提交了之后。
  联席组委会,按照流程规定,为两省举办了专家辩论会议。
  苏省,由董元恒教授带队,苏省医学会领导罗文景、孙鹏举等人全部在列。
  江南省,由赵培儒带队,大会长葛建明等人也都在列。
  在会前,苏省拿到了江南省的项目成果资料。
  既然要辩论,那就得先了解对方项目的思路和成果。
  可一拿到,董元恒等专家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江南省的手术数据这么好看?术后康复效果这么好?”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董元恒心里咯噔一下。
  这么好的术后数据,恐怕不是一般的创新术式能做到的。恐怕这次,江南省又“放出大招”了。
  果然,当他看到后面,发现了“局部血管逆流”和“重要血管置换”的两个思路时……
  董元恒等专家,脸色直接一黑!
  “这么牛的技术,他们怎么舍得攒到现在,才用出来?“
  在他们看来,这种堪称逆天的思路,绝对是早就有了萌芽,并且经过不断的改进、提炼、优化之后,才能运用到实例手术当中。
  这种涉及到人体血管血运走势的思路,不可能一提出来,就能这么成熟的。
  毕竟,人体血运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旦改变其中一个局部的血运,牵一发而动全身。
  尤其是这种逆流之举,必然要考虑到整个血运系统的方方面面。
  处处考虑,处处调整,最终做到处处不影响,才能完善出这“局部逆流“之法。
  江南省,绝对是早就有了这种思路,只是现在,才突然一击,把这技术拿到明面上来。
  众人脸色发黑,发青。
  面对如此强劲的思路和技术,他们从先天上,就输了一筹。
  他们的项目方案,虽然也极为亮眼,可比起江南省的这种十分罕见的“逆向思维”之法,还是差了一点。
  “现在,我们依然还有几分胜算……”
  董元恒教授,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努力调整心态。
  “他们这种新思路,新术式,必然是第一次在实例手术中运用出来。否则,之前肯定已经有所曝光,早就让整个业界知晓了。“
  “既然是第一次用,那就必然有其不完美的地方,说不定,缺陷的地方还很多呢,只是被他们用心良苦的掩盖起来了。”
  “遮瑕”,是一些项目组在向上面申报经费,申报成功时,会运用的一种办法。
  即,将优点摆在明面上,把缺点和瑕疵,放在最后面。
  “江南省,肯定是做了大量的‘遮瑕’,我们要好好研究,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里,把他们这种新术式方法的缺点,给找出来。”
  众苏省专家,开始好好研究江南省的项目成果。
  一直到会议开始……
  他们终于,找出了几个小细节上的瑕疵。
  在联席组委会的主持下,两边省份的人,都坐下来。
  “要开始了。”
  江南省这边,众领导心里,还有几分忐忑。
  毕竟对面的苏省,是“老牌名将“、“常胜将军”,以前和别省开这种专家辩论会时,据说苏省把别省给说的说不出话来,甚至差点都自闭了。
  苏省的专家,会从解剖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科等等各种角度,来对别省的项目方案进行缺点分析,能把别省专家说的无地自容。
  “赵院长,郝主任。”
  大会长葛建明,低声给众人打预防针。
  “你们得有个心理准备……”
  葛建明低声,把苏省过往的那些事迹,简单说了一下,让几人注意点。
  刚说完,那边苏省,就开始了发言。
  “组委会领导,江南省这份项目方案,看似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但实则,隐患不小。”
  董元恒教授,发言道:“尤其是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多。“
  “我按照他们的术式推演了一遍,发现其可能会发生肝功能异常,肝脓肿,胆囊坏死,胃粘膜缺血,胃溃疡等等并发症。”
  “我想请江南省的专家们,解释一下为何这种术式,会如此不成熟?”
  “是否是使用了某种不成熟思路所导致的?”
  他这话颇为犀利,直接打到了痛处。
  目标很明确,直指江南省的新技术。
  既然江南省这次项目的优势就是这新技术,那他就直接把这新技术的劣势,全摆出来。
  让这种新技术本身,就变成失分项。
  苏省的众专家和众领导,心里都是默默给董元恒教授点了个赞。
  江南省这边,葛建明等一众领导,心里则有些担忧。
  不知道自家的专家们会如何应对,是否考虑到了这些情况。
  赵培儒面无表情,没有开口,而早就得到嘱咐的郝西华主任,则站了起来。
  刚才董元恒说的那些问题,他在最初提治疗方案时,就向赵培儒提出来过。他还清晰的记得,赵培儒是如何回复他的。
  此刻,郝西华将当时赵培儒的话,原封不动的送给董元恒教授。
  “这几种并发症,都只是董教授你对这种术式的考虑不周而已,实际上我们,已经在理论阶段,就进行过多次推演,对这几种并发症,我们全都有过考量。”
  “首先,肝功能异常、肝脓肿、和胆囊坏死,都是在肝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而肝动脉供血不足,只可能是因为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完整性不够导致。”
  郝西华洋洋洒洒,开始反驳苏省。
  专家辩论会议上,唇枪舌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