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补上了最后一块空白(大章)

  手术一开始,众人都屏息凝神!
  生怕打扰到里面。
  舒云团队和赵培儒团队两拨人,分别在两边的手术台上,同时开始手术。
  一边为“供体”切肝取肝。
  另一边为病人,也就是为“受体“切除病肝。
  赵培儒这边,熟练的游离第一肝门,解剖肝动脉,游离到左右动脉分叉以上。
  游离肝总管、门静脉,阻断上下腔经脉……
  舒云教授虽说在另外一边做供体取肝,但她还是有些不放心,目光时不时的瞟向赵培儒这边。
  生怕赵培儒因为是第一次而紧张。
  结果这一看下来……
  赵培儒的操作,极为快速精准、稳定扎实!让她心里安稳了许多。
  “赵主任这切除病肝部分,看来完全不用我操心啊,甚至比我这边都要精细!”
  “这一对比,都显得我这边有些粗糙了。”
  舒云教授内心里那小小的胜负欲,都燃起来了!
  更加认真的对待取肝切肝!专注的做倒三角形开口,修建整形!
  赵培儒这边,利用他出色的不规则切肝技术,快速下刀,将病肝切除的同时,还能尽可能多的保留病人仅剩的正常肝脏组织。
  两边要保持同步,争取在病肝切除完成的同时,舒云那边正好能取肝完成。
  在赵培儒的有意把控下……
  两边的切肝取肝,几乎是同步完成。
  接下来,就是新技术的关键一步,“吻合对接”了。
  之前他们做的“倒三角开口”,以及“修建整形”的两种新技术,全是为了这一步做铺垫。
  “准备进行肝移植。”
  两支团队,此刻也合并为一支。
  赵培儒主刀,舒云做一助,孟祥做二助。
  正式开始了肝移植。
  “咕咚!”
  观摩室里,不知是谁紧张的吞咽了口口水。
  “到最关键的一步了!”
  “能不能成功,就看这里了!”
  肿瘤医院的岳谦益低声道:“模拟术式时,赵主任的新技术就是在这一步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让整台手术变得安全、高效!”
  “现在就看,实例手术中的表现,能否达到模拟手术时的效果了。”
  港口总院的杜荣也紧张的点点头,捏了把汗。
  接下来这一步,可以说是他们项目组,能否成功的最关键一步。
  一旦成功,那就能收获无数的荣誉和名望!
  更会因为“完成项目过快”,而获得轰动性的效果。
  马林、向谭等四院人,此刻也是粗气不敢喘,目光紧紧的盯着手术台。
  对他们来说,这台手术意味着,他们四院能否顺势进军肝移植领域,同样十分关键。
  手术台上的赵培儒,则丝毫不紧张。
  他有条不紊的做着倒三角形的缝合工作,依次沿着倒三角口的右缘、左缘和底边进行缝合,接着将门静脉、肝动脉分别进行端端吻合。
  舒云也集中注意力。
  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实际上,她很快就发现,用上赵培儒的新技术后,吻合对接工作反而变得简单了。
  这一步操作,原先是她“背驮式”术式中,最耗神,最费力,也最吃力不讨好的。
  每次做这一步骤时,舒云心里都会有几分压力,生怕这几十根血管中,某一根细小的短静脉结扎不好、吻合不好,就会影响整台手术。
  一个细节,就能把整台手术给摧毁。
  但现在,因为“水龙头”和“管径”都在事先得到了统一。
  做这一步骤时,舒云心里的那种巨大压力没有了。
  反而能以平常心态对待了。
  “连我都能感受到这种巨大压力的变化……”
  “也难怪,之前那么多医院,在引进我这‘背驮式”时,都会犹豫再三。“
  舒云心里一笑,新技术改进成功的话,危险性和不安全性,都会得以改善!
  届时,背驮式的推广就会变得容易了!
  “舒教授,不用牵拉引线了。”
  赵培儒开口道:“你现在松开肝静脉阻断钳,检查吻合口是否有漏血。检查肝静脉回流道是否有扭曲、回流、压迫情况。”
  这话一说,舒教授心里一跳!
  吻合对接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她定睛一看,果然!
  她刚才忙于“二助”角色的牵拉引线工作,又有些出神。等此刻回过神来,赫然发现整个吻合工作,都已经全部操作完毕,都要开始“查漏补缺”了!
  “好快!”
  “我才牵拉了……大概二十几分钟吧?”
  她这边心思一动,那边她手下的一名工作人员,就十分默契的举起了表,展示了刚才的“细分步骤时间。”
  24分钟!
  舒云脑子里嗡的一下!
  比模拟手术时,竟然还要快了两分钟?
  赵培儒眼观八方,自然也看到了这时间。
  他随口道:“和模拟手术的时间差不多,等你检查完是否有漏血、扭曲、回流和压迫状况后,整体耗时就差不多了。”
  舒云也回过神来,也点点头。
  她刚才心里太激动了!
  模拟手术时候的效果,完全发挥出来了!
  等于说,赵培儒用20多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她60-90分钟才能完成的“无肝期”操作!
  而且,不仅仅是高效。
  之前她做这一部分时,因为需要结扎、吻合的管道太多,不免就会有“漏血“、”压迫“等情况。
  重新返工吻合不说,对病人来说也增加了危险概率。
  现在的新技术,因为直接“统一了口径”、“修剪整形”,让“漏血、压迫“等情况发生率大大降低,安全性得以提高!
  至此……
  一颗新的肝脏,开始在病人的腔体内,重新开始工作。
  剩下的工作,检查、缝合部分……
  也很快完成!
  整台肝移植手术,完成的很平稳、毫无波澜。
  手术一完成,病人的各项术中指征数据,也很快汇总出来。
  “效果这么好!”
  当看到数据的那一刻……
  舒云教授心里大喜!也终于是放下心来。
  和模拟中心的结果,基本一样!
  这也就意味着,赵培儒的这两种新技术,经受住了实例阶段的考验!是完全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技术!
  “赵主任这人,也真是让人安心啊!”
  在感慨新技术的同时,舒云也看到了赵培儒在整台手术中,所展现出来的高超素质。
  那种沉稳的操作,宏观思路的规划,足以说明赵培儒有着相当优秀的主刀素养!
  “真想以后和赵主任长期合作啊。”
  “和这种人一起做手术,太舒服了,太轻松了。”
  舒云在济仁医院,一直都是挑大梁的。
  济仁医院有一大票人跟在她后面,需要她扛大旗,需要她担当尖端前沿手术的主刀。
  在这个位置时间长了,也感觉特别累。
  而和赵培儒合作的这台手术,让她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年前,跟着自己导师一起手术时的状态……
  心里没有什么压力,好像有人顶在前面,抗住了一切压力,让她特别放松。
  舒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
  要是能把赵培儒,挖到济仁医院就好了。
  可惜,想想也不可能。
  现在的赵培儒,就是四院的宝,是四院全院赖以仰仗的,能让四院起飞的最核心人物。
  挖走不可能,只能想办法合作了。
  “而且。”
  “这合作,还必须得开展,不开展不行。”
  “因为赵主任开发出了这两种新技术,一举改进了我的‘背驮式’术式。可以预料到,将来做肝移植手术的病人,会更愿意选择四院。我们济仁如果不做出改进,那以后的肝移植病人会越来越少。“
  这种病人,往往会提前做大量的攻略。
  哪家医院好,哪位大夫擅长肝移植,他们都会多方打听清楚。
  因为这台手术太大了,会彻底影响他们后半辈子的生活,非常慎重。
  当他们打听到,四院赵主任很优秀?还改进了舒云教授赖以成名的背驮式肝移植?
  那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选了。
  舒云心里暗暗下了决定。
  等回头,就把合作的事和济仁的院领导们提一提,让他们和四院的领导去协商。
  观摩室中,众人看到手术完成时……
  “做的太漂亮了!”
  “这台手术,真顺利啊!”
  “成功了!“
  气氛一下子欢快、轻松起来!
  “赵主任的技术,吻合效果真好!真牛啊!”
  “各项手术数据,足以说明改进技术的优越性了!”
  众人欢天喜地!
  四院众人是最高兴的,一个个都喜上眉梢!
  尤其是马林、柴宝荣、魏晓斌等几个肝外科人,深知这台手术的成功,对他们肝外科会有怎样长远的影响!
  从民众角度讲,能开展肝移植手术的肝外科,会更容易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
  从专业角度讲,他们四院肝外科,最大、最重要的一块空白,补上了!
  而项目组里的另外两家医院,也都兴奋的不行。
  肿瘤医院的岳谦益主任,和港口集团总医院的杜荣主任,互相对视一眼。
  “我们全程见证了一种新改进技术的诞生啊。”
  “太荣幸了!”
  “虽说没能亲自参与,但,这好处却少不了我们的,嘿嘿……”
  两人明明拿了便宜,却总感觉有些不得劲,有些意犹未尽。
  他们都是医生,同样是一名医疗科研人员。
  这种见证历史的手术,没能亲自参与其中,实在是太遗憾了!
  两人脸上,也有几分遗憾。
  这时,杜荣主任脸色古怪道:“等其他两个项目组,知道咱项目组成功的消息后……估计要羡慕的眼红吧?”
  岳谦益笑道:“何止!”
  “估计羡慕的额头血管都要爆出来了。”
  杜荣哈哈大笑道:“这确实是我参与过的,最快的一次科研项目了。”
  “这次估计,都会把整个江南省医学界给轰动了!”
  旁边的向谭也点头感叹道:“你们这次,动作确实有点大。”
  这种尖端前沿项目,关注的人本来就多,关注的层次也高,省市领导,顶尖专家们,都在看着这里。
  即便只是一点小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何况是这种超快完成速度,大成绩,大动作。
  估计今天之后,赵培儒的名字,包括四院的名字,都会被很多人反复提起了。
  众人讨论的这么一会儿……
  病人术后半小时的观察数据,也汇总出来了。
  牧思思和舒云教授带来的团队,一起把病人数据呈了上来。
  舒云教授扫了一眼,心里便是一松!
  “病人移植肝脏的各项代偿功能,逐渐开始发挥作用了。”
  这也就意味着,新的肝脏,已经开始好好工作了!
  这台肝移植手术,成功了!
  “走吧,于主任应该还等在外面。去把这好消息告诉他。”
  众人都笑着,一齐来到外面。
  于伟明一看众人脸上的喜色,心里就是一动。
  “手术成功了?”
  “赵主任的改进技术,效果怎么样?达到预期了吗?和模拟手术时差距大不大?”
  舒云教授笑着将结果汇总单,展示给于主任,并且给他大致讲解了一下:“各项数据都不错,手术效果很好,和模拟手术时的数据几乎一致。”
  “好,好啊!”
  于伟明喜出望外。
  这个项目,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昨天立项,今天完成!而且还是个“大成绩”项目!
  他立即就拿起电话,去给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成绩了。
  领导小组办公室得到消息后,立即把消息告知了几位省领导。
  几个省领导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也是心里微微一惊。
  今年各学科的尖端前沿医疗项目工作,这才刚刚开始铺展。
  甚至有的学科动作慢慢一些,才刚开始做工作,都还没开始立项呢。
  结果这肝病学科,却都已经做出成绩了!
  “今年这肝病学科,怎么突飞猛进的这么厉害?接连做出成绩不说,速度还这么快。”
  几位省领导,脸上都有喜色。
  改进背驮式肝移植,让其安全性更高,复杂性更低……
  这个项目的份量,很重!
  几年前,背驮式刚刚开创出来时,几个省领导就对其寄予厚望,准备拿出去,给江南省医学界长脸的。
  但最后,却因为安全性、复杂性等问题,而折戟沉沙,没有其他一个省份愿意引进技术。
  几人问道:“老卢,你项目是你分管的吧?具体改进效果如何?能拿出去参展吗?”
  卢广轩笑道:““这事,下面小于有跟我汇报进度,我也听舒教授和赵主任他们做过评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