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谈销路产能过剩 【月票、推荐票】

  ,这个赘婿很稳健
  上次海战之后,俘获的大批俘虏,都被运回杨家的矿山之中,成为采矿的主力,原来的矿工大多已经不用下井,一部分成为监工,一部分成为新的护矿队,还有一部分补充到了月牙岛的船队。
  现在的杨家,有了大量矿奴,原料开采增多;有了高炉炼钢,冶炼速度提升;有了水力锻锤,锻造质量和速度都大幅提升;现在一套流程下来,每天都能生产数百甚至上千的各色武器和防具。
  这些武器和防具最精良的一批分给了护矿队和月牙岛,可以说这些人各个都武装道了牙齿,尤其是护矿队,几千人就可以轻易镇压矿里的几万人。
  其余的大部分陆续运往流求,卖给那里的移民,但产能已经开始过剩,不久的将来就会产生库存,这是杨家目前面临的新问题。
  张未无奈的摇摇头,回到房间换了身衣衫,又转回前堂与准备与岳父一起回一趟族里,视察了一下矿里的情况,对劳动改造方案进行了一些微调,避免将来青黄不接。
  随后又到冶炼和锻造的作坊去看了一下,对工匠们叮嘱着要牢记技术创新,不要止步于前,从微创新开始,要多进行尝试,对于提高产能的一切方法都会给与重奖。
  为此,张未准备在族中设立技术创新奖和技术进步奖等,鼓励这些工匠们的探索精神。
  待到张未和杨致远回到府里,已经是傍晚时分,一家人用过晚饭之后,张未又和岳父在书房中谈了一会,对今日视察发现的最大问题,也就是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等流求这批货锻造完,我们就先停一停吧,不然打造多了,一是不易保养,二是若被发现会被扣上囤积兵甲的罪名,到时候就说不清了。”杨致远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多了就先停一停。
  张未摇头,还未说话,杨致远皱眉继续道:“现在多余的钢铁不如都浇筑成铁锭保存,以免锈蚀。”
  “岳父大人,我觉得我们不必压制产能,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生产的多,而是需要新的销路!”张未自然不同意杨致远的说法,
  “可是除了东洋,还需要等,我们还能往哪卖?总不能卖给北虏,那可成了资敌的罪人,肯定不行。”杨致远皱眉,他想不出还能卖给谁。
  张未继续摇头,好不容易提高的产能,可不是这么用的,有销路就卖,没销路就找,产量多了就存起来,那多余的产能就浪费了。
  “岳父大人,其实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张未微微一笑,今天了解到族中的情况,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将心中的想法说出:“一是没有销路就制造销路,我们可以去东洋、南洋挑起他们的争端,再将武器卖给他们!”
  “啊?”杨致远吃惊的看着张未,他没想到女婿竟然能想出这种方略,这是为了卖兵甲不择手段啊,不过,不是祸害大燕,也不是不能接受,而且可行性极高。
  张未见杨致远惊讶,笑意更浓,道:“东洋的策略本就是如此,若是东洋消化不掉,那我们去南洋再来一次便好了,他们内乱之后,我们还可以展开殖民。”
  说实话,张未关于殖民的说法杨致远从价值观上并不认同,大燕一直是儒家盛行,对内讲究仁政,对外讲究王道,殖民之事既不仁,也不符合王道,有的只是利益。
  不过杨致远毕竟不是士人,只是受了些熏陶罢了,说到底他是个商人,而且他明白,这个策略对杨家来说,是快速发展的良药,点点头,道:“虽然有伤天和,不过确是一个好方略。”
  张未以为杨致远会反驳几句,甚至连回复的话都想好了,没想到他只叹了口气,便同意了,继续解释道:“东洋那边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南洋还不急,需要先打探一番再做定夺。”
  杨致远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又问道:“那第二条路呢?”
  “第二条路,我建议咱们可以尝试和朝廷接触,朝廷百万大军,定然能轻易消化掉我们这点东西,如果成功,我们还要继续加大产能。”
  张未竟将主意打到朝廷军队上,杨致远听了顿时大惊,连忙摆手拒绝:“兵甲生意原本就是朝廷明令禁止的,我们如何自投罗网?”
  看着岳父再次惊讶,张未摇了摇头,失笑道:“岳父大人稍安勿躁,我们不是自投罗网,谁说要告诉朝廷我们已经打造了?”
  微微一笑,继续道:“我的意思是接触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需要,我们现在的成本远低于一般作坊,而且质量还要比他们好上不少,相信无论是利益也好,有识之士也罢,一定会尝试让我们制造一批的。”
  “可这……”杨致远知道张未说的有道理,自己家的兵甲绝对精品,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把握,担心道:“小未,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让我想想,我怕万一朝廷盯上杨家,再想偏安就难了!”
  “岳父大人!”张未似笑非笑的看着杨致远,道:“您觉得现在这样偷偷摸摸的,朝廷就不知道么?”
  “现在只有三乌本地的官员,还有奉城的高层知道一些,但他们绝对不知道全部,三乌的官员受杨家挟制,不敢乱说,奉城的高层,知府大人和通判大人还要靠我们多缴海税,对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无暇顾及其他。”杨致远对这些当然门清,因为这些都是他处理的。
  “不错!岳父大人您说的对,那想让朝廷用我们的兵甲,就不需打点了么?”张未摆出一个“你懂的”表情,继续道:“其实奉城的官场就是朝廷的缩影,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一番,通过知府大人还有通判大人,接触一下枢密院的大员,我听说王知府与枢密院的知院交情莫逆,曾在一个老师门下读书,有同窗之谊。”
  这件事还是张未在书院时听的八卦,其实府学教授与他们亦是同窗,不过涉及这种巨大利益的事,教授的地位似乎轻了些,所以只是次选,若是能说动知府大人,想必助力更大。
  杨致远有些古怪的看着女婿,既有些欣慰又有些诧异,欣慰的是,明白了将来自己在什么地方能够帮到张未,诧异的是,原来这个女婿也有不懂的地方,他连忙出言提醒道:
  “小未,我觉得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有些太过冒险了,毕竟我们在朝中没有自己人,很容易沦为别人眼中的肥肉!”——
  海战俘获人力旺,
  技术革新产能涨。
  讨论过剩新销路,
  主意打到朝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