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连轴转
在办公室里,总经理李建国在详细的给赵一汇报农牧公司的运转情况。
“我们目前在按照赵总您的技术资料,对鲁西黄牛做基因改良研究。”李建国说道。
“在实验上遇到什么难点没有?”赵一问道,按照赵一的估计,这一步已经差不多应该成功了才对,听李建国这么一说,应该是遇到了什么难点,所以才这么慢。
赵一给他们的技术方法是,通过获取鲁西黄牛的体细胞,通过特定频率特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促使体细胞突变,然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突变细胞,然后使用特殊技术,让突变体细胞逆变成受精卵,再将受精卵注入母牛子宫内,让母牛代为生产。
“现在的难点就卡在让符合要求的体细胞逆变成受精卵的过程,按照赵总给的资料,还是无法获得符合要求的受精卵。”李建国将这边的难点说给了赵一听。
听到李建国的话,赵一就知道问题所在。这个问题还是赵一故意弄的,因为体细胞逆变成受精卵的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的问题,如果这个技术被用在人类身上,则造成伦理道德风险,对于这种关键技术,赵一从来不试探人心的极限,还是老老实实的自己藏起来。
“那我知道,我有空去研究室去看看。其他环节方面的准备工作呢?”赵一说完便岔开了话题。
“至于育种环节,我已经让公司的员工跑遍了各大主要产牛地区,和当地的养殖户签订了代孕协议,就等实验室这边的工作完成后展开。”李建国回答道。
“给养殖户的补偿是多少?”赵一问道。
“现在一头成年牛的售价大概三百多元,我们给养殖户一头牛犊两百元补偿。”李建国回答道。
“牛的孕期280天左右,再加上小牛犊的寄养问题,我们将补偿提高到三百元吧,不过暂时别和养殖户说,等牛犊生下来后,再提高一百元,算是寄养费用,等养殖场的建筑完成和设备到位后再运过来。”赵一说道。
“好的,我会按照赵总的意思办。”李建国答应道。
赵一听见李建国地回答,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我们签约了多少头母牛代孕?”
“有一百万头,签署了3年。”李建国回答道。
因为是人工繁殖技术,可以决定性别,现在处于蓄栏期,所以赵一让牛生的全是母牛。等蓄栏期结束,就让牛生下的全是公牛,因为公牛肉质比母牛更好。最终会基本保持在公牛250万头和母牛250万头左右。
一头母牛需要到1.5岁多的时候才能够配种,所以赵一的头100万头母牛暂时还不能扩大规模,而按照赵一的计划,整个牧场需要保持500万头的存栏量,为了加速形成规模,只能连续找已有成年母牛代孕。
签署3年刚刚好,3年是三百万头,再加上已经存栏的母牛,差不多500万左右。
这是目前能够让牧场尽快达到500万存栏量的方法了,畜牧业不像工业品生产,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无限扩产。
等规模达到500万,按照出栏率50%计算,那么以后每年有250万头出栏量,因为赵一的牧场的牛是特殊品种,一年就可以出栏,每头1200公斤,每头牛的出肉量达到百分之五十,而且因为肉质是顶级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要知道前世RB顶级和牛,一百克上万元,那么一公斤得有十万元。而赵一这种经过基因突变筛选出来的牛种,再加上特殊的饲养,每一头牛都堪比顶级和牛了,纹理更漂亮,肉质鲜美,可以生吃。
当然顶级市场容量肯定没那么大,但是中高档市场却是很大,赵一就算每头牛的平均价格是每公斤500元,那么一头牛的价值就是60万元,到时候每年能够创造15000亿的收入。
而按照独资企业需要交纳35%的税,到赵一个人手里则是9750多亿元,即使去除成本,一年内也能回本。
当然这是理想计算方式,有可能国外无法消化这些顶级牛肉,剩下的要么缩减出栏量,要么在国内低价销售。
只是到时候RB的和牛还能不能卖的那么贵就不知道,反正赵一的牛肉绝对比顶级和牛还要好上几分,为了扩大销量,肯定不会将价格定的那么高,部位稍微差点的牛肉可能就是中端价格,顶级位置牛肉倒是会贵得多。
毛乌素沙漠拥有4.22万平方公里,换算后就是6330万亩的面积,但是由于有丘陵存在,还有一些天然形成的湖泊,以后还有人工挖掘的湖泊,实际可用牧场面积没有那么大。
可用牧草面积大约3000万亩,由于牧草也是特殊培育的,平均三亩牧草就够让一头牛长到出栏,全部肉牛只能消化1500万亩牧草。
剩下的牧草准备用来养绒山羊,还有一些山地和湖泊,也需要进行综合规划,这些都是后面需要做的工作。
“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树苗,山地上面需要栽种树苗,特别是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苗,还有每个片区沿路栽种树苗做防风隔离带。这就需要你去联系国内的树木育种公司,你自己计算下需要多少树种,至于水域的规划稍后进行即可。”赵一说道。
牧草是使用皇竹草研究出来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营养成分均衡,病虫害少,纵向根系发达,适应温度广,可长5米高,如果风力太大,可能会被大风刮到,不利于机械化割草作业。
“好的,我会尽快去和苗种公司谈妥。”李建国回答道。
赵一看看时间,事情也聊得差不多了,就和李建国出去吃了顿饭。然后就回到宾馆休息去了。
第二天赵一就搭乘民航客机飞回京都,回到软件公司,查看各个软件进度情况,完成后又去了农牧公司位于京都的研究室询问了具体的情况。
然后一头就扎进了自己的个人实验室,准备体细胞逆变成受精软所需要的试剂和环境。准备好了之后,让研究室的人员将符合要求的突变体细胞给他,这个过程赵一准备自己亲手来做。十天过后,赵一打开了设备,检查了体细胞逆变的情况,发现几乎全部符合要求,然后将这些受精卵存放到特制低温设备中保存起来。
忙完了这些,赵一让农牧公司总部的人员进行育种计划。然后再对研究人员下达了牧草种子改造研究,同样是一些资料,不懂的现场讲解给他们听,植物种子改造比动物来说相对简单,而且之前有肥土草培育的经验在,所以如果顺利的话就不需要赵一亲自上场了。
忙完了农牧公司的事情后,赵一又马不停蹄的赶到沈阳,查看机械公司的农用飞机的研究进度。
机械公司目前的任务是研究生产农用飞机,后面还需要研究农用直升机、大型联合割草碎草机、养殖场自动化设备、污水处理设备、沼气反应炉、有机饲料生产设备等。
后面涉及环境治理的设备,赵一打算以后划归到环境治理公司里面,让各个公司更专注,现在只是权宜之计。
这里再说回农用飞机,由于农用飞机技术上要求不高,所以很多零部件不需要机械公司自己研究自制,可以向国内相关厂家下订单,而这方面沈阳又是实力雄厚,航空工业发达。
因为计划经济的关系,有些厂家自己找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基本上就等上级下达任务,然后完成任务就OK,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赵一的机械公司是民企,在这个年代国企看不起民企是普遍现象。
这就造成了机械公司的业务人员求爷爷告奶奶都没用,虽然有赵一的设计图纸,但是到现在都没有生产一架原型机。
而赵一这次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来的,来之前赵一先去找了三机部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达成了双方都有理的条件,然后再带着三机部的人员飞到沈阳,按照公司给的名单,一个一个去商谈,有了美元开道,再加上三机部的人员陪同说项,这些环节才一一打通。
由于很多零部件都是现成的,偶有要定制的难度也不高,所以赵一就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在机械公司待着,一起来的三机部人员好似也没有要回去的样子,也不时地往赵一的机械公司逛。
赵一倒是不在意这些,他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而自己则是和公司员工一起组装第一台原型机,花了半个月就完成了原型机的组装,然后就是试飞了,试飞员也是让的三机部帮忙找的。
第一次试飞就成功了,虽然试飞员反映了一些问题,但第一步还是完成了,在赵一帮忙下修改修改,第一架完整的农用飞机就诞生了。
然后就是装备线的问题,这个问题赵一就没有参与,丢下设计图纸就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