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跳跃发展

  在妻子的坚持下,马尔克一家还是登上了停泊在南方海域的游轮。
  内战时期一片混乱,从海上走的游轮要比从空中飞过的飞机安全得多,运载量也大得多。
  张长吉干脆包了几艘游轮,等在几个固定海域,让移民们直接从海上走。
  马尔克一上船,就看到了自己的几个前同事。
  大家相视苦笑,本来忐忑不安的心情,也平静下来。毕竟怎么说也有几个熟人做伴了。
  等到船到南缅,时间已经来到了2029年。
  分配房子,车子,工作岗位,领取南缅身份证,这些流程仅仅花了他们一家一个星期的时间。
  “看来张长吉的政府,效率要比我们想象的高很多。”
  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从细节里面就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本来对张长吉的能力还有所怀疑的马尔克,也安下心来。
  虽然180平米的房子比不上他原来的独立别墅,但整个生活小区,建设得错落有致,绿化也让他们全家十分满意。
  公园游乐场超市一应俱全,整体环境看上去比他原来那个高档小区还要好。
  发的车子也是九牧国生产的中档汽车,比不上他原来的豪华汽车,不过开起来感觉差不多,而且不用加油充电,省心省力。
  食物和生活用品也便宜得令人发指,以张长吉给他开的两万元工资,足够他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准。
  “好了,亲爱的,你送孩子们去上学,我去上班了。”
  今天是马尔克去研究所报道的日子,他算是真正轻松下来了。
  这地方没有难民,没有枪声,更重要的是,以他世界顶级火箭专家的身份,他不认为南缅的航天研究所,有什么值得彵头疼的问题等着他。
  上车,点火,在导航地图上选定了航天研究所,让汽车自动驾驶。
  这车拿到手已经开了几天了,功能基本上都熟悉了。
  “这车的自动驾驶水平,可比马克那经常失灵的玩意靠谱多了。”
  他放低座椅,拿起手机,准备先看看研究所今天早上安排的工作内容。
  “FUCK!”
  看到手机邮箱里面的邮件,马尔克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原来邮箱里面是发给他的十篇论文,让他先学习,有什么问题,联系潘总监,对方负责解答。
  同样的套路,却让马尔克觉得自己的专业水平受到了轻视。
  “呵呵,我倒要看看,你的水平有多高!”
  作为顶级专家,他有他的骄傲。
  虽然现在因为战争影响和长寿药剂的诱惑,他迫不得已投身于南缅航天研究所,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要被人如此践踏。
  “该死的?电推火箭?他们这是还没学会爬,就想飞了吗?”
  看了一下论文目录,马尔克就浑身冒汗。
  他负责的就是这个项目,最大推力多少来着?100N还是150N?
  大概能吹动几张纸的水平。
  而他在论文里面看到的是什么?
  张长吉准备靠这种引擎,将上万吨的运载火箭送上天。
  要知道,这可是电推火箭,不用装载燃料,上万吨的火箭,有效运载量估计能有好几千吨了。
  而现在的化学能火箭,有效运载量为多少?仅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水平!
  这要是真能实现,意味张长吉的技术水平,至少要领先地星一百年。
  而火星移民,也将在十年之内,成为现实。
  本来他还心里有点小九九,准备等过个三五年,乔纳森国稳定了,重启火箭中心,那时候他全家也注射了长寿药剂。
  即使他因为技术保密原因,无法离开南缅,也要将妻子孩子送回那个自由的国度,让他们在那里成长。
  可是在看到这些论文之后,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计划来。
  “也许,张长吉背后的实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深厚,只是发展的时间不够而已。如果给他更多的时间,说不定,我们选择移民会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沾这次乔纳森国内战的光,张长吉最紧缺的芯片类和航天类人才,一下子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没办法,长寿药剂是真香,除非是那种骨子里被白人主义浸透了的死硬份子,不然基本上都是选择了南缅作为自己的首选移民对象。
  他虽然从九牧国也挖了不少人才,九牧国内的研究所也在开展相关工作,但这两个领域,真正高端的人才还是在乔纳森国。
  领先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不是一两天能赶得上来的,有潘朵指导,也不是一两天能吃透的事。
  毕竟,潘朵也只是智慧生物,还不是神,你让她一个人手搓包含上千亿晶体管的芯片,她也无能为力。
  一进研究所,马尔克就看到了一群自己的前同事。
  大家一交流,果然经历都差不多。
  都是拿到一堆资料,让先学习,有问题直接提交。
  虽然大家都对张长吉想靠电推离子发动机,将上万吨的火箭送上天的宏伟目标不看好,但现在端着人家的碗,也只能先按老板的要求来。
  毕竟人家给了他们房子,车子,票子;晚上在小区内散步,来回巡逻的机械蜘蛛,带来的安全感,也不是在那个枪支泛滥的国家能够比拟的。
  “好了,老伙计们,我们在万里之外,又重新走到了一起,而且还是继续我们的老本行,没什么不满意的。
  先按照老板的要求来吧。即使我们能力有限,完不成BOSS的目标,但至少我们可以帮他将这批新人训练出来。”
  马尔克作为离子发动机首席专家,依然负责带领这个小组。虽然里面少了几个熟悉的面孔,但张长吉直接又给他塞了五百多名博士,一千多硕士。
  相比他原来一百多号人的研发团体,人力至少不成问题。
  他给自己订的目标,就是带领自己的团队,先吃透这些技术资料。
  而死心踏地跟着张长吉的梁宇东,也移民到了南缅,负责南缅芯片研究所。
  随着这批高端技术人才的加入,潘朵交给他的任务,已经从地星最先进的2NM硅芯片工艺,直接跳跃到了下一代石墨烯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