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皆大欢喜
说完也不说具体分不分,只是满脸希冀的看着张长吉这个大股东。
张长吉摸了摸下巴,他能够发展得这么迅速,离不开大伯一家人的支持。
大伯开始将猪场便宜的租给了他,后来又折价入股,省了他至少三到五个月时间,就这样,才占了五个点的股份。
后来又是张长利和大伯两人利用自己以前养猪的经验,将整个猪场照顾得井井有条,他们一家人,在猪场的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有钱了,还让他们为难,显然不是张长吉的风格。
但现在有个问题,张长吉自己占了90%的股份,如果要让大伯有足够的钱,去还清债务,他们至少要拿出500万来分红。
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张长吉自己就能分400万,他拿这么多钱根本没用,如果再投到猪场里面,就要挤占另外两个人的股份,这样有点不够厚道了。
张长吉当即就跟他们分析了一下这个问题,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咱们分一百万,你们每个人能拿到5万块,我能拿90万,然后我这个大股东给大家发福利,给你们每个人二十万的年终奖,这样大伯能还清债务,大家也都有钱过年了。也不至于空闲太多资金,咱们投入猪场,明年再把规模搞大一点。”
这个方案算是皆大欢喜,虽然张长吉看起来吃了点亏,但他的这笔奖金算是对大家辛苦一年的回报,也是必须的开支。
胡昭玲一家也是喜笑颜开,开始的担忧现在全都烟消云散了。胡昭玲当时以全部家当四十万入股,虽然也只占到了五个点的股份,但现在可计算的价值就超过了一百万,而这仅仅是第一年。
现在是个瞎子都看得出,存栏两千五百头母猪的猪场,明年爆发之后,这五个点五百万都打不住。
这边刚开完股东会,那边村里的赵书记电话就打到了张长吉的手机上面,通知他明天去乡里开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张长吉今年的代养计划,算是帮了乡里的大忙,所有参与的贫困户,每户都增收了三四千块钱,加上国家发放的补助,算是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
整个两百多代养户,只有七户偷偷卖掉了小猪,被张长吉拉入了黑名单。李主任不止一次感叹,还是年轻人有魄力。
当时要不是张长吉宁愿亏法院打官司的钱,还给法院补助执行经费,让法院的车在乡里来来回回的跑了几天,现在被拉入黑名单的,按李主任平时工作中的观察,至少都是五十户以上。
乡里今年从张长吉身上捞的好处可不少,除了这两百多贫困户脱贫有望,他用高价租用的五十亩地,也是直接给乡里增加了二十万的经费,往年捉襟见肘的经费,今年终于可以宽松一点。
至于政绩,更是不用说,扶贫工作靠着代养项目,算是跑在了整个县的最前面,书记和李主任就等着年终县里表彰大会的时候,上台领奖了。
这次的表彰会,乡里没有吝啬,直接给张长吉搞了个大批发:乡先进个人,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企业家,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大学生创业标兵。
而张长吉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抱着一堆奖状,直接在获奖感言中承诺,2022年,将贫困户的代养数量增加到三头两批,让他们从吃饱,尽快进步到穿暖。
李主任听到这个承诺,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一年六头猪,就算每头只挣两千块,一年下来也有12000块钱,足够贫困户在农村有个像样的生活了。算是丢掉了贫困的帽子。
至于那被拉入黑名单的七户,李主任一想起来也是一阵无奈。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张长吉的代养项目倒是给扶贫办的经费节约下来。
“算了,让书记逢年节的时候,花点经费,多买点米面油去看看算了,保证他们不饿死冻死,这些大爷,咱们实在是有心无力。”
现在是农闲时节,整个村的劳力基本都是在张家的猪场工地上。张长吉挣了大钱,当然要照顾大家的情绪。
领奖回家当天,就宣布按上工天数,每个大工每天补助五十元,小工每天补助四十元。直接将工资拉到了县城同等水平。
此举让负责工地的老张挺直了腰杆,训斥那些懒散的家伙,声音都大了几分。
农村盖房子,可不止男人参与,连那些勤快一点的女人也会出来帮工。以前这些妇女在家,除了带孩子,要么只能闲着打麻将,要么就是晒太阳,想挣钱都没地方去挣。
现在张家连给工地上帮忙的女工,开出的工资都是170一天,大家都是干劲十足,而且据说明年还能做上一整年。
大家暗地里算了一下,一个月下来,除去天气影响,不能开工的日子。
平均下来一个月小工挣个四千块钱,大工挣个六七千,完全没问题,再养上十头八头猪,比出门打工的那些年轻人都不少挣。
到年底算下账,还指不定谁攒下的钱多呢。
毕竟在家住房子不用花钱,菜园子里的菜也不用成本,自己养着猪,过年杀上一头,一年的猪肉都出来了。
这下连本来有些眼红张家的那些人,也不敢轻易开口了。
大家现在都是端上了张家的碗,靠着张家才能在家就把钱挣了,而且挣得还不少。
谁要是随口瞎说,保证一堆人能把他喷得面无人色。
站在2021年的尾巴上,张长吉可以意气风发的说:这是丰收的一年,成功的一年,欢快的一年,满意的一年,也是他征程的起点。
虽然路很远,可是他现在是信心满满,潘朵这个外挂的威力已经初步显现,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强大自己。